大学生村官保虎谈村官精神不让鲜花秒杀绿叶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保虎

  从党委换届到政府换届到人大换届再到团换届直到这一阵子村两委换届选举,关于大学生村官换进去的报道特别的多,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获悉此消息,我感到很高兴。

  是的,这换届期间,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村官,都有很多要离开农村去开始他们的新的人生。农村的生活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生活,不妨艰苦一点,不妨折折腾腾,村民都能接纳他们,他们严格要求自己,撑起了自己的稚嫩的肩膀来挑起任职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担子。任期满之后,他们在乡镇党委和政府换届时提升为副科级干部,少数的人可以寻着相当的副处级等更高级别的官位,有些还成为了十八大党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和团中央候补委员。

  笔者想说的是,那只是极少数的人。而对于村两委换届选举,大部分的大学生村官却是那么有幸成为差额选举的绿叶。如果大学生村官在任职期内取得了一定成绩,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当然是很有机会被选为村两委负责人的。但是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大学生村官被以各种名义借调至乡镇政府,长期从事各种辅助性工作,很少下村工作,和村长村支书都不太熟,更不必说普通村民了。当地政府可能有他们自己的考虑,比如由于地方财政紧张,乡镇政府的正式工作人员不足,通过借调大学生村官可以更好地完成政府工作。但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大学生村官没有时间和精力投入本村的工作中,也就不可能为村里的发展作出什么贡献。自然也就谈不上得到群众的认可,更遑论被选举为村两委负责人了。而农村又因为家族势力、宗教势力、黑恶势力等的存在,显得更复杂了。

  有人笑话说,现在大学生村官都成了职业的绿叶了。可不是的吗?这短短的时间里,换届了几次,一些大学生村官就做了几次绿叶。其实想想这绿叶来的不容易,因为迫于中央大学生村官的政策,不得不让大学生村官参加竞选。但是绿叶的确也不好做,首先你各方面条件要和鲜花差不太多,但万不可超过鲜花,否则你连做绿叶的资格都没有!这是潜规则,也是对众鲜花的“尊重”!当然了,其实你就是实力超过了鲜花,不记名投票你的票数再多也是白搭,内定好了的事情,再多的事故也只能成为故事。只是,众生之口,总得堵住吧,所以,为了以防万一,绿叶必须是略逊色于鲜花的。

  记得有个村官告诉我,他们那里竞聘副科级干部,他征求我的意见,我问他,是否有领导找他谈过话或是暗示过什么?他说,没有,我说:如果你想做一片无怨无悔的绿叶,那么你就去吧。认识他的朋友却说,凭他的能力,竞聘上副科是没有问题的,再说了,他笔试成绩还那么高。我不想泼他冷水,既然他有这样的上进心,那么就去吧!结果如何?他最终还是成了别人的分母,他们那个乡镇是没有一个大学生村官可以和他竞争的,可是,人家却从别的地方调剂了一个公务员过来。朋友很不理解,有人告诉他,现在的提拔,别看一个副科,如果没有任何一个领导关照的话,是很难进步的。。。。。。

  咱们中国有句老话,“红花虽美,也要绿叶扶”。红花与绿叶的相互关系应该是相互辉映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历史是人民创造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尽管在大学生村官这个群体中也存在着一小部分大学生村官,他们有着落后的观念,存在着落后的行为。但作为一块一个整体,他们在衬托着典型的同时,也或多或少的推动着任职村庄的发展。

  因此,典型人物与周围人群的关系,绝对不是荷花与污泥的关系,而是鲜花与绿叶的关系,正所谓天大的英雄也来自咱老百姓,树高千丈也要扎根泥土中,人民群众是成就与造就一切典型的源泉。社会就是这样,看明白了,当一片明明白白的绿叶,即使是被绿叶的,也不要伤心,以平常心对待即可!

