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给大学生创造安心扎根农村的环境
从2008年起,全国将在5年时间内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这是一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的决定。
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的逐年增加和汇集,国内的大中城市,各类人才汇集,岗位吸纳能力相对较小,大学毕业生出现“就业难”。另一方面,在我国的广大农村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开展,急需具有现代思想观念和一定的专业知识,特别是法律和农业科学知识,能发挥特长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人才,对大学毕业生非常“渴望”。
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农村舞台很大。
1995年,为解决“三农”问题,江苏省率先开始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1999年,海南省推出大学生“村官”计划,2008年2月底,全国共有28个省市区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其中17个省市区启动了村村有大学生“村官”计划。
大学生“村官”干得如何?据报道,2005年,北京市平谷区在报名的600多名大学毕业生中招聘了32名大学生到村里任村支书或村委会主任助理,合同期三年。三年合同期满后,这32名大学生村官中,有23人选择了续约。不过,续约期只有1年。1年之后,他们又将面临一次同样的选择。到那时,有多少人会选择留下?
有关部门在对这些大学生“村官”的考核结果发现,他们在村里的实际工作是写作员、管理员、记录员、讲解员、调解员、维修员、普查员、采购员……,80%的大学生村官做的是“非实质性的”服务或文秘工作,而真正的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所用不多。不少进村任职的大学生处境尴尬:专业知识背景远离农村实际;适应“水土”难、服务时间短;发挥作用难、服务期满后怎么办?
我省农村人口众多,新阶段扶贫开发任务十分艰巨。能否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到农村创业、能否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事业、生活环境,对于全省发展大局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稳定大学生“村官”队伍,让他们安心扎根农村干事创业,踏实工作,首先靠“事业”。有关部门要为他们干事创业成才提供舞台、创造条件。大学生在农村基层如果能找到施展才干、实现抱负的广阔舞台,学以致用、业有所成,他们才可能扎根农村,服务农村。其次,要根据各地实际和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选派专业对口的大学生。因为专业知识不对口,不少人在村里只能从事一些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三是要尽力解决选派大学生的“后顾之忧”。
“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各级各部门都要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对于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切实做好稳定我省大学生村干部队伍各项工作,事业上支持,生活上关心,待遇上提高,让大学生村干部安心工作,创业有为。
- 贵州省金沙搭建平台助大学生“村官”成才 (2009-06-16)
- 贵州纳雍县勺窝乡推进大学生村干部工程 (2007-05-14)
- 黔西县“大学生村官”计划成效凸现 (2007-05-16)
- 黔西109名大学生驻基层开展“村干部工作” (2007-06-01)
- 贵州省举办“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训班 (2007-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