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大学生村官 “金种子”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
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祝组岩
过去,被称作“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完成学业后大都选择留在了繁华的城市。现如今,大学生们甘愿扎根农村,把青春和才情洒在基层。
自2006年以来,贵阳市共选聘789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他们犹如一粒粒“金种子”播撒在广袤的田野上,在新农村建设的舞台上不断地成长、成才,逐渐成长为贵阳市新时期新农村建设路上的一支“生力军”。
选择当“村官”无怨无悔
“选择当‘村官’,我无怨无悔!”花溪区黔陶乡半坡村主任助理王志祥用简单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他一年多来的真切感受。据王志祥介绍,最初选择到农村工作可以说是为了缓解就业,然而当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农村时,逐渐爱上了这片热土。尤其是组织上无微不至的关心和老百姓的纯朴善良,让他下定了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决心。
如果说一次的选择或许是一时的热情,那么,当再次面临选择,是否还能做到始终如一呢?修文县六广镇青龙村党支部书记李星潞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
3年前,刚走出校门的李星潞选择了“村官”路,选聘期满,他通过公开招考,成为了一名警察。在临走告别时,他向青龙村的老百姓说了一句话,“如果大家需要,我会随时回来。”
2009年初,青龙村支部书记出现空缺,镇党委经过走访调查,发现村民们对李星潞的呼声很高。当镇党委向他征求意见,拟将其作为后备人选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毅然回到了那片熟悉的土地。在被问及为何放弃舒适的城市生活回到农村时,他只是淡淡地说:“只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到更需要我的地方去。”
据了解,贵阳市各地根据自身实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关爱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有的乡(镇)建立了“传、帮、带”联系机制,让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分别与大学生“村官”结对,传授基层工作经验;让选调生与其结对,互帮互助,共同成长;让老“村官”带着尽快熟悉农村工作。有的还成立了“大学生‘村官’之家”,为他们提供专门的活动场所,建立“村官”QQ群,方便“村官”之间交流学习。
入乡随俗洗脱“书生气”
从“象牙塔”走进“黄土地”,角色转变较大,这个适应的过程是大学生“村官”必须跨过的第一道“坎”。用开阳县花梨乡十字村主任助理谭拯安的话来说,从大学生到“村官”,就是要洗脱“书生气”,入乡随俗,融入群众,才能真正实现从大学生到“村官”的蜕变。
这些看似普通平常的话,却是大学生“村官”们经过艰苦磨砺慢慢体会出来的。刚到村工作时,谭拯安与许多刚毕业就到村工作的大学生一样,不知道该干什么、怎么干,一腔干事创业的热情竟然无处挥洒。乡亲们私下议论:“一个刚出校门的学生娃,肩挑不动,手提不动,到农村能干个啥?”面对群众的质疑,谭拯安的心里除了彷徨,更多的就是着急。这时,村里的林支书对他说:“年轻人别着急,要干好‘村官’,先要融入群众,熟悉了解情况。”
在老支书的点拨下,谭拯安心里有了谱,明白了当“村官”首先得做群众的贴心人,要从点滴做起,而不是一下子就能大展宏图。于是,他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到村民家中,主动与村民拉家常,倾听他们的心声。几个月下来,笔记本记了厚厚的两本。谁家的房顶漏雨需要修缮、谁家的番茄秧遭了虫害、谁的庄稼种得最好、谁家的老人得了重病……笔记本上记得清清楚楚。
渐渐地,大家看到的不是一个整天摆着架子、卖弄学问的“洋秀才”,而是一个和他们一样朴实、敦厚的“土村官”,村民们都愿意与他掏心窝子,把他当成“自家人”。
“村官”路上越走越宽广
