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新沂大学生村官刘桂华:戚沟村就是我的家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刘桂华
2007年5月,江苏省委选拔千名大学生到苏北经济薄弱村工作的消息为初夏的微热加了温。在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习的我幸运地通过选拔,成为全省第一批到村任职大学生的一员。两个月后,我走进新沂市棋盘镇戚沟村,人生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在农村基层工作近二年来,虽然没有惊心动魄,但有的是热血沸腾;虽然没有惊天动地,但亲历亲为值得一生珍存……
发展产业“兴家”
2007年7月24日,我来到棋盘镇戚沟村,在调查走访中,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戚沟种啥啥不成”。原来,村里曾多次调整产业结构,但都以失败告终。没有好产业,脱贫致富只能是空谈。戚沟村只能种植粮食作物,村民说这是由于地理和土壤环境限制。我前往市农业局咨询有关专家,他们的答复给了我信心,并提供了一条信息:附近某镇正在种植一年可连续收获数茬的大棚西瓜。我当即前往观看并决定把这一项目引到戚沟,为村民开辟一条致富路。
我向镇领导递交了《关于在戚沟村种植大棚西瓜的报告》,他们很快给予答复并帮助流转了20亩土地。2008年3月,我东拼西凑8万元建起20个大棚,采用全程覆盖保护根系技术栽培西瓜。西瓜从5月初上市一直卖到11月,不仅收回了成本,还赢利6万多元。
干给群众看,还要带着群众干。我动员村民跟我学种大棚西瓜,主动提供技术服务。到去年秋天,全村建起连片果蔬大棚122个。我先期培育的8万株西瓜苗,植入全镇14个村300多亩大棚。2008年5月,我牵头组建了“新沂市温新西瓜专业合作社”,吸纳社员230人,实行统一育苗、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两年来共生产、销售西瓜320万公斤,实现收入400多万元,社员人均增收近1.8万元。
打造特色“富家”
我自幼喜欢手工编织。一次,偶然听说村民杨红擅长编织绒绣挂毯,于是专门登门学艺。
我学习绒绣挂毯编织工艺其实另有原因。戚沟村共有留守妇女217人,她们不仅要忙农活,还要照顾老人、孩子。如何让她们利用空闲时间在家挣钱,又不影响照顾家庭?杨红从事来料加工、制作绒绣挂毯,每月收入千元左右,给我带来了启发。杨红手工技术虽好,但是因文化水平所限,无法独立向姐妹们传艺授技,如果我学到了这门技术,由她来做、我来讲解,必将带动更多的留守妇女掌握这项技术。
第一个从绒绣挂毯制作中得到益处的是38岁的村民祁兴花。在我的鼓励下,她前年10月开始学习,至今每天可以编织毛线挂毯3平方米左右,获得加工费10多元。像祁兴花这样,戚沟村先后有84名妇女加入了编织队伍,平均每天加工挂毯160平方米。
绒绣挂毯编织如同一个蛋糕,首先由外地商家把业务分到新沂,然后从新沂分到棋盘镇,再由镇下分,中间环节太多,分到戚沟村时就只有小小的一片了。让村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必须剔除中间环节,让业务直接进村。为此,我计划组建一个编织协会,力争让217名留守妇全都入会,变松散型加工为集团化生产,打造特色加工专业村,提高农民收入。
融入群众“爱家”
戚沟村村部东北首一栋简易瓦房,是一名村干部废弃的厂房,现在是我的“家”。棋盘镇共有16名大学生“村官”,镇政府在镇区为我们安排了集体宿舍,我起初就住在集体宿舍里。戚沟村离镇区10多公里,我骑自行车往返,单程需要1小时左右。每天把2个小时的时间荒废在路上,这让我难以忍受。我常常想:“做一名‘村官’,不住在村里,岂不是人为地拉大了与群众的距离,疏远了村民?”为此,我向镇党委打报告,请求到村居住。镇党委领导专门找我谈心,对我的决定表示了支持。
2008年春节过后,我带着一箱行李、两床被子,住进了戚沟村。每天早上起床后,走进大棚看看,然后回来喂新买的刍鸡;太阳升起,放开大棚头,给棚内通风——这是我必做的功课。村里没有小吃店,一日三餐我都自己动手。住在新沂市郊区的父母亲时不时来看我,每次都会带来新鲜的肉类和烧好的鱼等,帮我改善伙食。
我有一本工作日记,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天的活动:走访群众,调解矛盾,看望困难农户,举办育龄妇女卫生知识讲座,辅导留守儿童功课,协调贷款……在我到村里居住仅两个月时间里,先后走访农户68户,收集意见和建议93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5起,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25个。我感觉自己真正融入了村民的生活,与群众相处的机会多了,才认识到需要向群众学习的太多太多。
