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学生“村官”今日动情讲述田野故事
来源:四川在线
作者:杨华丽
他们离开大学讲坛,离开城市生活,投入基层工作,当起了“村官”,其中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经历?今(26)日,成都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团市委主办成都大学生“村官”青春会客厅活动,邀请扎根基层的大学生“村官”讲述他们在农村工作的经历。
陈小民:一条路带富一个村
2007年7月,陈小民西南大学毕业后参加了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如今,他是大邑县沙渠镇双碾村党支部书记、团支部书记,是大邑县唯一一名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的大学生村官。
两年多来,他以实干精神,带领当地村民修建了一条700多米的致富路,圆了当地老百姓20多年的梦想。目前,双碾村发展形势喜人,150亩的西瓜基地落户双碾村,一个年出栏近600万只的养鸭场在这个村建立起来,当地老百姓的生产发展了,生活富裕了。
“你首先要摆正心态,从思想上做个农村人,改变生活习惯,为群众办实事,你离成功就不远了”,这是陈小民赢得群众信赖的“成功经”。
詹晓艳:从企业白领到女“村官”
从企业白领到大学生“村官”, 詹晓艳完成了一个城里人到乡下人的蜕变。
詹晓艳1981年12月生,成都大学毕业, 2008年8月参加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现任蒲江县长秋乡石马村村委会主任助理。在石马村的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养殖场、村委会,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
她刻苦专研、虚心请教,自学果树栽培、家禽饲养等实用技术,完善石马村公共基础设施,带领群众致富。如今,石马村种养业发展初具规模,乡村旅游发展态势良好。她用自己的成长经历证明,城乡统筹发展中农村是一个大学生施展才能、实现价值的大舞台。
汤继刚:从大学讲坛到乡村小路
2006年,汤继刚放弃令人羡慕的大学教职,参加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做了青羊区苏坡街道清波社区的一名大学生志愿者。
四川农业大学毕业、研究生学历、大学老师的身份让汤继刚在“村官”队伍中显得格外突出。几年来,他融入到城乡统筹发展的第一线,以扎实的工作促进清波社区氛围和睦相融,其踏实肯干的作风赢得了基层干部群众的赞誉。
2008年,他着手组建了青羊区首个社区残疾人康复工场,先后成功帮扶了15名残疾青少年,重塑生活的信心。如今的清波基层治理模式建设已初见成效,社区发展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他开发的“田园清波”项目,用20万元财政资金带动了51万元的项目投入,实现了社区资源的充分利用,社区文明程度大大提升。他用辛勤汗水耕播的文明种子已在清波生根发芽,一个和谐、美丽的清波社区正在发展、壮大。
邬鑫耀:帮助青年就业
邬鑫耀从小就体验了农村生活的艰辛,当大学生“村官”是他大学毕业后的志向。西华师范大学毕业后,他在2007年7月参加了“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任武侯区机投桥街道半边街社区团支部书记。
担任团支部书记以来,他重点以解决当地失地、失业青年就业和创业为突破点,为本地有就业愿望的青年就业牵线搭桥,成功帮助28名失地、失业青年实现了就业。2008年,他担任社区民情专递员后,坚持深入到居民院落、大街小巷走访,收集民情民意,走出了一条维护群众利益的服务之路。他积极向街道安监站建议实施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使辖区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实现了无缝管理。2009年,他发起成立了“半边街村团支部贫困青少年爱心基金”,募集捐款2000余元,帮扶本村3名贫困青少年解决实际困难。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展现了当代大学生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青春理想。
何维思:探索食用菌生产致富
2008年3月,西华大学毕业半年后的何维思放弃留在成都市区工作的机会,满怀激情和信心前往广阔的农村寻找自己的梦想。
在青白江区龙王镇三方村,他发挥学习生物工程的专业优势,协助三方村发展食用菌产业,帮助农民学习蘑菇的科学栽培技术,为当地食用菌产业发展出谋划策,成立了以发展食用菌为主的成都龙三果蔬专业合作社。2009年3月,他发动4名大学生“村官”共同组建了龙王镇大学生创业团队,推动全镇农业产业发展。2009年4月,创业团队创办了成都小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带动发展食用菌产业和“龙王贡韭”产业为目标,有力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
