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权力有限不容小视
2006年7月,2000多名高校毕业生陆续奔赴京郊1853个行政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据记者调查,两年的实践,让理想满怀的大学生村官们变得更加务实,但他们的地位却很尴尬:工作范围有限,权力有限,未能进入决策层。一位大学生村官说:农村改变我比我改变农村多。(4月6日《民主与法制时报》)
我仔细阅读了这篇报道,觉得所反应的情况很真实,很可信。我们经常会这样说:大学生“村官”大有作为。这不光是一种口号,一种理想,更是一种现实。从农村现状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向城镇和非农产业大量转移,农村党员和村级干部队伍总体上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一些地方村组织后继乏人。这种状况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选拔优秀大学生担任“村官”,对于提高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实和未来,都表明农村和基层很需要大学生,这一点毫无疑问。
要知梨子的滋味,要亲口尝一尝。大学生“村官”能不能大有作为,不能光喊理想口号,还必须到实践中去体验。京郊大学生村官,经过两年来的实践,尝到了其中的滋味,既有“眼里要有活儿”的喜悦,也有“桃花节”梦破灭的教训,还有未能进入决策层权力地位上的尴尬。这就是现实,也正是因为他们亲身经历了这个现实,才使他们变得更加务实,更加成熟。我觉得,这就是收获,一个不小的收获。
其实,仔细分析起来,出现这种现象也是很正常的。农村工作需要书本知识,更需要适合平民百姓接受的各种实际能力。这一点对于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属于“先天不足”,要弥补“先天不足”,得有一个向实践学习的过程。而平民百姓对大学生“村官”的要求同样存在着理想化,希望他们上任就能立竿见影地改变面貌。另外,本土村干部也认为大学生“村官”缺乏经验太嫩,而不愿意不放心交给他们更大的权力。于是,大学生们不可能马上成为村民特别需要的人。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学生“村官”能否在农村的社区扎根成长,至少取决于三个方面的结合:一是大学生本人的能力和素质,二是所锻炼的村对他们的需要程度,三是本土村干部的支持帮助和上级党组织对他们的关注程度。
我觉得,前两个方面不是什么难解决的问题,事实上,经过近几年的锻炼,这两个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观。现在需要关注的是后一个问题,即如何给大学生“村官”放权,这是能否让大学生们得到真正锻炼的关键。权威,权威,有权才有威;权力,权力,有权才有力。村官虽小,也是掌管一方事务的实权官长,要干事也得有职有权。按照传统惯例,都是由本地人担任。现在突然来了与他们争“村官”岗位的大学生,难免会影响相关人的利益。比如,报道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村里的潜规则非常多,没有正规化的运作方式,都是靠3个领导合计。村里的内部事务、重要决策,会计、妇联主任都得回避,他们(大学生“村官”)采取的态度就是避开。这就是现实,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很好地解决,就会使大学生在村民中间没有立足之地,这样何谈开展工作,又何谈大有作为?
选拔优秀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是一个新生事物,也是一条锻炼和培养人才的光明道路。要使大学生“村官”大有作为,一方面,需要大学生“村官”端正锻炼的思想动机,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与素质,积极实现角色转换;另一方面,镇以上党组织应该给予制度化的关怀与重视,不仅要鼓励大学生“村官”大有作为,更要给他们锻炼成长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一定要教育当地基层干部,从建设新农村的大避着眼,从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事业出发,不仅要交给他们工作,还要给大学生“村官”们应有的职权,支持他们大胆实践,这样才能达到真正锻炼的目的。
据了解,经中央同意,中央组织部等部门对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又有最新部署,从2008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但愿在实施过程中,使大学生“村官”权力有限地位尴尬的问题得到彻底地扭转。
- 村民意识是大学生当好村官的前提 (2007-08-20)
- 政策上给予切实鼓励支持 引导大学生扎根农村 (2007-08-20)
- 对“大学生当村官”的思考 (2007-08-26)
- 大学毕业生任“村官”的做法和成效 (2007-08-26)
- 大学生“村官”要处理好四种矛盾关系 (2007-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