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转正”的意义非同寻常

来源:新华报业网 作者:孙兆金
    长期以来,“村干部没什么干头”的议论时常充斥于耳,今天终于听到了令人惊喜的另一种消息——村官可以“转正”了—— 2月25日的《宿迁日报》载文称:“2月23日,沭阳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王晓东在全县村级经济发展、脱贫攻坚暨大学生村官创业工作会议上宣读了一份公示文件:沭城镇前巷村支部书记姜冬生等三名村支部书记因对村级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奖励享受专项全额拨款事业编制”。笔者觉得这对广大农村干部来说,无疑是个十分利好的好消息。

    人们常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而这根针很大程度说的就是我们那些吃苦不少、待遇不高、前途不“亮”的“三不”型村干部。有人曾经总结出这样的说法,就是最得罪人的事是村干部干的,比如计划生育需要结扎、流产时,是村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动员的;最流汗水的事是村干部做的,比如扒河治水时的烂泥是村干部一车一车带头推上来的;最“两面不讨好”的事也是村干部调处的,比如邻里纠纷、婆媳不和等等。而从现行的官场体制和机制来看,待遇最低下、前途最暗淡、最朝不保夕的也正是这些村干部们。有的村干部一年还挣不到一个乡干部一个月的工资;有的村干部干几十年了也迈不过农民身份的门槛;有的地方对村干部,说免就免,甚至连起码的程序和文件形式都不需要。由于存在这些原因,所以导致很多有本事、有经济头脑、有学历的人都不愿当村干部,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

    十分难能可贵的是,沭阳县拿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他们为优秀的村干部“转正”——给予享受专项全拨事业编制干部的待遇!其意义大大大于这种举措的本身。首先,此举可以让千千万万端着泥饭碗的村干部有了一个奔头。因为只要干的好,在村干部的岗位上,同样也可以改变自己的政治前途和命运;其次,这对很多已在村干部岗位上的同志来说,无疑是一种激励和安慰,可以激发出他们更加热爱农村、更加带领群众致富的激情;第三,此举还可以稳定村级干部队伍、吸引更多优秀青年在农村施展才华,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开展……。

    一句话,给村干部“转正”的新闻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