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村官加薪”之后想到的
1月29日,中组部部务委员、组织局局长傅思和在武汉调研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时透露,今年,中央将进一步提高村党支部书记待遇,进一步调动其带领农民致富的积极性。
笔者认为给村官加薪实属应当,这一举措不仅能使村官们更加安心、全心的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去,也可以吸引更多有志有识之士加入到“村官”队伍中来。但村官的待遇提高了,问题也来了。
今年春节回河北老家过年,正逢村换届选举,场面甚是红火,但却不正常,为了选举,村干部候选人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候选人为了能够竞选成功,请村民去饭店海吃一通,扬言“选我,以后啥事儿都好办”;有的候选人为了能够博得“村官”一职,发动家族力量,一个姓氏的人也不管他有没有能力,就把庄严的一票献给了“本家人”;个别候选人甚至采取武力手段,打击竞争者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选“村官”演变成了一场场闹剧。
窥一斑而知全貌,好多地方肯定也存在类似这样的情况。
村官加薪是好事,但也会使一些为“官”而当“村官”的人助长气焰,试想,村官的待遇还没提高,“竞争”就如此“激烈”,提高以后岂不要“刺刀见红”?既然村官的待遇越来越好、新农村建设的任务越来越重,那么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村官素养和学识的要求,也应该越来越严,越来越重视。
目前,广大农村“村官”主要来自于“草根”一族,即土生土长一代,有的甚至已经干了几十年的支部书记,这些人在改革开放、农村的“三农”发展上起到了很好的稳定作用,但“把农民带富”却显得后力不足,如果单靠他们的力量来建设新农村,引领农民奔小康,很难。
其实,在“村官”的选择上,除了“草根”之外,还有很多的渠道。试举几例:
大学生。年轻,富有活力,有知识,所欠缺的是经验和群众基础。
企业家。近年来,一批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走上村官岗位,带领农民致富。让更多的企业家“反哺”农村,不失为一条农村改革发展的新路。
复转军人。在脱下军装的那一天,“到农村去”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让大学生“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报效养育自己的一方水土一方人;给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家一方天地,筑巢引凤,他们会象在商海那样驰骋;让复转军人从“铁打的营盘”走向农村战场,施展拳脚,“农”场点兵。
试想,农村的景象会是另一番天地。
- 村民意识是大学生当好村官的前提 (2007-08-20)
- 政策上给予切实鼓励支持 引导大学生扎根农村 (2007-08-20)
- 对“大学生当村官”的思考 (2007-08-26)
- 大学毕业生任“村官”的做法和成效 (2007-08-26)
- 大学生“村官”要处理好四种矛盾关系 (2007-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