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当“村官”不如让“村官”进大学
来源:强国社区
作者:周正
“一村一名大学生”,这个提法无论从立意、出发点还是现实针对性来看,其正确导向与存在价值勿庸置疑。但遗憾的是,从最初的“计划”,到后来的“工程”,及至现今形成基本完备的“制度”,与称谓变化如影随行的,却是不绝于耳的争议声。大学生村官制度施行至今,究竟利弊几何,或者尚未有定论。笔者不揣冒昧,试提出以下四个课题以作反思。
一、大学生为什么愿意当村官?
想当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年代,农村学生考上大学可算作了不得的事情,最形象的说法就叫“跳龙(农)门”。当时过境迁,“天之骄子”褪掉神圣光环,跳出“农门”的大学生又开始重返“农门”,你不能不发出一声长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谓“风水轮流转”。
但如果就此以为农村不再穷、农民不再苦、农业不再危险,甚至想当然的以为“村官”将是多么热门的就业岗位,未免过于天真。大学生们有多少是心甘情愿到农村担任“村主任助理”,有多少是心满意足于每月一千块钱的工资,有多少是死心塌地要面朝黄土背朝天献了青春献子孙?这样的模范或许有,但比例绝不会超过百分之十。而且敢肯定,这百分之十里面,还有不少人会像当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一样,若干个昼夜之后蓦然反悔。
说到底,多数大学生之所以欣欣然听从号召,历经笔试面试层层选拔奔赴“最艰苦的地方”,既不是为了效仿陶渊明“采菊东蓠下”,也不是为了以一己之学“回报家乡”,只是缘于三个斗大汉字:“就业难”。北大才子都当屠夫了,养猪场都公开招聘研究生了,代表委员都在呼吁“学士后”了,“村官”再不济,毕竟还带个“官”字,总比风里来雨里去,为一日三餐听母猪哼哼强吧?这话也许刻薄了点,但要是在大学生中间搞个民意调查,相信结论会印证在下这番分析。
二、农村需不需要大学生?
有人会说这个问题是废话。你想想,现在是什么时代?科技时代,网络时代,后工业时代,别说一村一名大学生,就是一村来他十名硕士生、博士生,都不嫌多。但别忘了一个重要前提:得让他们有用武之地。比方说,华西村年产值几十亿,企业上百家,别说大学生成群,院士恐怕都有暗中挂职的。又比方说,你这个村办了座现代化的花卉基地,派三两个农林专业的高材生来,大概也算雪中送炭。可我们现在绝大多数农村地区是什么状况呢?一无集体企业,二未形成规模种养业,村官们以前还要为催粮催款发愁,现在“皇粮国税”免了,支书、主任们都快闲出病来,有能耐的都出去打工挣钱了,现在来个大学生“村主任助理”,助理啥?咋助理?
当然有人还会说,大学生有知识优势,可以帮助农民科学种田,如果责任心和使命感再强点,还可以搞搞“扫盲夜校”,帮助农民提高文化素养。此话不假,不过有几个问题绕不过去:第一,大学生村官里面学农林牧副渔专业的比例到底占到多少?大学里面的专业知识拿到农村实践中究竟管不管用?大学生科学种田的本领是否强过县乡农技人员和农民“老把式”?“扫盲夜校”倒是挺有意义,但那将意味着大学生村官必须克服“走读”,在村里解决住的问题——志愿者支教是崇高,但要把崇高当成职业,未免不太现实。既然如此,留给大学生村官的最大“业务”,恐怕只能是清官难断的家务事。调解婆媳关系、妯娌纠纷是大学生的拿手好戏吗?值得怀疑。
三、大学生村官会不会成为“民办干部”?
