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王东海:做藏族同胞的“贴心人”
初进藏:欣喜之后的荒凉
2009年,从中南民族大学民族系毕业后,王东海从老家河南商丘踏上了开往西藏的列车。高原反应强烈。“刚到西藏时,足足有30秒的时间,我的眼前一片黑。”等到他能看见时,身上全是汗,“像洗了澡一样”。
村民为了迎接这位汉族村官,家家户户送上寓意“吉祥”的哈达,还杀了两只羊为他接风。热闹的欢迎仪式过后,等待王东海的,是接踵而来的难题。
第一个难题就是没电、没网、没信号。刚到藏区时,王东海需要写简报,只能工整地手写。因为村里没有信号,王东海每次给家里打电话都要穿着棉大衣步行1公里到半山腰上。“风特别大,特别冷,我妈有时从听筒里听到风吹的声音就问我怎么回事,我都是‘报喜不报忧’。”王东海向来孝顺,他把每月的工资攒下来,寄给家里人。“我最担心的是,我和我姐都不在爸妈身边,将来谁照顾他们。”提到父母,一向乐观的王东海神色黯然了许多。
王东海面临的另一大困难就是语言不通。切村的干部群众没有人会讲普通话,王东海下定决心每天学一点藏语。他专门准备了学习藏语的笔记本,用谐音写出音标。学习藏语“你好”时,王东海根据发音,在笔记本上写下“公康木桑”。靠着这一点一滴的积累,王东海终于在两年后能够用藏语完成基本的沟通交流。
“村后面是一座大山,周围除了乡政府,什么也没有。”刚到西藏时,王东海不会做饭,每天只能吃泡面,不像现在,“糌粑、生肉、青稞酒,吃得厉害。”
“刚来西藏的时候觉得特别美好,但每天对着大山,时间久了也会寂寞。”王东海唯一的娱乐项目是吹笛子。《梁祝》、《女儿情》……大山中飘荡的笛声成为他最好的排遣。
“选县党代表时,票数比村支书高”
面对种种难题,王东海有些怀疑自己了,“我到底能为乡亲们做些什么呢?”为村里配发的轻型货车让王东海有了施展才能的余地。
王东海喜欢叫这辆金杯130为“宝马”。因为村里没有人会开车,一直苦于不能为老百姓做些实事的王东海终于有了机会。这辆车不仅拉牛、拉牧草,还拉村民看病、上学……有时王东海一个星期有三四天都在外面开车,早出晚归;有时还要半夜送去世的人到天葬台,开车来回10个小时,一夜都睡不了觉。
2010年11月,王东海看到村里的劳动力经常外出打散工,想到不如将60户村民集中起来,承包工程,为村民争取更多的利益。于是他带领全村人集资,创立了“农牧民劳务输出合作社”,2011年5月取得资质,成为县里第一个可以接工程的团队。
王东海日常的工作也有琐碎的一面。谁家闹离婚,谁家婆媳不和,谁家盖房子挡住了隔壁的光……这些小事都需要王东海去处理。他为乡亲们办的实事,大家也都看在眼里。选县党代表时,他的票数比村支书还要高。帕当乡切村的干部群众现在一提起他,就竖起大拇指不停地念着“呀咕嘟”。
“在藏语里,这是‘能干’的意思,”王东海笑着说,“做村官,不能急,也不能理想化。必须从小事做起,一件小事、一个帮助,村民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感情就是这样慢慢建立起来的。”
未来扎根西藏
“东海,你是外地人,能来我们这做村官不容易,没有糌粑吃了、没有青稞酒喝了就告诉我们,我们给你送到家里去。” “东海,今天我们家儿子结婚,一定要过来坐坐,热闹热闹”……遇到困难的时候,只要想起村民们的这些话,王东海就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王东海的三年大学生村官经历即将期满,他决定以后也要留在这里,为村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王东海说,只要把握住两条原则,小村官也有大作为:一是多深入群众,与农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时刻想着农牧民群众的疾苦和需求,保持同百姓的血肉联系。二是干事创业,不能总是待在办公室或被政府借调,要拿出实际行动来,干对百姓有益的事。
如今,王东海回到平原地区反倒有些不适,产生“醉氧”反应,觉得疲惫、乏力、睡不醒。“在那儿待久了,回来倒有点‘怕’了,怕迷路,怕城市的喧嚣,怕耸入云霄的高楼大厦……”作为一名“85后”,王东海完全没有听过“神马”、“浮云”、“给力”等网络流行词汇。与老朋友聊起天,他总要追问一句“这是什么意思?”
决定扎根西藏后,王东海有点担心自己的婚姻问题。“没人愿意跟我过来,”26岁的小伙子腼腆地笑了。
- 汉族大学生村官王东海:青春绽放在西藏农村 (2011-09-05)
- 西藏日喀则地区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 (2009-01-28)
- 西藏的大学生村官 月收入达到3300元 (2009-02-19)
- 汉族大学生村官为藏家儿女带来吉祥 (2009-03-29)
- 西藏大学生村官次培:融入农村舞台 当好基层“村官” (2009-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