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大学生村官创业的青春在田野里绽放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曹秀娟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三月的太原,乍暖还寒,庄稼地里三三两两闲不住的农户已在整理土地。记者跟随太原市委组织部大学生"村官"处的负责人到田间地头、进蔬菜大棚,听大学生"村官"倾诉他们创业的激情与迷惘,感受他们创业过程中的艰辛与喜悦。

    虽然都曾走出村庄,见识过都市的繁华,但最终选择回到家乡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心愿: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

    "我是清徐人,我想缩小家乡与城市的距离,让家乡人民尽快富裕起来。"放弃了去同济大学工作的机会,高旭彬回到海拔1000米的清徐县马峪乡圪垛儿村任书记兼主任。

    沿着崎岖陡峭的山路蜿蜒而上,这是山下通往山上唯一一条仅能过一辆汽车的路。20分钟的上山路程,却让我们手心里出了汗。

    "这条路,还是大学生'村官'高旭彬上任后修的。"同行的太原市委组织部大学生'村官'处处长丁晓旭告诉记者。圪垛儿村地处山区,300来人的村子常住人口不足100人。"空巢、偏远、山区、贫穷、没人、没钱、没资源"是该村的特点。2008年12月28日,大学生"村官"高旭彬来村任职时,村里的账上只有25元钱。

    "水利设备丢失,我们5年来都是靠天吃饭。没有像样的路,我们只好挑着担子往山下运葡萄。"村民的话让高旭彬知道了自己要做的第一件事。跑水利局、"拦截"县长,水利设施终于到位。由于路难行,高旭彬用自己的工资垫付运费,发动全村男女老少,硬是把2000多米长的钢管铺在了满是荆棘的山腰上。如今不仅地里有了水,村民家里也通上了"自流"水。

    接着,高旭彬带领村民义务修路,把通往葡萄地4公里长的崎岖山路修成了平坦的砂石路。他说:"即使有一天,我离开这个村了,但路还在、水利设施还在,那么村民赖以生存、致富的根本还在。"与高旭彬一样,张新苗、闫晓磊、高志忠、田耀伟,他们都曾以骄人的学习成绩走出家乡,进入"象牙塔"深造,但大学毕业后却都选择了回到家乡。

    整合资源,成立合作社,为"一村一品"搭建平台,寻找适合家乡的新项目

    --他们突破传统种植养殖模式,在田野里播种新的希望

    清徐的葡萄全国有名,但由于一直以来单打独斗,葡萄的价格始终卖不上价。2007年8月,张新苗到集义乡中辽西村任村委会副主任后,决定改变这一现状。张新苗与村干部商议,注册成立了清徐县新苗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已经发展到230人,承包土地400余亩,辐射带动350个农户,与河南、安徽等地的销售商建立业务关系,拓宽了葡萄销路,提高了销售收入。

    张新苗发现清徐虽然是葡萄之乡,但多少年来都是品种单一的巨峰葡萄。他经过市场调研,并通过网上搜索决定引进新品种维多利亚,去年每亩收入比种巨峰多1000余元。

    "以前在葡萄地里也穿插着种些小杂粮,但由于卖不出去,就越种越少,够自己吃就行了。现在有了合作社,统一品牌、统一销路,每亩地卖杂粮还能多收入三四百元。"村民王利民对记者说。

    驱车向东,在一排排白蓝相间的猪舍前,记者见到了清徐县史家社村副主任闫晓磊。身为准妈妈的她,一说到养猪经,满脸微笑。2010年,她动员2家农户加入,先期投资10万元的养殖基地终于办起来了。同年7月,第一批乳猪成功上市。

    看到乳猪效益好,许多农户纷纷要求加入。闫晓磊牵头搞起了合作社并担任法人代表,将养殖技术、市场信息提供给社员们。半年来,她以"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了集义乡5家农户发展乳猪养殖。闫晓磊决定趁势而上,开展"生态养猪"。

    与传统养猪方式相比,"生态养猪"技术主要以秸秆、锯末、稻壳等垫圈料,添加天然盐、微生物、营养剂等混合成发酵床,通过生物乳酸菌发酵技术分解猪粪便,保持圈舍温度适宜,以利于生猪发育生长。利用"生态养猪"技术每头猪出栏可增加效益150元左右。春节前,合作社500头猪卖出近20万元。