  在大学生村官群体中,有些同志“升官”了,“发财”了,成为了典型,开始浮躁了,看不起其他大学生村官和老百姓了,以为这个地球离开他就不会转动了。。。。。。笔者想跟这些同志分享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束骄傲的鲜花,它看不起绿叶。

  有一次,鲜花傲慢地对它身旁的绿叶说:“绿叶,你太丑陋了,怎么配得上我这美丽的身体呢?”

  “我虽然没有你那么美丽,但我并不丑陋。我们生来就是给人欣赏的,并不是比谁最美丽。”绿叶谦虚地说。

  “ 闭嘴!你立刻从我身上消失。”鲜花愤怒地大吼。

  绿叶没办法,只好默默地从鲜花的身上跳了下来。

  有一天,一个人来到花店,想买一束鲜花。他发现鲜花没有了绿叶的衬托,难看极了。那个人只好离开了。鲜花大吃一惊,我这么美丽,那个人怎么不买下我呢?它终于明白了,绿叶也是鲜花里面的一种颜色,没了绿色,自己都是一团红色,颜色单一,所以没有人喜欢我。

  鲜花赶紧找到了绿叶,说:“对不起!我不应该说你丑陋。”

  “没关系!”绿叶笑着说。

  鲜花又问:“那你能不能再跳到我身上?”绿叶爽快地答应了。

  从此,绿叶和鲜花挨得紧紧的,成了世界上最好的朋友。花朵,因为有绿叶的相伴,它的美丽才红润耀眼。


  天空,因为有了鸟的飞翔,才显得那么渺远和神秘。
  大地,因为有了绿色,才充满生机与活力。绿叶与鲜红凝聚成了美景,人与人协作互助铸就了和谐。和谐的社会充满了希望!

  不让鲜花秒杀绿叶,要让宝马秒杀小马!

