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民生责任重于泰山-专访省委书记杜青林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
中新四川网8月23日电 记者:首先感谢您接受本刊的采访。我们在成都了解到,不论是长期在四川工作的人还是最近到过四川的人,都有一个感受,就是新来的省委书记讲得最多、功夫下得最大的事是民生。请您谈谈对民生问题的认识和体会。

  杜青林:我到四川工作八个多月了,对民生问题最深的体会有三条:首先,必须改善民生,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到改善民生上。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其次,必须把改善民生落到实处。执政党的根本宗旨体现在执政理念和执政实践中。是否把改善民生落到实处,验证的不仅是执政理念,还有执政能力。第三,改善民生体现四川各族人民的新期待,不仅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而且具有特殊的紧迫性。我始终记得今年1月中旬到阿坝藏区看望大骨节病人的一幕。42000多个病人,意味着多少个家庭的痛苦和贫困啊!况且,在四川,像这样处于困苦之中的群体,不是一个两个。一想到他们,就心急如焚、反侧难眠。肩上这副担子的分量重啊!

  记者:全国目前有2100多万绝对贫困人口,我们看过一个资料,四川的这一数字是167万,就是说,全国每13个绝对贫困人口中有一人生活在四川。改善民生,不仅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特别是要抓紧解决贫困人口问题。

  杜青林:是这样。经过多年发展,四川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四川作为欠发达的人口大省这一基本省情没有根本改变。四川人均GDP仅及全国平均水平的66%;四川是农业大省,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少574元。在四川,改善民生,责任重于泰山,任务非常繁重。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中,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必须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认为,这一要求的内涵极其丰富。四川的390多万共产党员特别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不仅必须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还必须牢记四川“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更为突出这一基本省情。

  记者:6月27日,四川省委常委会议专题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提出要“着力深化五个方面的认识”,就是基于这一基本省情的认识吧?

  杜青林:对。正是这一基本省情决定了我们这些奋斗在当代四川的共产党人,要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的认识,深化对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认识,深化对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四个坚定不移”的认识,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深化对大力抓好党的建设的认识。也正是这一基本省情决定了在四川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必须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必须把改善民生落到实处。

  记者:您1月29日在四川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闭幕时的讲话中,有个提法叫“强省富民”。后来这个提法改成“富民强省”。这一改动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杜青林:这不是简单的词序更动,是坚持以人为本的要求。这一改动反映出我们认识上的深化。认识的深度决定执行的力度。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是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的前提。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衡量是否坚持以人为本,标准只有一个:发展的成果是否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历史上国强民穷、邦强民穷的例子不是没有,但离开富民的“强”如沙上筑塔,外强中干,无一例外地不能持续,最终都走向反面。所以,没有民富,就不会有真正的省强;没有民富,也不会有真正的和谐。

  记者:今年五月召开的四川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未来五年四川将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主题,全面落实“奔富裕、求发展、促和谐、树新风”四项任务。为什么把“奔富裕”放在首位?

  杜青林:“奔富裕”是新一届四川省委向全省8700万各族人民作出的庄严的政治承诺。坚持执政为民就是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发展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四项任务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奔富裕”是必须肩负的执政使命,“求发展”是必须抓好的执政要务,“促和谐”是必须坚持的执政追求,“树新风”是必须展示的执政形象。四个方面的要求,统一于坚持科学发展,共建共享和谐。

  记者:能否介绍一下“奔富裕”的内涵?

  杜青林:“奔富裕”,就是通过又好又快的发展,让四川各族人民逐步富起来,家庭财产不断增加,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实现安居乐业。“奔富裕”的过程,既是又好又快的发展过程,又是不断把改善民生落到实处,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

  记者:四川怎样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杜青林:概括地讲,是推进“四个跨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在发展的竞赛中,四川显然比较落后。如果亦步亦趋,不抓紧创新,不抓紧赶超,不抓紧在发展的关键领域实现突破,把改善民生落到实处就有落空的危险。“四个跨越”的前提和保障是“四个优先”:坚持效益优先、好中求快,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坚持富民优先、民生为本,坚定不移地走和谐发展之路;坚持科教优先、求新求进,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发展之路;坚持优势优先、重点突破,坚定不移地走跨越发展之路。

  记者:在四川采访,不少人都谈到四川改善民生的一个大动作,就是全省正在大力推进的“十大惠民行动”。

  杜青林:“十大惠民行动”是四川改善民生的现实路径,不仅是今年的大事、要事,也是整个“十一五”期间要坚持不懈抓好的战略任务,今年安排资金超过300亿元。“十大惠民行动”重点是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大对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和丘陵地区的支持力度。

  记者:您就任四川省委书记后的第七天,就代表省委提出,要办好直接关系民生的十大实事,后来十大实事又演变为“十大惠民行动”。“实事”更改为“行动”,意味着什么?

