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包刺绣之乡:端午习俗成就文化产业

来源:人民网 作者:佚名

  简要内容:28日,在兰州市中心广场临时搭起的香包销售点上,来自“中国香包刺绣之乡”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的曹媛利,正在为顾客讲解,她的腰上、脖子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香包。

  28日,在兰州市中心广场临时搭起的香包销售点上,来自“中国香包刺绣之乡”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的曹媛利,正在为顾客讲解,她的腰上、脖子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香包。

  曹媛利所在的铺面里摆着用布料制成的各种大小香包,有金瓜、葫芦、莲花、荷花、狮子、宫灯等各种造型,色彩绚丽、做工精巧。不少市民围着摊位,认真地挑选中意的香包。

  庆阳市香包协会兰州办事处负责人杨丽介绍,香包在中国古代被称为香囊、佩帷,亦称荷包,是用布料刺绣成的各种造型,中间装上香料,这些造型寄托希望、祈祷丰收和幸福,香料则用以避邪和驱除异味,杀菌除病。

  杨丽说,端午节佩带香包的习俗在中国各地都有。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地方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各种民俗文化传统逐渐被更多人接受,端午节前后香包的销售情况非常好。看准这个机会,庆阳积极扶持当地香包刺绣工艺发展,“端午民俗”在当地已经变成了“端午产业”。

  在当地,以前,农村妇女在农闲时候绣好香包,端午节的时候送给亲友。人们用香包表情达意的同时,把剩余的香包拿到街头变卖换“针线钱”。

  据悉,庆阳香包绣制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庆阳市专门从事香包生产的人数已经达到15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8%左右。一年全市的香包销售收入超过2亿元。据介绍,庆阳香包目前已经销往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兰州等30多个城市,以及美国、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同时,庆阳市还成立了香包产业集团,在北京设立了香包直销中心。在国内一些主要的互联网交易平台上,也有许多虚拟店铺经营香包,经营者除了本地人外甚至包括浙江、福建等外地人,香包的价格从十几元到几百元不等,有的甚至卖到三四千元。

  如今,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内涵的庆阳香包逐渐从表情达意的赠品扩展为一种公共场所、住宅、汽车内的装饰品,其中一些珍品甚至成为收藏品。随着用途的扩展,生产规模的扩大,香包逐渐成为庆阳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来源。

  此外,一批民间艺人也突显出来,有105名民间艺人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大师”,有122名民间艺人被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甘肃省民间艺术家”。(宋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