“金种子”,城里少一粒不少,农村多一粒是宝。
“大学生脑子活、思路广,听他们的,准没错。”得到实惠的息烽县小寨坝镇田兴村村民白远江竖起大拇指说。该村四面环山,生态环境较好,老百姓勤劳朴实。为什么拥有这么好的自然条件的村庄还这么贫穷落后呢?这是田兴村的大学生“村官”陆晓风一直在苦苦思索的问题。他经过走访调研,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要彻底改变村民们“养猪为过年、养牛为种田、养鸡为换盐巴钱”的传统思想,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他的想法一提出,得到了村支“两委”的大力支持,但仍有部分群众半信半疑持观望态度。于是,他积极与上级相关部门协调,开办专题讲座、争取项目。在他跟村支“两委”同志的积极努力下,村民白远江接受培训后毅然放弃了正处于盈利中的摩托车修理店,搞起了蛋鸡养殖。目前已发展蛋鸡养殖10000只,有4000余只已经开始产蛋,年收入50余万元。白远江富裕起来后,村民们开始相信大学生“村官”的话了,纷纷搞起了养殖。村民白远华承包了500亩荒山养殖黑山羊,现已发展到100余只,年收入2万元以上。
当问及陆晓风为何如此干劲十足,他显得十分从容:“现在的政策越来越好,我们大学生‘村官’的出路也越来越宽,没有了后顾之忧,干事创业的底气也足了。”
据介绍,贵阳市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大学生“村官”聘用期满后,对于愿意留下的,组织上经考察后将其列为村级后备干部重点培养对象;对于参加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招考的,报考公务员的按招考简章规定予以加分,报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笔试成绩分别予以市级5分、县级10分、乡级15分的加分。同时,拿出了部分基层公务员职位专门面向聘用期满的大学生“村官”招录;对于自主创业的,符合贵阳市产业发展方向且具备发展潜力的项目,可申请资助周期为2年、最高额度为20万元的免息资金扶持。一系列优惠政策,无疑给活跃在农村一线的大学生“村官”们吃了一颗“定心丸”,让他们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走得宽。(祝组岩)
自2006年以来,贵阳市共选聘789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他们犹如一粒粒“金种子”播撒在广袤的田野上,在新农村建设的舞台上不断地成长、成才,逐渐成长为贵阳市新时期新农村建设路上的一支“生力军”。
选择当“村官”无怨无悔
“选择当‘村官’,我无怨无悔!”花溪区黔陶乡半坡村主任助理王志祥用简单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他一年多来的真切感受。据王志祥介绍,最初选择到农村工作可以说是为了缓解就业,然而当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农村时,逐渐爱上了这片热土。尤其是组织上无微不至的关心和老百姓的纯朴善良,让他下定了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决心。
如果说一次的选择或许是一时的热情,那么,当再次面临选择,是否还能做到始终如一呢?修文县六广镇青龙村党支部书记李星潞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
3年前,刚走出校门的李星潞选择了“村官”路,选聘期满,他通过公开招考,成为了一名警察。在临走告别时,他向青龙村的老百姓说了一句话,“如果大家需要,我会随时回来。”
2009年初,青龙村支部书记出现空缺,镇党委经过走访调查,发现村民们对李星潞的呼声很高。当镇党委向他征求意见,拟将其作为后备人选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毅然回到了那片熟悉的土地。在被问及为何放弃舒适的城市生活回到农村时,他只是淡淡地说:“只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到更需要我的地方去。”
据了解,贵阳市各地根据自身实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关爱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有的乡(镇)建立了“传、帮、带”联系机制,让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分别与大学生“村官”结对,传授基层工作经验;让选调生与其结对,互帮互助,共同成长;让老“村官”带着尽快熟悉农村工作。有的还成立了“大学生‘村官’之家”,为他们提供专门的活动场所,建立“村官”QQ群,方便“村官”之间交流学习。
