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杨俊森:成立合作社 带领村民致富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博文

 

     嘉宾介绍: 杨俊森,自从2007年9月份来到绵潭村以来,便一直生活在村里,住在村部办公室里,在2008年第七届村支两委换届中当选为村党支部、村委会文书,平时在村里帮助处理一些日常文件、报送材料、撰写项目文件、为村民打证明,他经常到农户家、枇杷园和茶园走访了村民的解基本生产、生活情况,通过一段时间按的接触对村里的环境也较熟悉,对农村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发起并成立了“歙县绵潭村枇杷合作社”,为果农提供免费技术培训、争取项目资金、提供农药及生产器械。帮助村民致富。

 

  主持人:经中央同意,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这是继2005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施意见》后,党中央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又一重大决策。从1995年江苏省率先招聘大学毕业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至今,有关大学生"村官"的探索已进行了13年。

  主持人:为总结各地的实践经验,推动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更好发展,了解各地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实际,中国教育新闻网联合大学生村官网邀请全国各地部分大学生村官走入直播间,就其在农村的工作、生活与网民和全国的大学生村官进行交流,今天走进我们直播厅的是安徽省歙县深渡镇绵潭村大学生村官杨俊森。

  主持人:杨俊森你好,先和网友打个招呼吧。

  杨俊森: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你选择做大学生村官的动机是什么呢?

  杨俊森:我自小生活在农村,自身对乡村也比较热爱,自幼就生长在农村,父亲是早年插队知青,在农村落户,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在乡村成长的岁月中,对农村的事物都感到那么亲切而熟悉,年幼时看着父母在田间劳作,脚底与大地亲昵,汗水在烈日下凝固,收获那一片片的微薄的希望。就是这样,作为农民的父母硬是把我和我姐弟2个人都培养成为了大学生,父亲常常在我耳边说:要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不然在旧社会农民家庭供养两个孩子上大学那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我重新回到农村来一是重拾父辈们未完成的梦想,二是回报社会,三是为了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

  主持人:当你报名参加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时候,你的同学怎么看待你?他们支持你吗?

  杨俊森:同学比较支持(当时我们同学中也有好多当了大学生村官,在我之前,就有校友在凤阳的“蘑菇村官”,并且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有报道,我们以前的好多师哥、师姐做过村官,我自己本人在学校的时候也做过凤阳县大庙镇三杨村的村科技副主任,是“科技三下乡”)。现在也有所改变,以前不理解的同学现在也表示可以理解,毕竟是国家的大的总体政策,并且他们中间也有好多打算做村官。

  主持人:那在担任村官之前,看来你对农村已经是很了解了。和我们简单的说说你严重的农村、农民和村长吧。

  杨俊森:(从我们村角度出发)现在农村条件比较好了(我们村95%通自来水、有线电视、电话),村民的生活条件也比较好,文化娱乐生活也逐渐丰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村庄的环境卫生面临考验,村庄建设规划及实施起来都很困难,还有如何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如何建设好村庄。当代农民两极分化,有持有比较传统思想的村民,也有观念很现代化的村民(我们村8%的家庭了面有电脑,80%家里有电冰箱),现代的村民法律意思与观念都比较强,好多针对农村的法律条文连我们都搞不太清楚而他们能背得很熟练。村长(书记)都是当地有影响的人物,家庭很富裕,是村民致富带头人,但他们有的私心很重,眼光不远,并且村长书记之间普遍存在矛盾,他们一般是共事不同心,这样对村子的发展不利。

  主持人:当你刚一到村的时候,村民们怎么看你?遇到了哪些困难?

  杨俊森:我刚到村子的时候,村民们看我就像“火星人”一样,感觉有很大的距离,并且就有村民怀疑大学生到村里能干什么?他们称呼我小杨,并且我是外地去的,当地方言在我听来比听英语还困哪,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之后,当地方言听不懂,特别是老年人,不会说普通话,我就找旁边的年轻人当翻译。平时多和他们交流、沟通。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