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人亲水甜风光好

来源:人民网 作者:
  

图为哈密白石头景区风光

      我去过两次新疆,越来越有“不跑新疆不知新疆之大”的感觉。今年五六月份,借助“盛世花开丝绸路”旅行采访活动的机缘,我跨三秦、越陇上,首次踏访东疆哈密,无论视觉还是感觉都是全新的。

  我在想,若把东西走向的天山山脉比作新疆的“脊梁”,那么位处“东大门”的哈密便是新疆的“颈项”。别看这“颈项”平凡无奇,其实尽显天地造化之精妙,它既像一个高贵的妇人,婀娜庄重,典雅矜持;又像一个粗犷的男人,热情如火,刚毅似铁。哈密雄浑的大地,养育成哈密人的豪迈,而瑰伟的山水,更抚育出哈密人的情怀。

  天山是一道分水岭。天山以南和天山以北两处天地截然不同,天山南部是浩瀚的大漠、戈壁和动人心魄的绿洲,天山北部则是绿色的草原和隐藏在深山中的胜景。惟独在哈密,人们可同时饱览天山南北的两重美景。但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横亘于哈密的天山山脉东部在哈密境内陡然消失,又鬼斧神工似的造就出许多奇特的地貌景观。而巴里坤湖、白石头、鸣沙山、石城子、八大石、庙尔沟、西黑沟等,都是“新、奇、特、美”的自然景观。“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正道出了哈密的特别之景。据当地人介绍,除汉族外,哈密地区共有28个民族成分,其中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30%,哈密堪称“民族大家庭”、“新疆之缩影”。

  地区外宣办主任祁跃告诉我,哈密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民族风情浓郁,人文景观、自然风光、瓜果物产闻名遐迩。在东天山,山北是雪山、草原,山南是大漠、戈壁,有“十里不同天,一日游四季”之说。享誉“瑞士风光”的东天山名胜风景区,现被列为国家三A级风景区,还开辟了大漠风光探险游、“农家乐”民俗风情游等旅游项目。哈密市被列为新疆四大旅游重点建设城市之一,与吐鲁番、敦煌这些以历史文化为主的旅游区连成一线,相互补充,各具特色。

  走一路看一路,在哈密绿洲,在巴里坤草原,在伊吾河谷,正逢牛肥羊壮、瓜果飘香的丰收季节,人们聚集在一起,纵情歌舞,表达出喜悦和快乐,这是一幅难以描绘的胜景。

  访哈密,也是读哈密。哈密古称昆莫,素有“西域咽喉”之称。两千多年前,哈密是汉代外交使节张骞第一次通往西域、开通丝绸之路的要塞。唐朝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改称伊州,明朝设置哈密卫。现在,哈密辖一市(哈密)、一县(伊吾)、一自治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在历史上,哈密既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又是中原与西域文化交汇之地,往日的繁华、喧嚣虽然沉寂于流沙之下,但丝绸之路上织锦般的斑斓,迄今在人们心中没有褪灭。

  现在的哈密是崛起的工、农、牧、林互补互助的新兴地区。哈密资源丰富,是有待开发的风水宝地,现已探明有煤、铁、铜、石油、天然气、石材等76种优质矿藏。哈密有天山蓝、星星蓝等珍贵石材,是国内惟一产地。哈密地区森林密布,山区戈壁栖息着雪豹、雪鸡、天鹅、马鹿、野驴、野骆驼、白肩雕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生长有贝母、党参、柴胡、雪莲、麻黄、甘草等野生中草药。

  说到物产,不能不说到哈密瓜,这可是世上最蜜甜的水果之一。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哈密回王额贝都拉奉诏入京觐见,他特意精选了数十个优质哈密甜瓜。在朝廷宴席上,群臣品尝这种甜如蜜、脆似梨、香味浓的“神物”后,赞叹之余竟无一人能说出它是何方仙品。康熙得知此瓜乃哈密回王进贡,便封名“哈密瓜”。听老人们说,乾隆吃上贡品哈密瓜,甜得他捂着牙赞道:“哈!蜜!蜜!哈……蜜!”当然,此“哈、蜜”与“哈密”同音不同义了。

  哈密盛夏炎热而干燥,但距哈密市约70公里有一处避暑胜地,这里凉爽湿润,景色迷人,草场如茵,青松挺拔,有大片的山花,还有牧民独特的小木屋。在方圆近百平方公里区域内,可同时观赏雪山、流水、森林、草地和繁花、晴雨、晨夕,四季景色变化无穷,环境幽静气候宜人,这就是著名的白石头风景区。它以高山草原、悠久历史、美丽传说的“三合一”版本,令这块土地充满神奇。

  我喜爱哈密,更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它在简朴中蕴藏着热忱的气度,在平和中体现出内敛的性格,这种人文情怀比自然景观更能打动人。在哈密这片土地上,历史上各个种族、民族用游牧、迁徙、角逐、征战、回归,演绎着一幕幕岁月风尘,最终形成了多民族杂居、交融的局面。哈密绿洲,就像一个博大而亲切的母亲,不同民族和籍贯的人都生活在她的爱抚之中,在这个大家庭中,人们和谐共处、生生不息,这就是我对哈密产生敬重的一瓣心香。

  “远方的客人快下马,请你尝块哈密瓜。这里的人们最好客,引你走进绿色的家。人亲水甜风光好,彩裙花马迎晚霞……”在哈密,我又听到了这首熟悉的歌曲,这让我好生快意,也使我胸中不由得涌出了一股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