入乡随俗洗脱“书生气”
从“象牙塔”走进“黄土地”,角色转变较大,这个适应的过程是大学生“村官”必须跨过的第一道“坎”。用开阳县花梨乡十字村主任助理谭拯安的话来说,从大学生到“村官”,就是要洗脱“书生气”,入乡随俗,融入群众,才能真正实现从大学生到“村官”的蜕变。
这些看似普通平常的话,却是大学生“村官”们经过艰苦磨砺慢慢体会出来的。刚到村工作时,谭拯安与许多刚毕业就到村工作的大学生一样,不知道该干什么、怎么干,一腔干事创业的热情竟然无处挥洒。乡亲们私下议论:“一个刚出校门的学生娃,肩挑不动,手提不动,到农村能干个啥?”面对群众的质疑,谭拯安的心里除了彷徨,更多的就是着急。这时,村里的林支书对他说:“年轻人别着急,要干好‘村官’,先要融入群众,熟悉了解情况。”
在老支书的点拨下,谭拯安心里有了谱,明白了当“村官”首先得做群众的贴心人,要从点滴做起,而不是一下子就能大展宏图。于是,他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到村民家中,主动与村民拉家常,倾听他们的心声。几个月下来,笔记本记了厚厚的两本。谁家的房顶漏雨需要修缮、谁家的番茄秧遭了虫害、谁的庄稼种得最好、谁家的老人得了重病……笔记本上记得清清楚楚。
渐渐地,大家看到的不是一个整天摆着架子、卖弄学问的“洋秀才”,而是一个和他们一样朴实、敦厚的“土村官”,村民们都愿意与他掏心窝子,把他当成“自家人”。
“村官”路上越走越宽广
“金种子”,城里少一粒不少,农村多一粒是宝。
“大学生脑子活、思路广,听他们的,准没错。”得到实惠的息烽县小寨坝镇田兴村村民白远江竖起大拇指说。该村四面环山,生态环境较好,老百姓勤劳朴实。为什么拥有这么好的自然条件的村庄还这么贫穷落后呢?这是田兴村的大学生“村官”陆晓风一直在苦苦思索的问题。他经过走访调研,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要彻底改变村民们“养猪为过年、养牛为种田、养鸡为换盐巴钱”的传统思想,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他的想法一提出,得到了村支“两委”的大力支持,但仍有部分群众半信半疑持观望态度。于是,他积极与上级相关部门协调,开办专题讲座、争取项目。在他跟村支“两委”同志的积极努力下,村民白远江接受培训后毅然放弃了正处于盈利中的摩托车修理店,搞起了蛋鸡养殖。目前已发展蛋鸡养殖10000只,有4000余只已经开始产蛋,年收入50余万元。白远江富裕起来后,村民们开始相信大学生“村官”的话了,纷纷搞起了养殖。村民白远华承包了500亩荒山养殖黑山羊,现已发展到100余只,年收入2万元以上。
当问及陆晓风为何如此干劲十足,他显得十分从容:“现在的政策越来越好,我们大学生‘村官’的出路也越来越宽,没有了后顾之忧,干事创业的底气也足了。”
据介绍,贵阳市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大学生“村官”聘用期满后,对于愿意留下的,组织上经考察后将其列为村级后备干部重点培养对象;对于参加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招考的,报考公务员的按招考简章规定予以加分,报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笔试成绩分别予以市级5分、县级10分、乡级15分的加分。同时,拿出了部分基层公务员职位专门面向聘用期满的大学生“村官”招录;对于自主创业的,符合贵阳市产业发展方向且具备发展潜力的项目,可申请资助周期为2年、最高额度为20万元的免息资金扶持。一系列优惠政策,无疑给活跃在农村一线的大学生“村官”们吃了一颗“定心丸”,让他们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走得宽。(祝组岩)
延伸阅读:
- 贵阳350名大学生村官轮训 增强基层工作能力 (2012-04-30)
- 贵州省金沙搭建平台助大学生“村官”成才 (2009-06-16)
- 贵州纳雍县勺窝乡推进大学生村干部工程 (2007-05-14)
- 黔西县“大学生村官”计划成效凸现 (2007-05-16)
- 黔西109名大学生驻基层开展“村干部工作” (2007-06-01)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