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阜康市将大学生村官培养成“四有”新人
新疆阜康市通过建立“3+1”动态联系制度、市乡(镇)村“三级联动”培训网络、“双岗双责”制度、“四个一”制度四项举措,对全市历届、应届选聘的106名大学生村官进行动态管理,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有定力、有能力、有活力、有动力”的“四有”新人。
思想生活上关心指导,让他们有定力。建立“3+1”动态联系制度,分别安排1名组工干部、1名乡镇党委委员和1名村“两委”干部与1名大学生村官结成对子,明确联系责任,即:组工干部要定期与结对大学生村官交心谈心,掌握其思想动态;乡镇党委委员负责安排好结对大学生村官的食宿,并保证其工资和补贴的及时足额发放;村“两委”干部要帮助结对大学生村官了解村情,尽快熟悉农村工作,并及时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同时,为每个大学生村官分别建立了个人信息库,对他们的基本情况、工作进展、思想动态等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通过全方位的关心指导,让大学生村官放下思想包袱,安心农村工作,早日进入工作角色。截止目前,阜康市106个大学生村官都能安心基层,扎实工作,在各自岗位上发挥着应有的作用,没有出现流失现象。
教育培训上因材施教,让他们有能力。通过建立市乡(镇)村“三级联动”培训网络,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分级培训,分类培养。市委组织部每年举办2期培训班,针对大学生村官的特点开设行政管理、致富带富、科技服务等三大课程,把他们培养成会管理、能带富、善服务的复合型人才。市委党校每年举办2期培训班,针对大学生村官的志向和特长,开展分类培训。对致力于村级事务管理的,着重提高他们组织协调能力和处理农村复杂问题的能力;对致力于创业兴农、带领群众致富的,引导他们选准项目并发展壮大,尽快成为致富带头人;对致力于开展科技服务、科技兴农的,强化他们的实用技术水平,引导他们更好地利用专业特长为群众服务。乡镇则通过开展不定期个性化的培训,针对每个大学生村官的薄弱环节,从信访调解、拆迁补偿、村务公开等方面对他们进行培训,使他们各展所长,成长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工作环境上搭好平台,让他们有活力。通过建立“双岗双责”制度,让大学生村官在担任具体职务的同时,在村里其他岗位上轮岗锻炼。具体做法是:根据各村的党员设岗定责岗位安排,每周安排1名设岗定责党员,带领1名大学生村官在其岗位上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文化水平高、思想活跃、信息量大、熟悉网络等优势,有效发挥其专业特长,在农村各项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通过及时为农民提供急需的生产经营方面的信息及实用技术,解决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难题,化解矛盾纠纷,调查收集村情民意等,既增强了他们同当地群众的联系和感情,又提升了他们做好农村工作的活力。截止目前,全市106名大学生村官已为农牧民提供各种实用技术、致富信息215条,帮助群众解决技术难题50余项,领办或引进各类致富项目6个,协助调解矛盾纠纷13件,撰写调研报告及工作总结33篇,为我市的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管理激励上明确目标,让他们有动力。通过“四个一”制度对大学生村官实施动态管理、目标激励。即:下发一个《大学生村干部日常管理办法》,建立了包括上班作息制度、信息上报制度、定期述职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请销假制度的动态管理机制;每个大学生村官签订一份《目标管理责任书》,根据任职村的具体情况进行承诺,明确任职期间的工作任务、方法措施、完成时限,年终由市委组织部对承诺事项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验收。每个大学生村官配备一本民情日志,主要记录民声民意、办理事项、处理结果、成长心得、群众评议等内容,并实行“一日一记、一周一报、一月一总结、一季一座谈”跟踪管理办法;制订一个《大学生村官目标管理考核细则》,主要依据日常管理记录情况、民情日志和目标管理责任书进行目标考核,考核等次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考核结果作为续聘、奖惩、晋升、招录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培训、解聘、调整岗位以及调整工资待遇的主要依据。对考核结果为优秀的,侧重培养,对考核结果不合格的,解除聘用合同。通过“四个一”制度,形成了大学生村官管理、监督和激励等一系列完整的工作机制,提高了大学生村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牛亮 魏本新)
- 李源潮:10万高校毕业生将农村任职 意义重大 (2008-03-23)
- 李源潮:毕业生到新农村建设一线是成长的正确选择 (2008-04-01)
- 中组部等就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答问 (2008-04-17)
- 新疆克州:“三措联动”助推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 (2009-01-20)
- 中央组织部要求各地务必将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补贴按时足额发放到位 (2009-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