我越来越相信,只要农民群众有期待,就有广阔的舞台。扎根沃土挥洒智慧和汗水,我虽然没有成就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但每一步都走得自信而踏实。
发展产业“兴家”
2007年7月24日,我来到棋盘镇戚沟村,在调查走访中,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戚沟种啥啥不成”。原来,村里曾多次调整产业结构,但都以失败告终。没有好产业,脱贫致富只能是空谈。戚沟村只能种植粮食作物,村民说这是由于地理和土壤环境限制。我前往市农业局咨询有关专家,他们的答复给了我信心,并提供了一条信息:附近某镇正在种植一年可连续收获数茬的大棚西瓜。我当即前往观看并决定把这一项目引到戚沟,为村民开辟一条致富路。
我向镇领导递交了《关于在戚沟村种植大棚西瓜的报告》,他们很快给予答复并帮助流转了20亩土地。2008年3月,我东拼西凑8万元建起20个大棚,采用全程覆盖保护根系技术栽培西瓜。西瓜从5月初上市一直卖到11月,不仅收回了成本,还赢利6万多元。
干给群众看,还要带着群众干。我动员村民跟我学种大棚西瓜,主动提供技术服务。到去年秋天,全村建起连片果蔬大棚122个。我先期培育的8万株西瓜苗,植入全镇14个村300多亩大棚。2008年5月,我牵头组建了“新沂市温新西瓜专业合作社”,吸纳社员230人,实行统一育苗、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两年来共生产、销售西瓜320万公斤,实现收入400多万元,社员人均增收近1.8万元。
打造特色“富家”
我自幼喜欢手工编织。一次,偶然听说村民杨红擅长编织绒绣挂毯,于是专门登门学艺。
我学习绒绣挂毯编织工艺其实另有原因。戚沟村共有留守妇女217人,她们不仅要忙农活,还要照顾老人、孩子。如何让她们利用空闲时间在家挣钱,又不影响照顾家庭?杨红从事来料加工、制作绒绣挂毯,每月收入千元左右,给我带来了启发。杨红手工技术虽好,但是因文化水平所限,无法独立向姐妹们传艺授技,如果我学到了这门技术,由她来做、我来讲解,必将带动更多的留守妇女掌握这项技术。
第一个从绒绣挂毯制作中得到益处的是38岁的村民祁兴花。在我的鼓励下,她前年10月开始学习,至今每天可以编织毛线挂毯3平方米左右,获得加工费10多元。像祁兴花这样,戚沟村先后有84名妇女加入了编织队伍,平均每天加工挂毯160平方米。
绒绣挂毯编织如同一个蛋糕,首先由外地商家把业务分到新沂,然后从新沂分到棋盘镇,再由镇下分,中间环节太多,分到戚沟村时就只有小小的一片了。让村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必须剔除中间环节,让业务直接进村。为此,我计划组建一个编织协会,力争让217名留守妇全都入会,变松散型加工为集团化生产,打造特色加工专业村,提高农民收入。
融入群众“爱家”
戚沟村村部东北首一栋简易瓦房,是一名村干部废弃的厂房,现在是我的“家”。棋盘镇共有16名大学生“村官”,镇政府在镇区为我们安排了集体宿舍,我起初就住在集体宿舍里。戚沟村离镇区10多公里,我骑自行车往返,单程需要1小时左右。每天把2个小时的时间荒废在路上,这让我难以忍受。我常常想:“做一名‘村官’,不住在村里,岂不是人为地拉大了与群众的距离,疏远了村民?”为此,我向镇党委打报告,请求到村居住。镇党委领导专门找我谈心,对我的决定表示了支持。
2008年春节过后,我带着一箱行李、两床被子,住进了戚沟村。每天早上起床后,走进大棚看看,然后回来喂新买的刍鸡;太阳升起,放开大棚头,给棚内通风——这是我必做的功课。村里没有小吃店,一日三餐我都自己动手。住在新沂市郊区的父母亲时不时来看我,每次都会带来新鲜的肉类和烧好的鱼等,帮我改善伙食。
我有一本工作日记,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天的活动:走访群众,调解矛盾,看望困难农户,举办育龄妇女卫生知识讲座,辅导留守儿童功课,协调贷款……在我到村里居住仅两个月时间里,先后走访农户68户,收集意见和建议93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5起,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25个。我感觉自己真正融入了村民的生活,与群众相处的机会多了,才认识到需要向群众学习的太多太多。
我越来越相信,只要农民群众有期待,就有广阔的舞台。扎根沃土挥洒智慧和汗水,我虽然没有成就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但每一步都走得自信而踏实。
延伸阅读:
- 语言成为大学生村官障碍 老村官建网群指点新村官 (2009-09-07)
- 江苏大学生村官董玲玲的三件大事 (2009-11-13)
- 宿迁大学生村官侍红侠 推广新农保惠农政策有方法 (2009-11-16)
- 大学生村官在推广新农保工作中要发挥积极作用 (2009-11-16)
- 大学生村官陈诚:成长在基层,创业新农村 (2010-02-23)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