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大学生村官,这辈子就不愁了?

来源:金鹰网 作者:但纯
    今年,北京市将预留部分基层公务员岗位,专门面向即将卸任的大学生村官进行定向招录。昨天,记者从北京市政府获悉,北京市已为首批卸任大学生村官拟定了7条新出路。


    在大多数人眼中,大学生去当村官,似乎是有些委屈,也许正是基于这种补偿心理,北京市决定给大学生村官预留基层公务员岗位。更何况,现在帮助大学生就业也是一些地方政府的一项工作,然而,不管初衷是多么的伟大,不管这种举措有多少好处,有一个底线不能突破,我们不能用破坏公务员录取制度的公平性、公正性来奖励大学生村官,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是一种谬奖。

    我们反感政府权力运作的不透明,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样的“特权政策”的拟定出台看起来却是“透明无比”的。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相关部门并没有认识到这种政策的不合理之处,所以才不予遮掩地示人。一些部门,向来习惯于拿出自认为“正确”的政策告知于民,从而形成一种权力透明运作的假象。而民间的反应却又和官方形成鲜明反差,问题的根结何在?

    关键还是在于程序缺失。这样的政策是否经过了充分的讨论?是否经过了各方的听证?好的初衷没有经过程序正义的锤炼,其结果未必会是利民的,实际上也是暗箱操作,只不过多了个透明告知的程序。且不说,这种预留岗位的做法,对于其他竞争者是最大的不公,即便对于大学生村官而言,难道就真的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吗?

    恐怕未必!在有了这种预留的“先发优势”下,大学生当村官有可能变成一种迈向权力的跳板,而在这种跳板的诱惑下,大学生当村官,会做多少实事,或对一个村庄起到多少作用?会不会吸引一大批投机者,也是大可质疑的:能保证有多少人乘政府政策之机,利用村官经历之便,一跃跳进人人钦羡的公务员“无忧圈”中呢?

    从新闻中看,当初聘用的那些村官,有多少政绩,有多少利民之举,村民们对他们的评价又是如何,我们一概不知。信息不对称下,让我们更难以对这种政策产生好感。或许,相关部门在出台优惠政策的同时,应该先学会一点,那就是向各方征求意见,翻翻公务员法,看看政策是否合情合理合法。当上村官,就便捷捞到公务员这么个一辈子不愁的好饭碗,是不是还需要在掂量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