大学生“村官”会客厅 |
陈小民:一条路带富一个村
2007年7月,陈小民西南大学毕业后参加了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如今,他是大邑县沙渠镇双碾村党支部书记、团支部书记,是大邑县唯一一名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的大学生村官。
两年多来,他以实干精神,带领当地村民修建了一条700多米的致富路,圆了当地老百姓20多年的梦想。目前,双碾村发展形势喜人,150亩的西瓜基地落户双碾村,一个年出栏近600万只的养鸭场在这个村建立起来,当地老百姓的生产发展了,生活富裕了。
“你首先要摆正心态,从思想上做个农村人,改变生活习惯,为群众办实事,你离成功就不远了”,这是陈小民赢得群众信赖的“成功经”。
詹晓艳:从企业白领到女“村官”
从企业白领到大学生“村官”, 詹晓艳完成了一个城里人到乡下人的蜕变。
詹晓艳1981年12月生,成都大学毕业, 2008年8月参加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现任蒲江县长秋乡石马村村委会主任助理。在石马村的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养殖场、村委会,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
她刻苦专研、虚心请教,自学果树栽培、家禽饲养等实用技术,完善石马村公共基础设施,带领群众致富。如今,石马村种养业发展初具规模,乡村旅游发展态势良好。她用自己的成长经历证明,城乡统筹发展中农村是一个大学生施展才能、实现价值的大舞台。
汤继刚:从大学讲坛到乡村小路
2006年,汤继刚放弃令人羡慕的大学教职,参加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做了青羊区苏坡街道清波社区的一名大学生志愿者。
四川农业大学毕业、研究生学历、大学老师的身份让汤继刚在“村官”队伍中显得格外突出。几年来,他融入到城乡统筹发展的第一线,以扎实的工作促进清波社区氛围和睦相融,其踏实肯干的作风赢得了基层干部群众的赞誉。
2008年,他着手组建了青羊区首个社区残疾人康复工场,先后成功帮扶了15名残疾青少年,重塑生活的信心。如今的清波基层治理模式建设已初见成效,社区发展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他开发的“田园清波”项目,用20万元财政资金带动了51万元的项目投入,实现了社区资源的充分利用,社区文明程度大大提升。他用辛勤汗水耕播的文明种子已在清波生根发芽,一个和谐、美丽的清波社区正在发展、壮大。
邬鑫耀:帮助青年就业
邬鑫耀从小就体验了农村生活的艰辛,当大学生“村官”是他大学毕业后的志向。西华师范大学毕业后,他在2007年7月参加了“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任武侯区机投桥街道半边街社区团支部书记。
担任团支部书记以来,他重点以解决当地失地、失业青年就业和创业为突破点,为本地有就业愿望的青年就业牵线搭桥,成功帮助28名失地、失业青年实现了就业。2008年,他担任社区民情专递员后,坚持深入到居民院落、大街小巷走访,收集民情民意,走出了一条维护群众利益的服务之路。他积极向街道安监站建议实施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使辖区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实现了无缝管理。2009年,他发起成立了“半边街村团支部贫困青少年爱心基金”,募集捐款2000余元,帮扶本村3名贫困青少年解决实际困难。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展现了当代大学生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青春理想。
何维思:探索食用菌生产致富
2008年3月,西华大学毕业半年后的何维思放弃留在成都市区工作的机会,满怀激情和信心前往广阔的农村寻找自己的梦想。
在青白江区龙王镇三方村,他发挥学习生物工程的专业优势,协助三方村发展食用菌产业,帮助农民学习蘑菇的科学栽培技术,为当地食用菌产业发展出谋划策,成立了以发展食用菌为主的成都龙三果蔬专业合作社。2009年3月,他发动4名大学生“村官”共同组建了龙王镇大学生创业团队,推动全镇农业产业发展。2009年4月,创业团队创办了成都小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带动发展食用菌产业和“龙王贡韭”产业为目标,有力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
延伸阅读:
- 展现大学生村官风采 成都办大学生村官青春会客厅 (2009-10-27)
- 成都村官三次上门清扫 村民主动讲文明 (2010-07-30)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