  2012年7月29日中组部等六部门下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意见》文件,大学生村官任职期满五种出路有所细化,全国各地大学生村官一片欢呼声,我知道,这种“欢呼声”不只是短暂的,果然,直到今天,这种热度没有降低,大家都在讨论这中央给出的 “奔头”。关注这个文件的这些人中包括大部分任期将满或者不满的大学生村官同仁们,也就是说,这个文件引起了全国大学生村官们的关注。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诸如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问题、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农村劳动力转变成了农民工致使土地闲置荒芜、农民因为对党的政策制度的不理解而发生的群起或个体上访事件。当前农村地区的这一系列的问题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导致了我国城乡发展的不均衡。为改变以上状况,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自2008年以来国家下发了一系列的文件和指示,选聘应往届大学毕业生当农村基层当“村官”,目前在岗人数大约29万,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引起了全社会热烈的关注。
  胡锦涛同志曾经考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四年来,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很多大学生村官通过网络把问题反映出来了!面对这类舆情,显然回避和敷衍,犹如把头埋在沙中的鸵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大学生村官这项工程究竟要不要继续实行下去,中央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大学生任村官,并不单纯解决就业问题。这是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的需要,是培养造就德才兼备、勇于和善于改革创新的后备人才群体的需要。面对网络舆情,中组部经过实际调研,在十八大即将来临之际,及时出台了该文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任期将满大学生村官和即将到处任职的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同时彰显了中央对大学生村官成长的关心。
  《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意见》,首先肯定了四年来,大学生村官工程取得的成效,接着肯定了大学生村官在农村中的积极贡献,之后阐述了该文件下发的目的性,即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最后,从明确目标规划、规范岗位管理、改进选聘工作、加强教育关爱、注重实际使用、强化管理考核、健全保障机制、积极扶持创业、鼓励留村任职、完善招考制度、加大选拔力度、拓宽发展渠道,加强组织领导等13个方面做了详细说明。这些说明比以往的更具体些、实在些,我为该文件鼓与呼!
  中组织部二局又一份调研报告指出,大学生村官工作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主要目的是培养一大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党政干部队伍后备人才和各行各业优秀人才。这项工作自2008年在全国开展以来,各地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实施,逐步形成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四年来,全国累计有30万名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他们主动融入农村,带头创业富民,真心服务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基层干部群众的欢迎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各界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从大学生村官中成长起来的年轻干部和各类人才越来越多。大学生村官工作战略意义逐步显现,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显然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是很明显的,关爱这个群体也是一种很明智的做法。笔者在为中组部等六部门联合发的这个文件鼓与呼的同时认为,大学生毕业人数一年更比一年多的场景已经持续多年。与此同时,我国三农发展却面临人力资源短缺、文化技术落后、收入微薄的多重困境。不少大学生却“宁要沿海一张床,不要西部一座房”,因此而衍生的蚁族群体不断增多,“结构性失业”和“选择性失业”一起威胁着社会稳定。面对区域性“就业灾难”,防止大学生村官“再次失业”,如果能通过政策杠杆,创新了大学生村官发展的解决办法,参照重庆大学生村官模式,把大学生村官期满再就业的“五驾马车”组装成“一辆宝马”, 期满考核合格直接纳入公务员队伍,优秀的提拔使用,形成“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公务员—区县的年轻领导干部”的成长链条,这对于大学生村官成长和大学生村官工程实施,应该是一石二鸟的不二法宝。
  2006年2月14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的开班讲话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之后,大学生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源积极投入了战斗。2008年大学生村官工程在全国打响目前任职期满的大学生村官已经达到数万人。他们通过农村实践了解着中国三农,认识着中国的农民,建立着与基层老百姓的真实感情,改进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是我们国家真正需要的人才,是广大中华民族同胞的骄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骨干和栋梁。
  前不久,笔者在《女博士“死都不下基层”与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一文中指出:
  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最活跃力量。当前,经济、文化等已趋于世界化、无国界化。广大青年面临着经济发达、利益优厚的国外环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国内建设的抉择,该如何选择、如何定位自己的远大理想,都要看广大青年心中是否装着祖国、装着人民、装着中华民族。
  最近关于一名厦大经济学院的女博士“死都不下基层”的微博,被人们疯狂转载,微博内容为“政和考察收获:1、毕业后不下基层!2、毕业后坚决不下基层!!3、毕业后死都不下基层!!!减肥,回去找个好男人。”之后,批驳甚至批判似的文章,也确实火了一把。对此,笔者并没有诅咒该博士,冷静思考后不禁问道“人才为什么不到基层去,基层为何难留人才?”