    不被信任、不被理解,就自己带头创业。失败了再来

    --他们步伐坚定,带领村民共同走上致富路

    2007年8月,田耀伟当上了阳曲县鄯都村村主任助理。本村的小孩当上了"村官",村民不太服气。田耀伟暗暗叫劲:我要带领大家富起来。2008年,田耀伟从网上了解到旱地蔬菜的种植技术,号召村民种植,但没人响应。他自己在村口租种2亩地,种了豆角和西红柿,可由于离县城较远,销售成了问题。

    这让田耀伟开始反思自己当初的做法。要是种一种既耐旱,又不受销售影响的植物就好了。他突然想起,小时候爷爷在家门口种过松树,他便上网,将家乡的海拔、经纬度、气候等输入电脑,搜索到油松比较适合。他又调研了市场需求,决定种植油松。这次不仅村民没响应,就连他的家人也坚决反对。

    2009年4月开始,田耀伟向同学、朋友借来2万多元,购买了树种和育苗容器。经过1年多的时间,田耀伟的投资有了回报。就在今年春节前,他的油松卖出去了。村民算了笔账,一亩玉米一年就收入1000多元,一亩油松两年成苗能卖出三四万元,他们终于认可了田耀伟,纷纷要求加入。

    外面春寒料峭,但走进高志忠的蔬菜大棚,却是暖意融融。当地农民一直以种植大棚蔬菜为主,收益虽然比种粮高,但苦于种植结构单一、销售模式老套。如果种成水果,收益是否更高些?

    2009年底,身为黄寨镇南郑村副书记的高志忠,在黄寨村承租日光温室大棚2间,购置草莓种苗在温室大棚试种。经过半个冬天,草莓熟了。他与旅游部门搞起了"走进大自然,体验采摘乐"的营销活动,在整个采摘季节,共接待游客1万多人次。半年时间一间大棚收益3万余元。

    只种蔬菜,一个大棚一年也就收入一万五六千元。草莓与蔬菜交替种植既改良了土壤,又增加了收入。在高志忠的带动下,已有6个大棚开始了交替种植的模式。正是看到了这些大学生"村官"的"实力",一些党员和村民现在经常要找大学生 "村官"坐坐,谈的话题由过去"吃低保、说闲话"变为了"要致富、要创业"。

  经过几年的历练,眼前一张张年轻的脸已不再稚嫩。得失之间,有何感悟?记者与他们展开了对话

    为了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去年,太原市财政列入预算3000万元设立了太原市大学生村(社区)干部创业资金,各县(市、区)设立创业资金767万元。去年底,28个大学生"村官"得到了107万元的资金扶持。

    在春风吹过的田野,高旭彬等一批有志青年绽放着青春的美丽,收获着播种的喜悦,已成为农村基层致富的"领头雁",成为全市854名大学生"村官"的杰出代表。

    记者:在与农民共同致富时,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田耀伟:农民都很现实,他们注重眼前利益。所以在决定创业项目时,要慎之又慎。在最需要的时候,我和其他27名大学生"村官"得到了太原市的创业资金。不仅如此,市委组织部还组织我们80名大学生"村官"进行了农业技术推广、创业知识技能等方面相关知识的创业培训。这对我们真是雪中送炭。

    记者:大学生"村官"劣势与优势是什么?

    闫晓磊:劣势是由于年轻又是外来的,对情况不太熟悉。优势是在村里,我没有个人利益,这样做事可以一碗水端平。

    记者:你怎样看大学生"村官"创业?

    张新苗:大学生"村官"创业不是狭隘的创业,不是简单为自己的出路赚钱,是要把它当做事业来做。要在干事创业中培养自己和农民、农村真正的感情,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

    记者:作为全省五四青年奖章、市级劳动模范获得者,你心中大学生村官最高境界是什么样的?

    高旭彬: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中要有勇、有谋、有良知,要勇于尝试、不怕失败,要善于谋事、目光长远,要心里始终装着百姓,从一点一滴做起,带动百姓为改变家乡面貌而努力。(记者 曹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