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林县大学生“村官”抗旱记

来源:原创 作者:冉晓亦

           大学生“村官”在给苗族老人送水



       近几个月,隆林各族自治县境内出现了持续高温天气,旱情日趋严重。在党员抗旱大军当中,党支部忙碌着一群年轻人
------隆林各族自治县大学生“村官”。目前,全县共有大学生“村官”9 (原为10人,一人考上了公务员),均为本科学历,6人为中国共产党党员,3人为预备党员,他们于200910月来到隆林县各村党支部工作。在这场抗旱保民生的持久战中,这9个农村党员抗旱队员用他们的青春和汗水坚守在抗旱第一线。扑火,防火巡查,为灾区群众排忧解难,为留守儿童、孤寡老人背水,送大米,粗活累活抢着干。
邓娇,邓江妮,吴德令---------巾帼村官走家串户抗旱灾
邓娇,吴德令为隆林本地人,邓江妮为百色右江区人,这几个女孩子巾帼不让须眉,走家串户加大防火宣传。她们到交通要道、商店、中小学门口张贴《禁火令》,挨家挨户发放《明白卡》,走近田间地头与农民拉家常、交心谈心,使森林防火宣传做到妇孺皆知。她们组织村里的党员收看关于抗旱救灾保春耕的远程教育。通过设立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农民宣传节水种植技术,想方设法促进春耕生产。
涂安松-------党员抗旱突击队挖掘水源
涂安松所在的的德峨乡地处大石山区,旱情严重,群众饮水困难。当他得知村支书杨明合在达吼坝找到新水源后,立即和德峨乡党委,广大党员奔赴水源点挖掘。党员抗旱突击队利用自治县抗旱指挥部送来的抽水机、发电机、水管等设备,成功取到饮用水,解决了7个自然屯226户,1346人的人畜饮水问题。涂安松的一位跑运输的朋友到西林经过德峨乡常么村,给他带来了新鲜的蔬菜,他们高兴地吃了一顿饱饭。
陈锋-------“最忙村官”抗旱忙
陈锋是玉林人,汉族由于语言、风俗习惯、饮食与隆林有所不同,他要适应农村环境需要一定的时间,小伙子要在村里干出成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平班镇扁牙村原为扁牙乡,乡镇合并后村里工作依然十分繁重,他整天都忙得不可开交。几名大学生“村官”都称他为“最忙村官”。这名外表看起来很文静的小伙子,干起活来却很有干劲。当扁牙村洪安屯的大火烧起,他穿上解放鞋,和村支书、主任一起向火点赶去。200多名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在陡峭的山坡上开出了一条长长的火路,终于将大火隔离开来。陈锋经常和村支书、村主任给洪安小学的留守儿童送生活用水,他还把水,大米送到孤寡老人、五保户的家中。
马瑞碧-------服从安排有条不紊抗旱灾
马瑞碧是靖西人,一个衣着朴实,身材瘦小的女孩子。她办起事情来认认真真,有条不紊,对过来办事的群众总是热情接待,耐心解答,满脸笑容。她文字功底很好,写得一手好文章。沙梨乡党委担心她顶不住烈日的暴晒,考虑到她背不起50斤重的水箱,这次抗旱救灾中将她安排在办公室,负责抗旱救灾的材料整理,信息上报,及日常的办公室工作。在抗旱救灾持久战中,由于全力抗旱导致人力不足,乡镇的日常工作往往容易出现乱子。人手缺乏,马瑞碧的办公室工作很多,很忙,她经常要加班加点工作,将各项日常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马瑞碧经常说:“相对他们(沙梨乡党员干部),我在这次抗旱工作中是微不足道的”。
田应壮,黄汉发,胡君----------防火巡查保青山
如果说,前面几位大学生“村官”是文静型的村官,那么田应壮,黄汉发,胡君则是运动型的大学生“村官”。他们喜欢打篮球,爱运动,背起水箱,救灾大米从来不叫累。面对这次50年一遇的旱灾,自治县党委、政府要求采取多种措施,实行防火巡查制度,严防森林火灾发生。他们主动挑起了防火巡逻的重担,身穿迷彩服,袖系写有森林防火巡查的红袖章,走进农田,爬上山头,向农民宣传法律法规,防止野外用火,保住青山绿水。
党旗在抗旱保春耕工作一线高高飘扬,这几名大学生“村官”为党支部增添了新鲜血液。他们背起一箱箱水,一袋袋大米,送到孤寡老人的家中;他们巡逻在田间地头,防止野外用火,守住了我们的“绿色银行”。(冉晓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