  从物资到投资,再到人资,是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所依赖的要素。当今世界,谁能在人才竞争中占据优势,谁就能在经济、社会、科技等竞争中把握先机。
  “黄金屋,颜如玉,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曾经的基层,意味着无限的可能。正是这些可能,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人蜂拥至此,创业掘金。 如今,当矿产资源被掏空淘尽,当环境污染从城市转向农村……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由于产业结构单一、生活成本高涨、教育资源匮乏、政策严重滞后……基层“黄金屋,,颜如玉,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是否魅力依旧?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很现实地道出了基层人才留住难的问题。但是为什么人才总往城市、往高层跑?这其实恐怕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从“接受教育是自我投资”的观念来讲,书读的越多,自我投资的成本投入越大。在目前情况下可能更多的机会,尤其是在大型事业单位、部委集中的一些地方都是大城市,当在教育方面自我投资成本高的时候,更多人愿意在大城市工作,他们认为在那儿可以直接兑现成本,实现自我发展的可能性,平台更高,空间更大。
  与此同时,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才大战”早已在广阔农村打响,伴随“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程的实施,一批批大学生村官把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大地。;这潮水般涌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会不会因为各种原因,又像潮水一般渐渐退去?
  显然,我们基层,正面临人才难引与人才急剧流失的尴尬。今天的人才稀缺,就是明天的发展落后。人才流动的背后,附带着资金、技术、先进制度与管理模式的流动,而人才、资金、技术、机制,正是经济腾飞最重要的要素。
  ……
  曾经一句“到广阔的农村去,那里大有作为”,鼓动了千百万年轻人的心,使他们投身农村。然而三四十年后,女博士“死都不下基层”的微博,正在受到人们激烈而痛苦地探讨。三四十年前去农村,其实是一次理想主义的集体动员的结果;而今如果再去农村,更多的是市场经济下的一种理性选择。怎样才能让这种仍掺杂着理想主义的选择更少痛苦呢?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农村,公共设施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文化生活单调……究竟要不要献身农村?人才如“候鸟”,最重要的莫过于“安居”与“乐业”,哪里气候适宜,就飞往哪里。
  在越来越关注基层建设的今天,在越来越现实的社会,基层人才培养问题、留住人才问题,日益突出。如果说女博士“死都不下基层”是享乐思想作祟,那么大学生到村任职却是奉献精神使然。 号召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下基层、到农村,必须让他们看到扎根农村的希望所在,而不是将其当作就业的临时缓冲。我们在否定女博士的微博言论的同时,我们要更加肯定大学生村官的不容易,要确实采取一系列的鼓励措施,参照重庆模式,留住这来之不易的人才。
  笔者要指出的是,随着国民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今后的公务员队伍,那就是新时代大学生的用武之地,大学生当村官、当公务员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那么现在还在掌权用权的老高中生或函授(电大、夜大)大学生领导,就应该为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村官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让他们大胆的去拼、去闯、去干,使之发挥更好的作用,让六零后、七零后安全着陆,八零后、九零后顺利起飞,从而能够切实解决他们的出路和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这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显然任期将满的大部分大学生村官,都是尽力为任职村做出了贡献的,让这些八零后、九零后顺利进入公务员队伍或者事业单位队伍,优秀者进入党政领导班子中,安全起飞,已迫不及待。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人都有价值实现的需要。实践也证明,当许多人发现个人上升空间受阻而看不到希望时,就造成其信心失缺、价值观扭曲。当前,我们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大学生村官考核选拔机制,地方性选拔任用差距和不平等常有存在。在工资水平跑不赢CPI、工作不能稳定、爱情婚姻等许多不确定因素面前,笔者认为,要更加注重大学生村官的成长,在上升空间上要进一步打通渠道。一个正常的社会应该是一个“橄榄型”的社会。促进大学生村官成长,不盲目地任其流进流出。避免“垂直分化”,不让基层大学生村官处于弱势地位,在社会分化的同时让其尽快进入社会管理层。当然,为了避免人才的肆意流失,市、县领导可鼓足勇气,大胆改革,从大学生村官队伍里大力提拔人才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或其他领导岗位,在程序合法的前提下,可跨区县破格启用他乡人才。这是新农村建设正常运转的前提,是保持基层社会活力的条件,是激励村官在基层扎根奋斗的有效方式。
  转瞬之间,面多村官出路五大条,有惊喜也有失望,有欢乐也有忧愁。我们大学生村官要淡然处之,自得其乐,切勿渴望“一击即中”、希望“马上就有”、总想“付出少收益大”的,总想一夜暴富,总盼一举成名,总想推出“大手笔”来个“大变样”……那样则容易陷入纠结的泥沼。

  “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再美好的理想,都不会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这一道理不仅万古不易,而且正是大学生村官精神的真实写照。

  不让鲜花秒杀绿叶,要让宝马秒杀小马。大学生村官应有五心。第一个叫定心。面对三农工作和自己的未来的危机,要先定心,就是要镇定,不要惊慌失措,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第二个叫细心。做好农村大小事都要细心。第三个叫精心,寻找脱贫致富出路和自己的未来要精心。对策不是别人给的,是大家自己想出来的。解决自己的问题只能自己去想。第四个叫信心,展望未来有信心。中国的农村的发展仍然处在上升通道,大学生村官的未来一片光明,这是任何外来的力量都无法对抗的,谁也挡不住。第五个叫爱心,任何时候我们大学生村官都要有爱心。等我们强大了,将来不管在哪里都要回报社会。(作者系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乡纳么田村大学生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