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推进大学生“村官”工作综述 青春建功新农村
来源:中国人事报
作者:青中华
新疆民丰县大学生村干部吐尼莎汗·买提肉孜,自2005年担任若克雅乡阿奇玛村妇女主任以来,带头发展设施农业,种植蔬菜大棚,当年一个大棚的收入就达到5000多元。她还创办了设施农业协会,为村民无偿提供技术、管理、产销等方面的服务。
在今天的新疆,像吐尼莎汗·买提肉孜这样的大学生村干部还有很多。他们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在协助村党支部做好农村党建、维护社会稳定、宗教管理、帮助农民发家致富等方面,挥洒汗水,奉献智慧。
为确保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加快大学生“村官”成长,新疆对选聘到村任职的2725名高校毕业生,采取多渠道、多途径方式加强管理和培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第七次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全区有908名大学生村干部当选村“两委”正职,1190名当选村党支部副书记。
广泛宣传 鼓励到基层建功立业
新疆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集中宣传了一批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的先进典型,宣传各地开展这项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鼓励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农村去建功立业。自治区协调小组办公室在新疆日报及新疆昆仑网、新疆天山网、新疆人事人才网等主要新闻媒体发布了《自治区2008年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宣传提纲》、《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应聘登记表》和《自治区2008年选聘高校毕业生拟任职村基本情况》,方便高校毕业生掌握了解选聘工作各类信息。
新疆还向各地100多所高校发函,请他们协助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宣传、报名、资格初审等工作。各地及各高校也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现代传媒,广泛开展宣传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拓宽视野 坚持高标准好中选优
新疆坚持选聘的高校毕业生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与招录各级公务员等工作协调衔接。2008年全区选聘282名高校毕业生,主要面向自治区三类以上地区扶贫开发重点县条件较好的村进行,原则上按照自愿和生源地就近选聘,本村回避。其中:从已经在村任职,重点从全日制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的优秀村干部中转聘100名;以应届毕业生为重点,从2006年以来区内外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中选聘150名,其中从区外院校(包括新疆班)选聘60名;从“三支一扶”、“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服务活动期满的高校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中选聘32名。
今年新疆还选派了400名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选聘到少数民族聚居村任职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必须懂汉语言文字,汉族大学生要过基础“双语”关,测试不合格的取消选聘资格。把政治素质过硬、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作为选聘“入口”关的首要标准,实行“一票否决”。
出台优惠政策 用待遇留人
为了引导和鼓励选聘的大学生沉下心、定下神在村里干事创业,引导更多的大学生自觉到农村去就业创业,新疆自治区党委对中组部规定的政策待遇进行了细化和补充,保证选聘毕业生待遇兑现。从2009年起,自治区每年拿出200个以上的乡镇公务员名额,重点招录在村任职两年以上的大学生。事业单位招聘人员,主要面向具有农村等基层工作经历的大学生。自治区选聘的大学生在村任职满2年,报考自治区、地州市、县市区公务员的,有关部门根据实际表现和考试成绩确定招录分数线;被县市组织人事部门评为优秀的,可以作为优先招录对象;参加自治区高校研究生和晋升技术职称考试的,总成绩加10分,同等条件优先录取。从2009年起,把具有2年以上农村等基层工作经历的优秀高校毕业生作为选调生的重要来源。符合条件和资格的,经组织推荐,可按程序参加自治区选调生统一招考。
创新培训形式 帮助迅速成长
新疆采取多种形式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培训,帮助他们尽快熟悉农业农村工作,进入角色。通过开展“菜单式”学习教育,提高大学生“村官”的专业水平。积极整合当地大中专院校的培训资源,确定了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观、新农村建设等7个必学内容以及农村实用技术、市场经济、招商引资等18个选修专题,采取小班授课、分组研讨、现场观摩、网络教学等形式,对新选聘的大学生“村官”进行为期3个月的岗前培训。通过开展重大项目任务锻炼、基地锻炼、上挂锻炼、轮岗锻炼等“一线式”实践锻炼形式,提升大学生“村官”的行政能力。各地普遍建立了乡村干部帮带制度,给他们传授村务管理、村民纠纷处理、当好村干部的实际经验和农牧业服务技术。 新疆还以培育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为大学生“村官”搭建“立体式”培训平台。农村知识“才艺大比拼”活动,是大学生“村官”们相互学习村务管理、苗木嫁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知识的平台;“大学生村官交流论坛”,以交流农村党建和治村富民实践经验的形式,提高了他们的工作实践能力。
强化督促管理 注重作用发挥
新疆各地州普遍成立了大中专毕业生“村官”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乡镇党政“一把手”与大中专毕业生“村官”联系沟通及“新老结对”帮带机制,加强对大中专毕业生“村官”的工作指导及联系。采取召开座谈会、联系会、交流会等形式,定期组织优秀大中专毕业生“村官”做经验介绍,及时了解和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促使他们坚定扎根农村的信心。各地还结合实际,建立完善了大中专毕业生“村官”考核考评办法,建立了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奖惩及退出机制,强化督促管理。
在新疆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的关怀和指导下,广大大学生村干部注重运用专业知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在改善基础设施、加强技术指导、提供致富信息、抓好安全生产、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拓宽就业渠道、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墨玉县喀尔赛乡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阿同古丽·亚森,悉心学习钻研养蚕技术,并将养蚕的方法编成顺口溜供村民学习。在她的带动下,全村发展成养蚕专业村,仅养蚕一项人均创收824元。
在今天的新疆,像吐尼莎汗·买提肉孜这样的大学生村干部还有很多。他们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在协助村党支部做好农村党建、维护社会稳定、宗教管理、帮助农民发家致富等方面,挥洒汗水,奉献智慧。
