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化培训方法大学生村官培训实践探索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夏志刚
  基于系统化培训方法(SAT法)的大学生村官培训实践探索

   中共舟山市委组织部  夏志刚

   系统化培训方法(The Systematic Approach To Training,简称SAT法)起源于美国陆军教学训练,是国际原子能机构提倡并推广的一种旨在提高学员全面工作能力的全新培训方法。系统化培训方法除针对一般培训要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包括了人际因素方面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同时,系统化培训是一个将培训目标和培训考核有机结合的动态过程,集中培训的完成并不意味整个培训工作过程的终结。

  2013年9月,舟山市委组织部调选了40名优秀大学生村官,基于系统化培训方法原理和程序,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履行职责能力考察提升专题培训。本文拟以此次培训班为个案,就整体设计、组织实施等过程进行介绍,以期对今后的大学生村官培养或基层干部培训工作有所借鉴。

  一、岗位任务分析

  《浙江省选聘到村和社区工作高校毕业生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高校毕业生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的,所在乡镇(街道)要根据实际需要及时安排工作岗位。根据舟山市的历年实践,大学生村官主要担任社区主任助理或社区副主任等职务,其职责主要是: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党组织有关安排部署;组织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有关任务,协助做好本社区(村)产业发展规划,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组织、经济实体和科技示范园;配合完成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矛盾调解、社会保障、调查统计、办事代理、科技推广等工作;负责整理资料、管理档案、起草文字材料和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的教学组织管理、设备网络维护;参与讨论社区(村)事务重大事项;参与社区(村)团组织的建设和工作。社区(村)基层对大学生村官的岗位工作能力要求主要包括交流沟通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

  二、培训需求分析

  2011年发表的《大学生村官计划政策实施效果评估与建议--以浙江省舟山市为例》报告,根据针对在岗大学生村官、离岗大学生村官、社区(村)干部、社会关心人士、村民等6种相关利益人的833份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无论是大学生村官本人的自我评价,还是其他各利益相关者的评价,各方都认为,大学生村官在实际工作中主要存在“缺乏对当地情况的深入了解”、“缺乏有效工作方法”、“不善于与村民沟通”等问题。

  《关于加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意见》(中组发[2009]8号)文件中就明确指出,要着眼于培养大批基层骨干和党政领导后备力量,大力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努力建立来自基层一线的年轻干部培养链。根据《关于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若干意见》(舟委办发[2013]46号)精神,为确保中央和省委提出的选拔目标顺利实现,需要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培养,形成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优秀干部的良好用人导向。习近平同志在“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讲话中,强调对大学生村官和年轻干部要加强党性教育,增强道德责任,多岗位培养锻炼,注重在实践中培训。综合分析,组织层面对优秀大学生村官的培养要求主要包括党性修养水平、调查研究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持续创新能力六个维度。

  三、培训方案设计

  根据前期的岗位任务分析和培训需求分析,组织者着手设计培训方案,内容主要包括:明晰培训目标,明确参训资格,选择培训方式,落实培训课程,确定考核项目。

  1、明晰培训目标。基于中央对大学生村官“为新农村建设留下一批骨干、在干部培养链上成长一批干部、为各行各业输送一批人才”的战略安排,和省委“对一些适应农村工作的,往专职村干部方向培养;对于一些有领导能力潜质的,往乡镇后备干部方向发展”的要求,本次培训主要目标有二,一是切实增强大学生村官的基层综合工作能力,二是为组织考察选拔一批培养对象。

  2、明确参训资格。考虑到大学生村官流动速度较快,在岗时间长又具有一定潜质的培养对象比较缺乏,我们把参训资格定为:“有在岗一年以上工作经验,上一年度考核等次为优秀,并优先安排社区(村)‘两委’成员”,并按照各地大学生村官在岗分布现状,将40个参训名额予以分解。

  3、选择培训方式。因集中教育培训的时间和可容人数有限,本次系统化培训只好在时空上做文章。集中培训前,要求各地在推荐集中参训人员时,同步推荐班委候选人,准备参加公推直选;通知参训人员进行课题调研,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围绕“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或“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自行命题,撰写一篇3000字以上的调研材料,并由乡镇(街道)主要领导进行点评。为提高参训者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集中培训期间采取个人自学、课堂讲授、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经验介绍、交流互动等教学方式。

  4、落实培训课程。集中培训方式选定后,培训课程的三个主要模块也予以了落实。一是党性修养模块,主要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和《之江新语》导读交流、党性修养基础、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现状与发展展望;二是基层实务模块,主要为美丽海岛建设要求与方法、社会工作基本方法、农村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的职能职责、基层干部素养与农村工作基本方法、现代渔农业发展现状与展望;三是管理领导模块,主要为管理学基础与常识、群众工作中的沟通技巧与人际关系、无领导小组讨论辅导与实战、班级临时党支部“公推直选”。

  5、确定考核项目。本次系统化培训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考察参训学员的基层工作领导能力,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集中培训期间的考核项目主要设定五项:个人修养、自控能力、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沟通协调能力。

