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晋源区大学生村官为基层团组织添活力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裴怡 董笑…

    新春伊始,晋源区82名大学生村官被充实到了各村团组织,给基层团组织带来新的活力。

  在去年集中开展的村民委员会换届工作中,晋源区经过摸底调查,根据全区农村基层团组织和大学生村官分布情况,在我市率先推行了大学生村干部兼任村团支部书记的工作。村团支部书记岗位空缺的,直接由符合条
件的大学生村干部兼任;村团支部书记长期不在岗或年龄偏大、学历不高、任务较多的,及时调整为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村干部兼任;对在岗且综合素质优秀,得到组织和群众认可的大学生村干部,选拔兼任所在镇、(街道)团委副书记。年轻、优秀、有知识、热情高的大学生村干部充实到基层团组织,提升了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农村团组织的活力。

  截至目前,晋源区共有82名大学生村干部,通过选举、任命等形式,兼任了所在村的团支部书记,使全区团干队伍整体年轻化,文化程度更是大幅提高。新上任的年轻团支书们大胆工作、乐于奉献,已经涌现出一些先进典型。其中,王郭村大学生村干部郭金龙自兼任村团支部书记以来,主动结合村里实际,帮助村民分析经济形势,利用区团委青年创业就业平台,帮助青年农民走上致富路。

 

  变的不仅是称呼

  片段3: "静水深流,从字面上看,是指静静流淌的水是最深的。我喜欢这四个字,所以牵强把它引用在这里。村官生活的静水深流,我的理解是:所谓'静'就是我们安下心,真正在农村工作中积累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经验,使之成为自己能力的一部分,结合自己的知识面,把农村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其实后半部分有点'深'的意味了)。总之,'静'就是历练、积累;'深'是我们应该具备的一种人生态度:坚韧。农村工作的复杂琐碎,需要我们的坚韧,多一点耐心。其实,我们的路才刚刚开始。"这是佃坪乡陈家庄村党支部副书记王彩霞日记中的一段话。

  "大学的时候,我学的是汉语言专业,一年多的农村工作,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双手以前是用来体会一滴水珠的感觉,现在拿起砖头就干活。"这是勍香镇新安村郭淑英对于村官的感悟。
"刚接触村官这个新生事物的时候,心里多少有些顾虑。想想现在的大学生都没有吃过什么苦,按我们这里说,就是一些'活ya爷'(农村地方俗语,指文不精、武不通、吃不得苦、受不得累,眼高手低的农村青年),可是,一年多的时间,让我确实看到了他们在农村的作用,他们接受能力强、工作热情高,在农村计划生育服务、粮食直补发放、农村合作医疗、基层党建工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一些同志在引领农村产业发展上做了有益的尝试,得到了乡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认可。"这是汾西县永安镇副书记侯俊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一番话。

  2008年上半年,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对古交、武乡、新荣、泽州、朔城、介休、盐湖、临猗、五台、襄汾、孝义等11个县(市、区)66个村的大学生村官进行了调查,资料显示,有72.7%的村干部认为大学生村官为农村带来了知识,47%的村干部认为大学生村官促进了农村思想观念的转变。

  大学生"村官"也改善了村级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已录用的大学生村官平均年龄为25.1岁,这一年轻群体的加入显然有助于改善村级干部年龄结构。大学生村官也是乡镇以及国家各级公务员队伍的后备力量,这些通过基层工作锤炼的年轻人,今后无论在什么岗位,都会以自己农村工作的切身感受从基层实际出发,更好地适应各种工作。

  大学生的注入已不仅仅是技术层面上的更新,更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整体优化。与之相应的是村干部和村民对大学生村官的认可程度,数据显示,有90%以上的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满意或基本满意,75%以上的村民认为大学生到农村工作促进了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活yaya"(方言)到"姑娘"、"小伙儿",变得不仅仅是称呼,变得是人们对大学生村官的认可,变得是大学生村官对农村发展和建设的重要性,在农村基层工作中真正做到"打成一片、影响一片、带动一片"。

  白衣村村官刘婷婷:作为新一批的大学生村官,角色转变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两个多月的农村工作,让我感觉到,村官更多的是像一名卡车司机,而村民便是你的乘客,"司机"不仅要懂技术,还要明白方向,这样才能开好车。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科研副院长董江爱:中央制定大学生村官政策,派大学生到农村工作,其意愿是非常好的。农村需要人才,需要的不仅是要懂得专业技术的人才,还需要与市场架构技术的人才、改变农民思想理念的人才、联合广大农民搞新农村建设的人才。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给村官吃"定心丸"

  有数据指出,我省2008年大学生村官录取比例已达到15:1,甚至有些地市的录取比例达到了24:1。

  短短3年,大学生村官已成为社会热点。尤其是2009年,在"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形下,大学生村官成为毕业生的就业热选。

  这股热,热在国家政策支持,热在新农村建设需要,也热在学生就业意向。这股热,呼唤冷静思考,呼唤供需协调,呼唤扎实推进。

  3年的摸索,山西省在稳步推进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已积累了很多经验,特别是在报名、笔试、面试、培训、激励引导方面已经建立起比较规范的机制,但在后续的管理上还存在一些不足,缺乏规范性制度监督。

  山西省委党校经济学部赵公社教授指出,目前山西还没有一套完善的评估体系、奖励与惩罚体系来监督和规范、指导、评估大学生村官的基层实践,也没有建立起淘汰机制。选拔工作并不是标志着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结束,而恰恰是开始。因此,制定一套相对完备的追踪监督评价体系来监督和规范、指导、评估大学生村官的基层实践工作是必要的。"好得怎样,差得如何,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应该透明化、公开化。"

  其次,大学生村官没有一个明确而固定的身份和出路。大学生村官是政府公开选拔的基层工作人员,但他们又显然不能纳入公务员体系,地位不明确。因此,"很多大学生是冲着优惠政策而来,希望通过几年基层的经历为考公务员和进一步学习提供筹码,而轻视了在农村的历练。"
"大学生下农村虽然可以解决眼下的就业困难,但今后呢。所以,制定长远规划,给大学生村官一颗定心丸,就显得尤为重要。"赵公社建议道。

  "除了相关法规制度的制定,很多当地政府的重视度也有待进一步提高,避免出现更多的大学生村官有其名却无其实的现象。"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科研副院长董江爱表示,目前,仍有绝大多数大学生村官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意识,总是在担心自己当了3年村官后的出路问题,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在农村3年的工作经历,也是自己锻炼、提升、发现自己价值的过程。

  2007年,河南农业大学开设了"农村发展与管理",在那年成了最"吃香"的专业:计划招生60人,而上线人数达到931人。这个专业是为农村培养大学生"村官"而设,受到学子们的追捧。"因此,在大学生下农村之前,培训就显得非常重要。借鉴外省的经验,我省的高校也可开设与村官有关的选修课,加大培训的力度。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年代,村官只有自己动起来,才能真正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董江爱说道。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