为确保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加快大学生“村官”成长,新疆对选聘到村任职的2725名高校毕业生,采取多渠道、多途径方式加强管理和培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第七次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全区有908名大学生村干部当选村“两委”正职,1190名当选村党支部副书记。
广泛宣传 鼓励到基层建功立业
新疆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集中宣传了一批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的先进典型,宣传各地开展这项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鼓励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农村去建功立业。自治区协调小组办公室在新疆日报及新疆昆仑网、新疆天山网、新疆人事人才网等主要新闻媒体发布了《自治区2008年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宣传提纲》、《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应聘登记表》和《自治区2008年选聘高校毕业生拟任职村基本情况》,方便高校毕业生掌握了解选聘工作各类信息。
新疆还向各地100多所高校发函,请他们协助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宣传、报名、资格初审等工作。各地及各高校也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现代传媒,广泛开展宣传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拓宽视野 坚持高标准好中选优
新疆坚持选聘的高校毕业生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与招录各级公务员等工作协调衔接。2008年全区选聘282名高校毕业生,主要面向自治区三类以上地区扶贫开发重点县条件较好的村进行,原则上按照自愿和生源地就近选聘,本村回避。其中:从已经在村任职,重点从全日制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的优秀村干部中转聘100名;以应届毕业生为重点,从2006年以来区内外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中选聘150名,其中从区外院校(包括新疆班)选聘60名;从“三支一扶”、“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服务活动期满的高校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中选聘32名。
今年新疆还选派了400名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选聘到少数民族聚居村任职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必须懂汉语言文字,汉族大学生要过基础“双语”关,测试不合格的取消选聘资格。把政治素质过硬、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作为选聘“入口”关的首要标准,实行“一票否决”。
出台优惠政策 用待遇留人
为了引导和鼓励选聘的大学生沉下心、定下神在村里干事创业,引导更多的大学生自觉到农村去就业创业,新疆自治区党委对中组部规定的政策待遇进行了细化和补充,保证选聘毕业生待遇兑现。从2009年起,自治区每年拿出200个以上的乡镇公务员名额,重点招录在村任职两年以上的大学生。事业单位招聘人员,主要面向具有农村等基层工作经历的大学生。自治区选聘的大学生在村任职满2年,报考自治区、地州市、县市区公务员的,有关部门根据实际表现和考试成绩确定招录分数线;被县市组织人事部门评为优秀的,可以作为优先招录对象;参加自治区高校研究生和晋升技术职称考试的,总成绩加10分,同等条件优先录取。从2009年起,把具有2年以上农村等基层工作经历的优秀高校毕业生作为选调生的重要来源。符合条件和资格的,经组织推荐,可按程序参加自治区选调生统一招考。
创新培训形式 帮助迅速成长
新疆采取多种形式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培训,帮助他们尽快熟悉农业农村工作,进入角色。通过开展“菜单式”学习教育,提高大学生“村官”的专业水平。积极整合当地大中专院校的培训资源,确定了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观、新农村建设等7个必学内容以及农村实用技术、市场经济、招商引资等18个选修专题,采取小班授课、分组研讨、现场观摩、网络教学等形式,对新选聘的大学生“村官”进行为期3个月的岗前培训。通过开展重大项目任务锻炼、基地锻炼、上挂锻炼、轮岗锻炼等“一线式”实践锻炼形式,提升大学生“村官”的行政能力。各地普遍建立了乡村干部帮带制度,给他们传授村务管理、村民纠纷处理、当好村干部的实际经验和农牧业服务技术。 新疆还以培育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为大学生“村官”搭建“立体式”培训平台。农村知识“才艺大比拼”活动,是大学生“村官”们相互学习村务管理、苗木嫁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知识的平台;“大学生村官交流论坛”,以交流农村党建和治村富民实践经验的形式,提高了他们的工作实践能力。
强化督促管理 注重作用发挥
新疆各地州普遍成立了大中专毕业生“村官”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乡镇党政“一把手”与大中专毕业生“村官”联系沟通及“新老结对”帮带机制,加强对大中专毕业生“村官”的工作指导及联系。采取召开座谈会、联系会、交流会等形式,定期组织优秀大中专毕业生“村官”做经验介绍,及时了解和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促使他们坚定扎根农村的信心。各地还结合实际,建立完善了大中专毕业生“村官”考核考评办法,建立了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奖惩及退出机制,强化督促管理。
在新疆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的关怀和指导下,广大大学生村干部注重运用专业知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在改善基础设施、加强技术指导、提供致富信息、抓好安全生产、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拓宽就业渠道、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墨玉县喀尔赛乡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阿同古丽·亚森,悉心学习钻研养蚕技术,并将养蚕的方法编成顺口溜供村民学习。在她的带动下,全村发展成养蚕专业村,仅养蚕一项人均创收824元。
延伸阅读:
- 李源潮:10万高校毕业生将农村任职 意义重大 (2008-03-23)
- 李源潮:毕业生到新农村建设一线是成长的正确选择 (2008-04-01)
- 中组部等就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答问 (2008-04-17)
- 新疆克州:“三措联动”助推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 (2009-01-20)
- 中央组织部要求各地务必将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补贴按时足额发放到位 (2009-01-25)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