  杜青林:从十大实事到“十大惠民行动”,比改变名称更重要的,是内涵的升华。相对于以往为民办实事,“十大惠民行动”有这样一些不同:首先,兼顾当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的关系,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这次惠民行动投入力度更大、涉及范围更宽、解决的问题更具普遍意义,同时又更集中、老百姓得实惠更多,因而作用和影响更具长期性和全局性。其次,尊重民意,凝聚民智,从居高临下的“我为你办”,到与群众商量着办、一块儿干。我们将“十大惠民行动”的主要内容在四川主要媒体上公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这一条非常重要。实事办不好、好事办不实的教训太多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缺乏群众基础,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持和积极参与。第三,通过建章立制,使惠民行动长期化、制度化。“十大惠民行动”实施方案,既有总体规划,又有年度规划;既细化职责,又强调督导。省市县三级联动,层层分解落实责任,使惠民之举落实到社区、落实到村组、落实到人头。

  记者:实施“十大惠民行动”半年来,取得哪些初步的成果?

  杜青林:实施以来,已到位资金128亿,全年安排资金300多亿元,30个专项全部启动,其中城镇新增就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18个专项取得实质性进展。这些都是看得见的成果。无形的成果是什么呢?通过实施这一行动,我有一个体会,改善民生既是理念问题,也是实践问题,说到底是知行合一问题。把改善民生落到实处,要求我们不仅要甘于为人民谋利益,还要善于为人民谋利益,千方百计使人民利益最大化。实施“十大惠民行动”在这方面形成的一些好的做法和举措,要使之制度化,长期坚持。从这个意义上讲,实施“十大惠民行动”的意义,超出这一行动本身。

  记者:听省委的干部讲,今年2月以来,省委连续开展大规模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活动。作风问题与改善民生有什么关系?

  杜青林:目标确定以后,在达到目标的客观条件基本具备的情况下,能否达到目标取决于主观因素,即人们对达到目标的态度与行为,即作风。这就是作风问题与改善民生的关系。我认为,对作风问题不能孤立地、静止地看。表面上看,作风问题往往表现为工作方法问题、精神状态问题,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反映出的实质上是宗旨意识问题。有什么样的目标,就需要有什么样的与之相适应的作风。但是,“需要有”不等于“已经有”。求真务实作风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在建设中树立、在践行中保持和发扬。建设也好,保持也好,都是动态的概念,都要与时俱进。无论树立求真务实作风还是保持这样一种作风,都要有制度保证。制度建设不可能一劳永逸,也要与时俱进,在创新中建设,在建设中创新。正是基于这样一些考虑,与实施“十大惠民行动”同步,我们在全省4500多个县级以上领导班子和36000名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为期三个多月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整顿活动。这一活动结束后,紧接着又于5月底启动“富民惠民,改善民生”作风建设活动。

  记者:这次集中抓干部作风建设有什么新特征?取得什么新成果?

  杜青林:这是在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的重大新举措。在做法上,我们不是就作风建设抓作风建设,而是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真情贴心亲民;始终把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共创共享富民;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办好实事惠民;始终把人民当家作主作为第一准则,真心实意助民;始终把和谐稳定作为第一责任,排忧解难安民。贯穿“五个始终”的一条主线是在科学发展中改善民生,在改善民生中推进科学发展。作风建设活动取得的新成果,不仅体现在少数领导干部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和一些行业的不正之风得到进一步整治,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作风明显好转;也不仅体现在一大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得到解决,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和谐,更重要的是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深入人心,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打下坚实的思想、政治和作风基础。

  记者:在省委的思路中,改善民生与发展民营经济也有密切的内在联系,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有关情况。

  杜青林:按照短板理论,一只木桶容量的大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四川经济的“短板”正是民营经济。去年,四川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为46.9%,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8个百分点。四川经济欠发达,很大程度上是由民营经济欠发达决定的。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在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上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所以,四川将发展民营经济提升到富民强省的战略性举措这一高度。

  记者:较之于民营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四川民营经济这一“短板”到底“短”在哪里?

  杜青林:差距几乎是全方位的。从政府的角度讲,是创业环境的差距。体制性障碍制约民营经济发展,制约全民创业环境的形成。但是,谈创业环境,不能就事论事。“小”环境可以影响但不能左右“大”环境,而影响甚至最终决定“小”环境的,还是“大”环境。没有好的“大”环境,再好的“小”环境也很难独善其身,不是自我消亡,便是被“大”环境同化。所以,谈创业环境这一“小”环境问题,不能离开“大”环境即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环境。前者是目,后者才是纲。

  记者:四川在形成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环境方面有什么打算?

  杜青林:从根本上讲,要把思想统一到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把建立健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作为主要任务,加大改革攻坚力度,稳步务实地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在这样一个总的框架下,采取更加直接有效的措施,顺应人人想创业的愿望,激发人人去创业的热情,创造人人能创业的条件,以创业推动发展、带动就业、加快致富、促进和谐。

  记者:再次感谢您接受本刊采访。

  来源:求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