  四、培训组织实施

  1、实行训前集中备课。为保证培训目标和考察目标的顺利实现,培训课程的选定是基础,但课程实施的师资选择更是关键,同样的课程,由不同的授课人员针对不同的培训需求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效果完全不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现状与发展展望、《第三次工业革命》导读两課,要求结合渔农村发展,在概述新区发展现状任务或未来经济技术发展的同时,着重强调就渔农村发展进行探讨;党性修养基础课要求结合学员党龄短、知识学习时间长的特点,采取头脑风暴、群体互动的方式增进自主思考。基层实务课程中,美丽海岛建设要求与方法强调通过案例探讨得失、明了实施步骤、掌握资源统筹渠道,基层工作基本方法则邀请有相当经验又善于总结提炼的乡镇书记、社区书记分别从各自角度进行阐释和指导,现代渔农业发展现状与展望课则通过现场教学实地感受科技发展趋势。管理领导课程模块,无论是管理学基础与常识、群众工作中的沟通技巧与人际关系、社会工作的小组和个案工作法,还是无领导小组讨论、“公推直选”,均强调案例导向和实战模拟。

  2、培训实施小组全程跟踪。系统化培训实施小组由市人才办负责人员、县(区)委人才办跟班人员和市委党校跟班教师组成。小组成员的角色任务明确为服务者、观察者、考评者三重身份,全程旁听参与。既是“公推直选”的组织工作人员,又是无领导小组的考官、调研报告质量的评判员;既是班委工作的指导者,又是学员日常生活、学习、交流细节的观察者。

  3、班级民主选举与管理。为增加学员通过参与村级换届进入基层领导班子的经验和信心,本次培训利用设立班委的环节,提前按照基层组织换届选举中“公推直选”的形式进行准备,通过召开全体学员党员大会,讨论通过了《临时党支部选举办法》,并对县(区)推荐和个人自荐的人选进行资格审核和公示,经过候选人上台竞职演说,组织学员在2个投票点划写选票,然后现场投票、唱票、公布结果、发表当选讲话,较完整的再现了村级换届选举的具体操作过程。通过公推直选产生的5位培训班党支部委员,较好地完成了培训班整体学员的生活服务和学习秩序维持工作,并自主组织完成了课外阅读交流、班组活动、现场教学等课程。

  4、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评。本次无领导小组讨论放弃了常用的开放式、两难式、选择式、争夺式题型,直接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设计实际操作方案。抗台期间人员转移困境、村民代表会议期间突发事件、新型渔农民合作医疗保险组织中的各种困难、社区征地款分配与集体经济发展处理等发生在基层日常工作中的鲜活实际案例成为了考题,而具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命题人员在测评结束后的案例剖析与工作策略讲解,较好地实现了考察提高学员农村基层工作经验和决策分析能力的目的。

  5、客观考评学员综合素质。结合“优秀学员”的评选和后期挂职锻炼进行重点培养的安排,学员在培训期间的各种表现均成为考察内容。培训实施小组利用教室课桌周围卫生保持状况与态度、餐厅就餐秩序与习惯考察了学员的生活细节和集体责任,利用“公推直选”的参与性和班级服务的主动性考察了学员的领导欲望与管理能力,利用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的提问和笔记、调研报告的选题对策考察了学员的学习能力和求知欲望,利用无领导小组讨论和经验交流考察了学员的思维反应、团队意识、综合能力。在对每个学员各项表现进行赋分加权后,综合班委的意见和学员在本职岗位的一贯表现,评选出了11名“优秀学员”并推荐给各县(区)。

  6、放大集中培训效用。集中培训后,要求所有参训学员结合社会工作基础方法的学习,在本岗位上起草一份社会工作案例,提交市民政局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对有效策划案进行资助和评选,希望通过实际工作的磨砺,既锻炼学员的社会工作专业水平,又找到在社区基层立足的切入点。集中授课的主要内容将制作成视频资料,由各地组织在岗大学生村官通过远程教育网进行学习,并完成相关作业,以放大集中培训的示范引领作用。

  五、思考与启示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不同时期都提出明确要求、作出重要部署。201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的《中央组织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再次要求增强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强化教育培训需求导向,创新教育培训方式,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点、符合基层干部实际的教育培训新途径新方法。通过本期优秀大学生村官班的个案实践,我们发现系统化培训模式的相关理论为我们探索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尤其是大学生村官骨干培训的质量提升与创新提供了更为开阔的思路,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从意识层面将教育培训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从战略高度进行谋划;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我们从操作层面,为教育培训的科学管理与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分析工具。

  通过本次案例的实践,我们认为在基层干部系统化教育培训的实施中,三个方面值得重视。首先,只有领导重视、组织得力,才能保证对学员的选调、授课教师的选聘和时间的安排等方面做到科学搭配合理安排。其次,只有认真实施、精细化管理,才能在目标任务明确后,采取得当方法措施,实现全程跟踪督导和周到服务,做到培训有的放矢、按需施教。三是要坚持训用结合,把培训学习与干部的锻炼任用紧密结合,建立定期联系和反馈制度,才能对每个学员的培训结果进行验证,以检查是否满足培训目标的要求,本案例在这方面仍需加以关注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