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和完善大学生村官管理机制的思考建议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从战略的高度作出的一项重要举措,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随着大学生村官队伍的不断壮大,加强和完善大学生村官规范化管理,是各级组织部门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目前大学生村官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一是管理不到位,大学生村官成了乡镇和农村的“边缘人”。从政策规定来看,大学生村官应该由乡镇管理,最终目的是服务农村。由于大学生村官的身份特殊,虽属所在乡镇管理,但乡镇既不能以一名普通乡镇干部去管理和要求,又不能以一名农村干部去对待;对于村级组织来说,大学生村官与包村干部没什么区别,都是乡镇派来的,不属于村干部的管理范围。因此,导致了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出现空档,使他们成了游离在乡镇和农村的“边缘人”。二是监督不明确,大学生村官成了工作和生活的“自由人”。对大学生村官是否坚守岗位、是否深入一线、其作用是否得到发挥等问题,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有效监督是端正工作态度、提高工作认识、促进工作落实的必要手段。现实中,虽然明确了管理的主体部门,但没有明确监督的主体部门,究竟该由哪一级部门负责监督,没有明确提出来。从而导致了一些大学生村官形成了懒散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出现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挫伤了优秀大学生村官工作积极性。三是激励机制缺乏。对大学生村官入党、充实到村主要领导岗位、落实工资福利待遇、报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方面,要么没有明确的优惠政策,要么有政策难以落实,导致他们总有后顾之忧,从而缺乏在农村工作的信心、决心和恒心。
针对上述现象,为更好地发挥大学生村官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作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近年来选聘高校毕业生担任村官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和完善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
一、实行三级联管,切实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有效管理
县级管理要加强。县委组织部负责大学生村官管理的牵头工作,要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在宏观管理上要制定出具体的管理、考核办法;要确保大学生村官各项生活待遇的落实;要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信息反馈、下乡调研、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详细了解大学生村官在基层的具体表现,经常保持与乡镇及村级干部的联系,随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和工作动态;要建立大学生村官工作实绩档案,及时收集他们在每个阶段的工作表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乡镇管理要到位。乡镇党委是大学生村官管理的主体,要切实关注大学生村官,以关心促管理。乡镇党委书记要高度重视,直接负责,帮助他们树立扎根基层的恒心、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实现理想的信心;分管领导和包村干部要与大学生村官结对子,因人而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帮干、帮学计划。工作上,要手把手地教给他们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的方法;生活上,要关心他们的衣食冷暖,真正把他们看作亲人和孩子。同时,还要建立明确具体的学习、工作、请销假制度,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交流经验,寻找不足,增进感情,提高工作效率。
村级管理要具体。农村党支部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负有直接的责任,要确保大学生村官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对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动态、工作成绩、工作作风、出勤情况要全面掌握,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要耐心帮助、积极引导,要看到他们的发展潜力;对他们的工作要有明确分工,有计划地给他们下一些“硬任务”,安排一些“疑难事”,让他们在磨练中增长才干;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知识优势,鼓励他们干事创业,有条件的还要支持他们从事领办、创办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各类经济实体,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二、建立健全机制,确保对大学生村官管理落到实处
建立教育培训机制。县、乡、村三级要坚持不懈地做好大学生村官教育培训工作。县委组织部每年都要制定出具体的教育培训规划,着重加强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农村经济管理等知识的培训;乡镇党委着重农村工作方式方法、科技知识的培训;农村党支部着重村务管理、民事纠纷处理、如何当好村干部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大学生村官提高素质、转换角色,尽快适应工作,更好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
建立工作监督机制。县、乡两级对大学生村官要坚持实行“半月一督查、一月一抽查、一季一通报”制度。乡镇党委每半月要对大学生村官工作情况进行一次督查,并将督查结果报县委组织部;县委组织部每月要对各乡镇大学生村官工作情况进行一次抽查,对工作积极、成绩显著的,要及时给予表彰和鼓励;对工作消极、无故缺岗者,要进行批评教育,并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
建立科学评价机制。要把大学生村官考核纳入村级干部考核之列,采取平时考核、季度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对每个大学生村官的德、能、勤、绩、廉、学进行全面考核。平时考核由农村党支部负责,季度考核由乡镇党委负责,年度考核由县委组织部负责。考核结果逐人反馈,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制定优惠政策,切实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后顾之忧
要加大大学生村官党员干部的培养使用力度。组织部门在制定发展党员规划时,政策要向大学生村官倾斜,积极把在农村基层锻炼成长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组织中来,以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在村级换届时,要鼓励有条件的大学生村官参加村级换届选举,及时把实绩明显、群众公论好的大学生村官推上村主要领导岗位。对表现突出的大学生村干部,要列为乡级后备干部人选,对条件成熟的要及时充实到乡镇领导班子中。
要鼓励大学生村官积极报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省、市组织人事部门每年要拿出一定数量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位,定向从大学生村官中招录,要把大学生村官作为补充县直部门和乡镇干部的重要来源,县、乡两级招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优先从聘用期满、经组织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中招录。
要为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留下来创造条件。对在农村工作三年期满,经考核合格、成绩突出的大学生村官,可以进行续聘;对在农村连续工作满九年以上、表现突出的大学生村官,组织人事部门应该想方设法为他们解决编制问题,可安排到事业单位工作。同时,在生活上要做到“两落实”。对大学生村官要按时落实工资待遇。将他们的工资及各种福利津贴列入财政预算,按全额事业单位聘用人员标准足额发放到位,工资正常晋升,并给他们交纳养老保险,妥善解决大学生村官的“食宿”问题,确保大学生村官的基本生活需求。各行政村要因地制宜,本着安全、方便的原则,积极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居住、就餐方面的帮助。这样才能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这样才能使他们安心在农村、扎根在农村,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信心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
- 如何完善大学生村官科学化培养长效机制 (2010-08-13)
- 发挥团组织作用 服务大学生“村官”成长 (2009-10-19)
- 关于如何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深度思考 (2010-08-18)
- 大学生村官成长和作用发挥的调研与思考 (2010-11-11)
- 建设高素质大学生村官队伍的探索和思考 (201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