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大学生村官风采 成都办大学生村官青春会客厅

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者:蔡宇 刘陈平
“村官”陈小民
“村官”何维思展示生态蔬菜花篮
“村官”陈小民与主持人对话


  成都大学生“村官”青春会客厅访谈昨日举行,成都大学生“村官”总人数已达6670名

  ▲ 村官稚气到村上刚满一个月,镇上一位副镇长来村里检查工作时,大嗓门问旁人:“那个大学生村官垮台没有?”话传到陈小民耳朵里,“很难受,但没有泄气!

  ▲ 村官成长台下,坐着他的竞争对手,干了十一二年工作的42岁“老支书”。“是竞选,就得真刀真枪地干。”演讲结束,村民代表投票,陈小民胜出了。那年,他才23岁。

  ▲ 村官成熟两年的任期结束时,上级领导和乡亲都有挽留的意思,陈小民选择了留任。陈小民说:“选择当‘村官’你们会失去很多,但也会获得很多。”

  “希望大家都来买我们村种的西兰苔。”昨天下午4点,坐在成都大学生“村官”青春会客厅访谈位上的陈小民,不忘推销着自己村新种植的“拳头农副产品”。面对成都市委组织部、人事局、团市委的领导,和台下即将奔赴成都基层农村大展手脚的2570名新大学生“村官”,陈小民吐露心迹:“首要一步,就要把自己当成个农民,把老百姓利益放第一位,才能与乡亲交心。”

  继2005年启动“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之后,成都市2009年率先启动实施“一村(涉农社区)两名大学生”计划,今年新招募了2570名大学生“村官”,使全市3348个村(社)大学生“村官”总人数已达到6670名。

  当“村官”

  副镇长曾问他垮台没

  2007年10月,参加“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的陈小民,通过PK竞选上岗,当上大邑县沙渠镇双碾村党支部书记,当年23岁的陈小民也是成都市最年轻的村党支部书记。

  陈小民身材敦实,寸头的发型很干练,肤色黝黑。“大学刚毕业时比现在白多了。”他自嘲着,脸上满是憨厚的笑容。2007年7月,拥有西南大学动物医学、工商管理双学位的陈小民,放弃一家大公司总经理助理的职位和2000元的月薪,报名参加“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穿着毕业求职时买的锃亮皮鞋,陈小民站在了大邑县沙渠镇双碾村的田间地头。

  月工资962元,这还不是陈小民当时最担心的问题。万事开头难,这个“乳臭未干”的学生哥能力和人品怎么样,乡镇上的人们议论着,这时刻困扰着陈小民。到村上刚满一个月,镇上一位副镇长来村里检查工作时,大嗓门问旁人:“那个大学生村官垮台没有?”话传到陈小民耳朵里,“很难受,但没有泄气!”经过接连的串户走访,小伙子已经心中有数。“我给自己定位,就是个农民,绝不把自己当城里人。”过了心理上的第一关,陈小民详细了解了当地的民俗民风,哪家人有点啥事情,他主动上门帮忙张罗。乡下人心头都装着一面镜子,这个说话和气、不打“诳语”的小伙子,过了百姓认可的第二关。

  当领导

  PK掉十多年的老支书

  2007年10月27日,陈小民终身难忘的日子。在双碾村党支部书记换届公推直选大会上,陈小民发表了15分钟的竞选演讲。台下,坐着他的竞争对手,干了十一二年工作的42岁“老支书”。

  “是竞选,就得真刀真枪地干。”陈小民先抛出了“家底”——双学位的学历,“当时台下一下就没了声音,我觉得是先从学历上‘征服’了大家。”紧接着,陈小民详尽阐述了对全村的规划,要为村民办的实事和农业增收项目,都有时间表。演讲结束,村民代表投票,陈小民胜出了。那年,他才23岁。

  新官上任三把火,小陈支书开足了马力。第一把火就烧向了村里多年积累下来的“老账”。“我发现农村基层的老书记都有个最大弱点,只顾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不太在意百姓的实际利益,我长期学农,知道百姓的疾苦,而且我也深知自己的工作方式与老支书完全不同,这是我的最大优势。”在陈小民的带领下,村上700多米的致富路很快修通了,当地百姓20多年的梦想一朝圆。紧随其后,150亩的西瓜基地落户双碾村,一个年出栏近600万只的养鸭场也建起来。这个偏僻山村,似乎在一夜之间驶上了发展的高速公路。

  陈小民的工作方式也的确得罪过很多乡镇领导,但殊途同归,在双方共有的为百姓谋利益心思下,在时间的撮合下,恩仇被一笑泯之,“我现在跟包括老书记在内的好些领导私交都不错。”

  当农民

  两年期满后留任农村

  当“村官”已经两年多,陈小民记不起曾经休过几次假。“我没得上班时间表,一年365天,有事都是上班时间,真的有好多事情。”陈小民说,村上工作无小事,大到全村规划,小到鸡毛蒜皮的家长里短,都离不开他这个“村官”。“乡亲们都很淳朴,大凡小事都愿意找支书,这就是信任。”

  为了让乡亲有事时能找到自己,陈小民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2008年5月底,他淘汰自行车买了辆电瓶车,“这样给大家办事跑得快当些,自己也撇脱点。”面积只有2.25平方公里的双碾村,陈小民早就跑了个遍,全村1800人,除去常年在外打工的800多人,他基本都认识。

  两年的任期结束时,上级领导和乡亲都有挽留的意思,陈小民选择了留任。与另外4位在成都基层农村干得出色的大学生“村官”一起,陈小民昨天毫无保留地把经验传授给了台下成都新招募的大学生“村官”们。

  “选择当‘村官’,心头就要装到老百姓。为百姓做事,必须问计于民。”陈小民说,“你们会失去很多,但也会获得很多。抓住现在,把握未来吧。”

  大学生“村官”,正汇聚成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一支有生力量,改变了和正在改变着成都城乡的面貌。

  他们的障碍

  共青团成都市委去年曾对服务在乡村的4000多名大学生“村官”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难以融入群众是大学生“村官”们面临的首要难题。从城市到乡村,环境的巨大反差导致心理落差,给大学生“村官”们开展工作造成了一道障碍。

  他们在成长

  截至2009年4月,成都市已有39名大学生当选为乡镇(街道)团委副书记,12人通过公推直选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17人被选举为村主任。有412人通过公开招考,进入公务员队伍和事业单位。一批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的优秀大学生正逐渐成长起来,成为基层干部队伍的重要后备力量。

  他们受关注

  对于大学生“村官”这一个特殊的群体,相关方面给予并保持着极大的关注。明年年初,共青团成都市委组织部将联合多个单位再次进行“大学生‘村官’实施情况调查”,调查涉及计划实施现状、“村官”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记者蔡宇摄影刘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