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生村官“2年后”何去何从

来源:云南网 作者:李万友

云南省全国范围内公聘万名“村官”,一般任职2年。但任职“2年后”,他们何去何从?

报道说,任职“2年后”报考党政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享受适当放宽报名条件等限制外的基础上,还可享受一定的加分政策。

考试,是成功与失败并存的事。大学生村官们在2年后的公务员考试中不可能全部获胜。何况,大家都清楚,这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事情,成功的概率并不大。少数“中榜”者无疑是幸运的,2年时光没白费,但多数落榜者走什么样的路呢?如果一直考不上成不了“两公”人员,就能一直留任吗?即便能,他们愿意当一辈子村官吗?

在轰轰烈烈、浩浩荡荡的“壮举”背后,大学生“村官”的前途也并不乐观,相关配套政策还须健全和完善,才能使“村官”们看到前途,当然,自强不息是自己打造前途,但聘“村官”而诱惑力不强,就难以选到“更优秀的人才”。

选拔大学生“村官”会短期缓解就业压力,“村官”们若从理念上转变成为真正为农村做实事、支持农村发展,就业方面的说法对“村官”们就不再是话题了。

我觉得,让“2年后”的村官名正言顺地成为公务员,不妨是一种可尝试的做法,希望会产生动力。目前农村发展滞后,只要对农村发展有利,这样的代价值得花。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实施了“选拔高校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举措,通过招考程序后,成绩优秀者被选拔到村民委员会等基层工作,2年锻炼后,基本都当上了公务员。这项举措连续实施了3年,让他们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