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去基层绝非贬值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许博
    从春节到现在,北京密云石城镇捧河岩村的大学生村官舒志平一直很忙碌。随着北京农村管理信息系统V3.0的信息录入工作开始,以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应用的测试,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可发挥的空间越来越大了。
  国企、上市公司、高薪,对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的舒志平也曾有过巨大的诱惑力,然而这样的岗位容纳力毕竟非常有限。舒志平说:“每年学校都会组织很多就业讲座,引导我们转变观念,深入到基层,脚踏实地干事业。”为此,中国农大还组织了150余名大学生村官参加首届“村官”论坛,与即将毕业的学生交流心得体会,鼓励他们到基层就业。“老村官”的现身说法,让舒志平知道了进基层不是大材小用,只要肯下功夫,基层也是个大舞台。
  与舒志平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中国农大的村官报名非常踊跃。为鼓励学生扎根基层、奉献“三农”,学校每年安排150万元专门用于奖励大学生村官等赴基层工作的毕业生,村官们可与在校生一样同享图书馆各种资源,还可报考特别为村官们设计的“农业推广硕士”学位。
  政策执行好,离不开舆论先导校园内“体面就业”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精英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就业期望过高,甚至走向“宁要城里一张床,不要农村一栋房”的极端。与“流向小城镇是大学生贬值”的悲观态度截然不同,中国农大根据具体情况,制订了符合该校毕业生就业的舆论攻略,在保持较高就业率的同时,唱响了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主旋律。
  据了解,2006年该校有111名毕业生入选“村官”;2007年有123名毕业生入选“村官”;2008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26名。近几年的全校毕业典礼上,学校都会对全体到基层、京郊当“村官”的毕业生进行表彰,给予至高的光荣和激励。校报、网站、校园广播、学校电视台等校内媒体更是多管齐下。打开农业大学的“农大人风采”栏目,与众多科学家和杰出党政人才同登“光荣榜”的,正是那些兢兢业业的基层奉献者。
  树好典型,从细处着力在一家农药登记服务公司工作的池敏敏,是2008届化学专业的毕业生,她很喜欢现在的工作,“虽然公司不大,但是有很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能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她的这份工作,是毕业指导老师向项目合作单位推荐得来的。“学校对我们的择业引导和就业教育从入学就开始了,”池敏敏说,“学校设置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选修,有专用的就业指导与咨询室、就业信息与资料查询室等等,每周二,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们都会面向毕业生进行个体指导,为我们明确就业目标。”
  中国农大校党委书记瞿振元早在2003年就曾撰文指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热切期盼和呼唤人才,大学毕业生在农村具有广阔的就业潜力和创业舞台。”中国农大对就业基层、贡献基层的舆论引导细致入微,通过对学生身处的舆论环境的优化,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贡献基层光荣”的基层就业观。
  在学校推出的各类先进典型中,“出镜率”最高的莫过于在基层扎根的年轻面庞。2008届毕业生王培东和陈勇,参加了由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组织的大学毕业生“联村三人行”活动,他们来到安徽农村,承包、自建了蔬菜大棚,建立了示范猪舍,推广母校的发酵床养猪技术,组织、带动当地农民形成了新型的致富生产线,成为媒体追捧的新时代骄子;还有被共青团中央评为西部优秀志愿者的罗洪富,他放弃留京机会,回家乡贵州山区从事农艺示范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他的那句“要仰望星空,先脚踏大地”的感言已成为农大学子耳熟能详的青春宣言。
  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是责任也是趋势根据中组部等有关部门的决定,从2008年开始,将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骨干力量。如何培养基层需要的“村官”,并让他们在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是高校在新时期需要担当的社会责任。
  中国农业大学在引导毕业生基层就业方面的有益探索,不仅为“村官”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工作平台,也为新农村的发展提供了支持和服务;学校组织“村官”论坛,邀请大学生村官回到母校交流经验,吸引了更多的优秀学生参与其中,构成了“人才培养链”的良性循环。
  “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也是基层引进人才难,校园舆论应该在顺利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方面下足功夫。”中国传媒大学对舆论深有研究的王灿发教授说,“这往小处说是帮助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长远说对缩小城乡差距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