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背后的政策背景与工作建议
2005年中国出现了成千上万大学生踊跃应聘担任政府资助的村干部“助理”的浪潮,媒体称之为“大学生村官”,甚至指为“21世纪的上山下乡运动”。大学生成批地被各地政府聘用驻村支农,既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也不是一般的好人好事,而是有国家战略调整和宏观制度变化作为背景的。
城乡二元结构这个基本体制矛盾将会在中国长期存在,化解“三农”困境也责无旁贷地成为政府必须承担的“重中之重”。正是由于政府对“三农”投入政策日益得到加强,各地才有了对大学生“村官”的客观需求和起码的资助条件。
近年来有关大学生“村官”的报道,大部分反映的仍是科学发展观提出之前的单纯经济观点,所谓优秀人物和事迹经验,也大多可以归类为传统的好人好事。这样,无形之中给大学生“村官”增加了很大压力,如果不能创造增收效果,似乎就没有政绩,而农村这些年遗留的大量问题却是这些年轻人短期之内力所不逮的。农产品生产是一个自然性状和经济性状相结合的过程,如果人为地超越自然条件的制约追求单纯经济收益,则会付出巨大代价。
一般而言,突出介绍大学生“村官”如何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推动增产增收也无可厚非。然而,目前这些各地打造的典型,未必有利于大多数大学生“村官”踏踏实实地扎根农村、埋头苦干。在国家大规模推进农村综合发展的指导思想之下,建议大学生“村官”考虑如下当务之急:
其一,认真理解、宣传和实践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多功能性现代农业”,帮助农村基层干群全面掌握现代农业的生态环保、粮食安全、社会稳定、文化传承等丰富内涵;逐步放弃那种体现单纯经济观点的陈旧发展观,形成与十七大倡导的生态文明理念相结合的工作基础;进而争取生态环保、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政府投入,促进多元化发展的新农村建设。
其二,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内涵,大学生“村官”可以利用所学知识主动开展本村的资源环境、人文地理和社情民意等方面的基础调查,梳理村籍和台账等历史资料,完成必要的村志建设;这应该作为他们进入农村社区熟悉环境的首要的和必要的任务。如果这些过去长期被忽视的、基础性的、有利于维护稳定的村级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客观上有利于配合各地政府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以使各级政府下达的支农资金用到正确的投向上,用到不留后遗症的项目上。
其三,按照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政策调整思路,大学生“村官”在社区内部的基本工作内容,既不应该是承担招商引资重任,也不可能越俎代庖地去督促农户发展农业生产,而是认真地了解村内的老人妇女儿童等困难群体和鳏寡孤独的困难和需求,帮助他们形成老人协会、妇女协会等社会文化组织,争取上级按照城乡统筹原则下达文化体育活动经费,一方面可以全面活跃乡村生活,另一方面有利于使这些积极的社会组织弱化那些不良势力的影响,成为适应中国特色的上层建筑的农村载体。
- 村民意识是大学生当好村官的前提 (2007-08-20)
- 政策上给予切实鼓励支持 引导大学生扎根农村 (2007-08-20)
- 对“大学生当村官”的思考 (2007-08-26)
- 大学毕业生任“村官”的做法和成效 (2007-08-26)
- 大学生“村官”要处理好四种矛盾关系 (2007-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