不少地方的大学生村官其实名不符实。戴着“村官”的帽子,但并不在村子里上班。顶多是村里开会的时候列席以表存在,其余时候多半被乡镇政府机关借用。不信的话你可以随便找个有大学生村官的地方走走,看看当地乡镇政府办公室的年轻面孔是不是本该呆在村会议室的大学生。这倒也怨不得谁,事实上,这样的安排可算两全其美。对乡镇政府而言,与其把大学生们派下去当有名无实的村官,不如留在机关写写材料跑跑腿,年轻人有知识有文化还“好使”,最关键的是工资由省市财政拨付,相当于白捡一群免费劳动力。大学生村官们也喜欢,和到村里工作相比,政府机关的办公条件自然好得多,而且,生活也便利。
多年以前,民办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曾经广受关注。现在我也有种担心:若干年后,大学生村官会否以“民办干部”的身份再次谱写难以言说的历史?站在现实角度考量,大学生村官正处在一种尴尬位置。他们中的大多数,工作在政府机关,干的是机关干部的活,甚至比其他干部干得更多更勤,但薪酬待遇却无法与正式干部们相提并论;与此同时,以虚无村官的身份,他们又领着高于正式村官的月薪。比尴尬现实更让人忧虑的是他们的前景。三年聘期对他们而言,约等于临时工身份。三年后何去何从?续签三年聘约?永远临时下去?当年,民办教师黯然谢幕,留下多少心酸多少泪。若干年后,这批“民办干部”们,又将以怎样的方式退场?其个人命运与社会影响又会因为今天的制度设计发生怎样的变轨?
四、让大学生进村不如让村官进大学。
与其把大学生村官制度视为强化“三农”根基的举措,不如将其理解为缓解当前就业压力的权宜之计。所谓权宜之计,自然只能适时而兴,适时而止。看不到这一点,陷入盲目乐观的结果,只能是饮鸠止渴,后患无穷。
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即便大学生村官真能如愿发挥预期作用,“一村一名大学生”充其量不过是给每个村子派送了一条可供饥餐的鱼。可惜这条“鱼”一没当地户口,二无定居打算,总有游走的一天。“鱼”终归是靠不住的,农村要发展,教会农民特别是农村干部“渔”的技巧才是根本之法。现在有的地方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开始通过党校大面积轮训村党支部书记。但要我说,仅做到这点还不够,还应该大力拓宽培训面和培训渠道。农村的致富能手、文化程度较高的返乡青年,都应该纳入培训范围;靠党校锻炼村干部的党性修养只是一方面,不妨将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选送到大学校园接受全面系统的专业深造——既然大学生可以到农村当村官,村官为什么不可以进大学再当回学生?
一、大学生为什么愿意当村官?
想当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年代,农村学生考上大学可算作了不得的事情,最形象的说法就叫“跳龙(农)门”。当时过境迁,“天之骄子”褪掉神圣光环,跳出“农门”的大学生又开始重返“农门”,你不能不发出一声长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谓“风水轮流转”。
但如果就此以为农村不再穷、农民不再苦、农业不再危险,甚至想当然的以为“村官”将是多么热门的就业岗位,未免过于天真。大学生们有多少是心甘情愿到农村担任“村主任助理”,有多少是心满意足于每月一千块钱的工资,有多少是死心塌地要面朝黄土背朝天献了青春献子孙?这样的模范或许有,但比例绝不会超过百分之十。而且敢肯定,这百分之十里面,还有不少人会像当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一样,若干个昼夜之后蓦然反悔。
说到底,多数大学生之所以欣欣然听从号召,历经笔试面试层层选拔奔赴“最艰苦的地方”,既不是为了效仿陶渊明“采菊东蓠下”,也不是为了以一己之学“回报家乡”,只是缘于三个斗大汉字:“就业难”。北大才子都当屠夫了,养猪场都公开招聘研究生了,代表委员都在呼吁“学士后”了,“村官”再不济,毕竟还带个“官”字,总比风里来雨里去,为一日三餐听母猪哼哼强吧?这话也许刻薄了点,但要是在大学生中间搞个民意调查,相信结论会印证在下这番分析。
二、农村需不需要大学生?
有人会说这个问题是废话。你想想,现在是什么时代?科技时代,网络时代,后工业时代,别说一村一名大学生,就是一村来他十名硕士生、博士生,都不嫌多。但别忘了一个重要前提:得让他们有用武之地。比方说,华西村年产值几十亿,企业上百家,别说大学生成群,院士恐怕都有暗中挂职的。又比方说,你这个村办了座现代化的花卉基地,派三两个农林专业的高材生来,大概也算雪中送炭。可我们现在绝大多数农村地区是什么状况呢?一无集体企业,二未形成规模种养业,村官们以前还要为催粮催款发愁,现在“皇粮国税”免了,支书、主任们都快闲出病来,有能耐的都出去打工挣钱了,现在来个大学生“村主任助理”,助理啥?咋助理?
