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皇农民念标准经发枣财
大枣标准化种植鼓起了赞皇农民的钱袋子。 张瑞莉 摄
8月27日,赞皇县青枣交易市场。
“种枣还真得讲科学,明年说啥也得跟人家学着种无公害枣。”黄北坪乡李大婶家青枣在市场上摆了一上午都无人问津,最后只好按每公斤8毛钱“处理”掉了,可紧挨着的阳泽乡赵大爷的枣却卖了个好价钱,每公斤1.5元居然被一抢而空,“人家的青枣个头大又匀称,确实比咱的好。”
记者了解到,李大婶家有3亩枣树,今年亩产100到150公斤,收入才300多元,而赵大爷家的20亩枣树,今年亩产量达1000到1500公斤,总产量大约2.5万公斤,总收入3万多元。
“我家原先和她家差不多,不懂什么管理,收成也不多,遇上病虫害和刮风下雨的,一年收成就得‘泡汤’。”说起大枣发财经,赵大爷颇多感慨:“多亏质监局的同志们,他们走村串户,到田间地头给讲,手把手地教,才让枣树有了好收成。”赵大爷告诉记者,往年每到七八月份枣的预熟期,雨水多起来,他就开始发愁,特别是暴风雨一过,枣子落一地不说,树上还有好多开裂的,几天就烂掉,实在让人心疼。前两年,县质监局的同志告诉赵大爷这个问题有办法解决,并指导他如何适时浇水调节土壤湿度的稳定性,如何人为控制枣树坐果时间使枣子成熟期错过雨水期,如何为枣树修剪整形避免枝杈摇摆严重造成落果……经过悉心培育,赵大爷家的枣树枝强叶茂,大大减少了落果、裂果、浆果现象,成果率特别高,年年都有好收成,“去年,我家1公斤干枣就卖到上百元,1公斤鲜红枣也卖到了30元左右。”
在阳泽乡,几乎家家都像赵大爷一样,有一套大枣培育经。为鼓起赞皇县8万农民的“钱袋子”,该县质监局于2005年成功申请到赞皇大枣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提高了知名度,并制订出从大枣育苗、栽培、田间管理到加工制干等方面的6个标准。去年,该局向国家申请了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目前已在阳泽乡一带建立了3个标准化大枣种植示范园区,计划到2010年建立8个示范园区。他们从大枣品种、果实质量上下功夫,引导枣农走无公害、绿色食品的大枣培育模式。实施标准化以来,示范区的青枣产量提高了10%,每亩增收250元,总增收275万元。
据了解,赞皇全县50万亩大枣,预计今年的总产量能达6200万公斤,比去年增产1200万公斤。“全乡盛果期的枣树有12万亩,预计今年青枣产量达3800万公斤,比去年增产800万公斤。”说起这些,阳泽乡乡长郝泽玉一脸兴奋。
随着标准化的深入推广,大枣的品质提升了,“大河道”红枣商标及“赞绿”、“川奇”蜜枣商标等一大批本地大枣商标涌现出来,产品热销广东、江苏等20多个省市,并受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消费者的青睐,光这一项产业每年就可以为农民增收6000多万元。(□本报记者李松 通讯员 冯庆艳 焦丽娜)
- 山阳特色农业引领农民走上致富路 (2009-09-08)
- 江口农民田里种水菱 (2009-09-08)
- 特色农业引领山阳农民走上致富路 (2009-09-08)
- 沙县小吃——铺就5万农民致富路 (2009-09-08)
- 无公害西红柿 “映红”深山苗胞好日子 (2009-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