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刘杰:做基层工作要传达群众声音

来源:泸州新闻网 作者:文静
    走近龙马潭区金龙乡官渡社区居委会主任刘杰

  村官档案

  姓名:刘杰

  年龄:26岁

  毕业学校及专业:四川师范大学,经济管理

  任职村官年限:4年

  职务:龙马潭区金龙乡官渡社区居委会主任

  2008年9月,刘杰通过大学生到村任职考试,当上了龙马潭区金龙乡官渡社区居委会主任助理。2010年12月,由于表现优异、工作突出,刘杰被选为官渡社区居委会主任,并任职至今。

大学生村官
刘杰(中)和社区干部一起打扫街道

  “刚开始投入社区工作时,有些摸不清头绪,许多工作不知道该怎样去做,领导说做什么就做什么,缺乏主动性。对社区工作有了一定了解后,就不再是无头苍蝇。”刘杰说。

  在别人眼里,“社区居委会主任”这个职务也许充满了光鲜,但只有刘杰知道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当时压力很大,因为从那一刻起,我身上肩负的责任更大,我知道自己必须为社区办更多更好的实事,不能辜负群众的信任。”刘杰说。

  当村官没有落差感 妈妈教会他很多

  2007年7月,刘杰从四川师范大学毕业后,在成都找了工作,但并不如意。一年后,他毅然辞掉成都的工作,选择回泸州考村官。

  “会不会因为在成都生活惯了,到农村工作不习惯呢?”“当然不会,我本来就是农村娃,从工作的地方走回家,几分钟就到了。”刘杰说。

  正是因为刘杰从小就生活在农村,所以当他从城市“走回”农村时,没有落差感,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和亲切。“跟我一起考进来的村官,由于他们从小生活在城市,所以刚开始工作时很不习惯,生活条件和环境差别很大。”刘杰说。

  虽然生活上没有不习惯,但工作上却遇到了很多问题。因为没有相关经验,再加上实际工作与所学专业不挂钩,刚开始工作时,刘杰觉得很不顺。

  “妈妈从1992年开始,一直担任塘坡村的副主任。她在工作上非常尽心尽责,村里人对她的评价都很高。有时村民会因为某些事情误解我、骂我,我就特别烦躁,但妈妈却告诉我做基层工作要有耐心,要多和群众交流,了解他们最真实的想法和需求,才能把工作做好。”刘杰说。

为社区修路搞产业 让村民富起来

  “当上社区主任后,我思考最多的是怎样让村民富起来。我们有句俗话叫‘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意思是道路交通非常不便。因此,为村民修一条致富之路势在必行。”刘杰说。

  可修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为了使公路能贯穿整个村,线路的走向需要规划、占地需要协调、资金需要筹集,这都不是容易解决的问题,为了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刘杰同社区工作人员多次向村民做工作。

  “有的村民很支持修路,但也有村民不理解,我们去做工作时,他们会骂,我们只能忍着、听着,等他们气消了,继续做工作。我向村民讲公路硬化后的好处,以及今后的发展状况,通过一次次地做思想工作,最终得到了村民的理解与支持。”刘杰说,2010年1月—5月,筹集资金80余万元,完成机耕道水泥路面硬化8.38公里和1公里的碎石路面,全社区98%的农户都通了公路。

  交通设施解决的同时,刘杰和社区工作人员又开始思考社区产业结构的发展问题。官渡社区离城区有30余公里,地处综胡路、濑溪河沿线,历来就有种植高粱的习惯,为发展有机原粮基地提供了地理条件。

  “我和社区工作人员与泸州老窖公司协调,争取建立了有机原粮基地,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增加农户的收入。截至2012年,官渡社区有机原粮面积有机区扩展到980.8亩,核心区面积758.6亩,全部实行订单收购,保障农民的最大利益。”刘杰说。

  多与群众沟通 他们的声音最重要

  “做了四年村官,最大的感触就是要多与村民沟通,多从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多听他们的想法。做基层工作,就是要传达群众的声音。”刘杰说。

  据了解,官渡社区的水利基础设施大部分建于上世纪70年代,发展严重滞后。如何才能让农户的田里有水成为当务之急。“现在最困难的就是水利设施问题,目前,我们已经花费6万元的资金新建了黄桷树提灌站,维修整治了滴水岩电灌站。但这只是第一步,未来我们还会通过各种方式解决农户缺水的问题。”刘杰说。

  记者 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