当然有人还会说,大学生有知识优势,可以帮助农民科学种田,如果责任心和使命感再强点,还可以搞搞“扫盲夜校”,帮助农民提高文化素养。此话不假,不过有几个问题绕不过去:第一,大学生村官里面学农林牧副渔专业的比例到底占到多少?大学里面的专业知识拿到农村实践中究竟管不管用?大学生科学种田的本领是否强过县乡农技人员和农民“老把式”?“扫盲夜校”倒是挺有意义,但那将意味着大学生村官必须克服“走读”,在村里解决住的问题——志愿者支教是崇高,但要把崇高当成职业,未免不太现实。既然如此,留给大学生村官的最大“业务”,恐怕只能是清官难断的家务事。调解婆媳关系、妯娌纠纷是大学生的拿手好戏吗?值得怀疑。
三、大学生村官会不会成为“民办干部”?
不少地方的大学生村官其实名不符实。戴着“村官”的帽子,但并不在村子里上班。顶多是村里开会的时候列席以表存在,其余时候多半被乡镇政府机关借用。不信的话你可以随便找个有大学生村官的地方走走,看看当地乡镇政府办公室的年轻面孔是不是本该呆在村会议室的大学生。这倒也怨不得谁,事实上,这样的安排可算两全其美。对乡镇政府而言,与其把大学生们派下去当有名无实的村官,不如留在机关写写材料跑跑腿,年轻人有知识有文化还“好使”,最关键的是工资由省市财政拨付,相当于白捡一群免费劳动力。大学生村官们也喜欢,和到村里工作相比,政府机关的办公条件自然好得多,而且,生活也便利。
多年以前,民办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曾经广受关注。现在我也有种担心:若干年后,大学生村官会否以“民办干部”的身份再次谱写难以言说的历史?站在现实角度考量,大学生村官正处在一种尴尬位置。他们中的大多数,工作在政府机关,干的是机关干部的活,甚至比其他干部干得更多更勤,但薪酬待遇却无法与正式干部们相提并论;与此同时,以虚无村官的身份,他们又领着高于正式村官的月薪。比尴尬现实更让人忧虑的是他们的前景。三年聘期对他们而言,约等于临时工身份。三年后何去何从?续签三年聘约?永远临时下去?当年,民办教师黯然谢幕,留下多少心酸多少泪。若干年后,这批“民办干部”们,又将以怎样的方式退场?其个人命运与社会影响又会因为今天的制度设计发生怎样的变轨?
四、让大学生进村不如让村官进大学。
与其把大学生村官制度视为强化“三农”根基的举措,不如将其理解为缓解当前就业压力的权宜之计。所谓权宜之计,自然只能适时而兴,适时而止。看不到这一点,陷入盲目乐观的结果,只能是饮鸠止渴,后患无穷。
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即便大学生村官真能如愿发挥预期作用,“一村一名大学生”充其量不过是给每个村子派送了一条可供饥餐的鱼。可惜这条“鱼”一没当地户口,二无定居打算,总有游走的一天。“鱼”终归是靠不住的,农村要发展,教会农民特别是农村干部“渔”的技巧才是根本之法。现在有的地方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开始通过党校大面积轮训村党支部书记。但要我说,仅做到这点还不够,还应该大力拓宽培训面和培训渠道。农村的致富能手、文化程度较高的返乡青年,都应该纳入培训范围;靠党校锻炼村干部的党性修养只是一方面,不妨将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选送到大学校园接受全面系统的专业深造——既然大学生可以到农村当村官,村官为什么不可以进大学再当回学生?
延伸阅读:
- 村民意识是大学生当好村官的前提 (2007-08-20)
- 政策上给予切实鼓励支持 引导大学生扎根农村 (2007-08-20)
- 对“大学生当村官”的思考 (2007-08-26)
- 大学毕业生任“村官”的做法和成效 (2007-08-26)
- 大学生“村官”要处理好四种矛盾关系 (2007-09-06)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