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应多收获经验
大学生村官工作已展开一年有余,社会上的广泛关注也一直在持续,探讨其利弊,分析其影响。总的来看,各方面对大学生村官政策予以充分肯定,并期待政府有关部门正视和解决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12月5日,本报评论部部分编辑记者与北京建工学院领导和师生代表来到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东李庄村、百善镇泥洼村,与来自该院的部分大学生村官进行了座谈。北京建工学院党委副书记王伟以及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兼团委书记杨光,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艳华等相关负责人向在农村工作的大学生村官进行了慰问。王伟代表建工学院领导详细询问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情况,勉励大学生村官由学生改做村官身份转变、环境不同了,要把握好这个难得的机遇,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村官们畅所欲言,谈了一年多当村官的各种感受。
从大学生村官自身的角度看,通过村官工作,使大学生直接接触最基本的社会现实,非常有利于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座谈中,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东李庄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表示,三年的村官经历非常宝贵。他所在村的村民兴办山区民俗旅游,为扩大宣传,他与市里的旅游权威网站取得联系,自己制作网页,在网上大量发布本村信息,吸引了游客。
当前,随着村民自治的普遍实行和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对村务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要求,在发展生产、计划生育等传统工作外,村务公开和环境治理、兴学修路等公益性工作提上日程。在这一情况下,大学生村官岗位的建立,能有效地提升村两委的政务效率,利于各项工作的整体推进。从北京郊区的情况来看,全市选派了3000多名大学生到各区县担任村支书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在普法宣传、科普宣传、农业普查、房屋普查等阶段性重大工作中发挥了显著作用。同时,大学生的到来,使村务的电脑自动化办公水平大为提高,为村务公开、下情上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一些大学生还主动办起了村报,作为村里信息公开的平台。在与广大农民的交往中,大学生的积极工作态度得到了村民和干部的认同,成为促进干群关系的积极因素。
为了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高等教育潜能,北京市属高校统一展开了红色1+1活动,即通过大学生村官,让所在村的党支部与母校专业院系的学生党支部结对子。这样,大学生专业知识与村里工作不对口的条件限制被打破,大学生村官成为高校大量知识应用于新农村建设的便捷途径。北京建工学院此次组织学生,为东李庄村设计村庄入口街景,并考虑与一个建材生产专业村共同开发绿色环保型建材。
当前大学生村官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三年村官工作任期结束后的工作去向不明,相形之下,生活条件、工资待遇问题反在其次,毕竟,广大农民和村干部就是在这种条件下生活和工作的。从现行的政策来看,大学生完成其村官任期后,可以在公务员考试、研究生考试中获得优惠,也可以在村里延长工作任期。北京昌平区的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将来会对这些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去向妥善考虑。但是,基本的事实是,大学生村官在任期结束后面临重新择业、重新就业问题。着眼于这一现实,大学生村官不宜对政策优惠期待过高,也不应将村官岗位视为就业的权宜之计,而是应该珍惜这一社会实践机会,在工作中增长自己科学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发挥自学能力,丰富知识,开拓视野,从而有助于未来的就业、创业。
总之,大量大学生村官最终要返回到城市的生活和工作中,而其对农村现实的充分了解,将是其在城市中发展所可凭借的独特优势,因为,城乡统筹发展正在成为中国社会经济进步的时代潮流。因此,希望有更多的优秀大学生走上村官岗位,不仅将所学贡献于广大农民,而且有意识地锻炼自己,以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广阔天地中有所作为。
- 村民意识是大学生当好村官的前提 (2007-08-20)
- 政策上给予切实鼓励支持 引导大学生扎根农村 (2007-08-20)
- 对“大学生当村官”的思考 (2007-08-26)
- 大学毕业生任“村官”的做法和成效 (2007-08-26)
- 大学生“村官”要处理好四种矛盾关系 (2007-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