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日记:在灾难中成长,在危难中坚强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
  我是来自四川达州的“大学生村官”肖翰翔,今年24岁,2007年10月开始任职于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玉皇镇鲜家坝村。

  这里就是我的第二个家,但是这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民生产生活水平还有待提高。乡亲们有着追求富裕的渴望,我与村支两委一班人共同感受到了压力,也有着充足的动力为他们追求的幸福生活做出不懈的努力。由于我学的是经济类专业,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和镇政府经济发展办公室的干部们一起努力的工作,为乡亲们积极做好各项服务工作。通过大家的努力,全村今年各项工作都上了新的台阶,连去年未完成的招商工作也找来若干竞标的商家,发展形势开始转好。

  天不遂人愿,今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汶川大地震”,强度高达8.0级。绵阳作为重灾区,承受了巨大的损失。由于地震的原因,家里的房子严重毁坏,已经不能居住,父母含泪离开绵阳,回达州老家避难。而我拒绝了父母提出的让我一起回老家避灾的要求,继续留在工作岗位上。党委政府工作者这个时候都站了出来,他们不分昼夜的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我也很幸运的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在抗震工作中,5月13日我镇组织了应急分队随时准备开往北川、平武、江油、安县等重灾区,我荣幸的成为应急分队的副队长。由于地震灾害应急措施完备,政府处理得当,抗灾工作中心很快由应急抢险转移到灾民安置和灾后重建上。于是我参加了绵阳团市委组织的志愿者队伍,负责定量志愿者报名接待工作,和救灾物资的承接转移工作。

  由于地震造成的堰山湖安全隐患问题,从5月30日下午开始,撤离区域的居民陆续锁好家门,携带必需生活用品上山安营扎寨。为妥善安排19.7万灾民“避水”,各级政府为困难居民提供了免费的帐篷,并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儿童搭建帐篷。而我,随应急分队参与了涪城区军分区的连夜为安置灾民搭建帐篷。我身穿民兵服,和老兵、正规军一起为灾民搭建起密密麻麻的帐篷,而我们从29日晚上一直到30日早上8点才完成自己的任务。

  地震到现在已经过去了19天了,为保证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党委政府的带领下我一直奋斗在抗震的前线。我们都已经被感动了,被震撼了。灾难中,我们看到了堆积如山的捐赠,看到了劳动人民的慷慨,看到了抗灾子弟兵们平凡的伟大,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能成为他们中间的一分子是我一生的骄傲。我坚信,我会在灾难中茁壮成长,在危难中更加坚强!不愧对人民对我的期待和希望。

  目前,我仍然工作在抗震救灾的最前线,我正政执勤的九州体育馆是全市最大灾民安置区,目前仍有10000余灾民在馆内常住,为维护秩序,我加入军分区应急分队继续为抗灾努力奋斗。

  附:本段文字写于2008年6月1日,九州体育馆执勤换班后休息的帐篷内。

 

(未经授权 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