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县解决五个问题 激发大学生村官在基层积极性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遵义县委组织部
  为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关于大学生"村官"的重要批示,遵义县通过解决"为什么、干什么、怎么干、想干好、有前途"五个问题,构建了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长效机制,调动了他们扎根基层奉献基层的热情,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一是洗脑子,在思想上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在到村之前先 "洗脑",用当前农村发展的困境鼓舞他们 "破题",用当前农村发展政策鼓励他们施展"拳脚",用当前就业严峻趋势激励他们在农村抢占"先机",从思想上解决了为什么下基层问题、自愿下基层的问题、下基层能干事的问题。近年来,该县组织、纪委、人事等部门及各镇(乡)党委对"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选聘生、高校毕业到村任职选聘生、"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村级劳动保障协理员等开展岗前培训、任期培训600余人次,培训内容涉及该县县情、农村实用法律法规、基层组织建设、远程教育、农村工作方法及乡风民俗等,进一步转变了大学生"村官"的思想观念,改善了知识结构,提高了"村官"进村开展工作的适应能力。

  二是定位子,在职责上解决"干什么"的问题。按照县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总体要求,结合大学生村官户口所在地和个人掌握的专业知识等各方面实际,对大学生村官科学给位子、定职责,让他们有权有责,明白应该干什么,应该怎么干。如对组织能力较强的,安排担任村支部副书记、团支部书记、村委会副主任等职务;对现代网络操作能力强的,安排担任村远程教育专职人员;对文字功底较强的,担任文秘工作;对具有一定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安排担任科技辅导员、指导员等工作。今年,该县对19名大学生"村官"按户籍、知识、能力等情况分别安排在紧贴贵遵高速、326国道、210国道旁的19个基层组织示范带村,并要求他们从事基层党建、远程教育、新农村建设以及现代农业示范创建等工作,大大激发了工作热情。

  三是开方子,在实践上解决"怎么干"的问题。为了帮助大学生村官"快速成长",对他们生活、工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症下药",帮助转变服务理念,提升工作能力,着力解决不适应农村生活、不知道怎么干农村工作等情况。如对城市中长大而从未接触过农村生活的,安排镇、村领导干部实行"1+1"帮带,让他们通过参与锻炼转变以往稚嫩、依赖、浮躁的心态;对不懂得与农民交流的,让他们在参与村居具体事务处理中、协助包组中学会交流技巧,提高工作能力;对实践能力较差的,让他们先通过协助远程教育管理、党务管理等工作,提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后再担任重要岗位。近年来,通过解决怎么干的问题后,先后有80多名大学生村官担任过村党组织副书记、团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等职务。

  四是结对子,从感情上解决"想干好"的问题。各级党组织纷纷通过结对子形式,对他们从生活上开展真情关爱,从工作上创造条件,从思想上进行引导,用"亲情"鼓励他们热爱基层,扎根基层,奉献基层。今年,该县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工作所需的办公设施,并着力解决他们吃、住、行等方面的基本条件,让他们入基层服务工作得心就手,工作愉快开心。目前,各镇(乡)除提供免费住宿外,每月镇财政还提供100元到400元不等的生活补贴;县财政为每位大学生"村官"交纳养老保险、人身意外和住院医疗商业保险,县引导办每月统一足额核发放工作、生活补贴;针对大学生"村官"的情感容易出现波动的现象,县委组织部人才科还牵头建立了"遵义县一村一名大学生QQ群",为大学生"村官"解决难题45件。

  五是搭台子,从发展上解决"有前途"的问题。多种形式为大学生村官搭建发展平台,提供更大发展空间,确保他们服务基层期间流得动,服务期满后能就业,着力解决前途怎么办的问题,激发他们服务基层积极性。近年来,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先后有23名大学生村官被市、县直机关部门招录为公务员、教师;出台《遵义县"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选聘生管理办法(试行)》,对考核合格以上的大学生"村官",在报考县内的事业单位人员时,笔试加分2至5分;对领办现代农业项目的大学生"村官",参照《遵义县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带头领办农业项目的实行办法》、《遵义县鼓励返乡农民工兴办现代农业项目实施办法》等政策给予优惠,每个项目最多可贷款10万元,县财政贴息两年,三合镇冷水村的大学生"村官"熊仕亮种植大葱50亩、喇叭镇龙堰村的大学生"村官"冯树洪种植烤烟20亩,他们通过自主创业已获成功,成为遵义县当代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典范,为解决大学生今后择业奠定了基础。

 

  (遵义县委组织部人才科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