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贺莲花:回首我的三年村官成长路
草长莺飞四月天,又是油菜花飘香时。2008年的春天, 19名满腔热血、朝气蓬勃、意气奋发的大学生村官来到了盘城,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来到在这片热土足足三年。回首这三年,心中无限感慨,过去的三年,我经历了由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是转折的三年;过去的三年,我经历了工作环境的四次变迁,是历练的三年;过去的三年,我融入了社会的大圈子里,是成长的三年。这三年,我播下种子,精心栽培,辛勤浇灌,收获了丰硕的果实。
一波三折,结缘村官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大四的那一年,我和每一位即将走出校园的大学生一样忙于找工作,现在回想起当时找工作的心情,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累、惧、恼。累的是奔波于各大招聘场所,甚至穿梭于各大城市,只为投一份简历,真可谓身体上的疲劳;惧的是投下一次次希望的简历,回馈的却是一次次沉重的打击,乃至于畏惧投简历;恼的是十年寒窗苦读,竟无一用处,这是精神上的摧残。
大四上学期临近尾声的日子里,从班长那里得知盘城街道将面向我们学校(南信大)定向招聘19名大学生村官,决意留在南京的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递上了申请书和简历,之后的一段日子里,这件事犹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于是,我又开始了找工作。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我们学校举办的专场招聘会上,有一家六合的企业招聘人力资源管理专员,鉴于跟自己的专业对口,而我也想从事HR行业,以便于更好的学以致用,经过面试后,我接到了聘用通知,而与此同时,我也接到了盘城街道的面试电话,一边是与我所学专业相符的HR,一边是我热衷的村官工作。面对两难的抉择,最终我放弃了HR,选择了村官面试。(之所以选择村官工作,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我本身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的生活习俗、农作物都比较熟悉,吃苦耐劳肯定是没有问题的,适应起来还是有一定的优势。二是考虑到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缘故,HR与村官相比,工作环境优越一些,我个人觉得到基层去锻炼一下对我今后的人生必然会受益颇多,而且这也是对自我的一种挑战。三是响应国家号召,服务于农村,希望能在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干出一番事业,为民排忧解难。)
既然选择了村官,就要全力以赴打下这场攻坚战,为了顺利通过村官面试,我提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搜集盘城的基本情况、特色产品、地理位置等等。但是,出乎意料的是,面试当天并没有采用传统的一对多的面试方法,而是采用了时下最流行的无领导小组面试,因为我的专业是人力资源管理,对此也有一定的了解,无领导小组面试就是在考验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面试结束后,自我感觉不错,认为一定没问题,接下来又是一个漫长的等待过程,期间我也打了数次电话咨询面试结果,对方给出的答复都是结果尚未出来。
一天,和我一起参加村官面试的好朋友告诉我面试结果已经出来了,而且她已经接到聘用通知了,当时我真是又兴奋又紧张,立刻打电话去询问,但电话那边的回复让我顿时哽咽了——我竟然落选了。这个消息有如晴天霹雳,让我在之后的好几天里心情一直处于低谷状态。经历了,虽未成功,但有收获,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次的失败是一次人生的历练,是金钱买不来的宝贵经验。我整理好心情,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学校继续找工作,然而就在这时,我却接到了盘城街道的聘用电话,太意外了,用喜出望外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渡桥印象
——远远的望着渡桥,他就像一位老者端坐在那里,静谧、安详的脸上写满了沧桑,他用他博大的胸怀包容了一切。
在油菜花开的季节,我来到了渡桥村,初次见到渡桥,我对它只有一个印象——偏僻。他坐落在盘城的西北方向,一路上,只见公交站台,却不见公交车(2009年九月一日,线路编号626号公交车通到了渡桥),值得庆幸的是都是灰色化水泥道路,出行还算方便。
“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是农民最朴实的生活写照,渡桥的村民也不例外。农忙时节,他们总是早出晚归,但是他们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眼看着庄稼地里的产量一年比一年多了,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非农忙的季节里,比如冬天就是他们一年里最清闲的时候,在大冬天里,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村民家里传来甜美的笑声,时而哈哈大笑,时而窃窃私语,好不惬意的生活。
第一次和渡桥村民聊天着实把我急坏了,地道的方言,竟只能听懂寥寥数字,不过,令我欣慰的是,村民们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耐烦,相反,他们很是善解人意,体现出农家人大度的胸怀,不厌其烦的重复着,直到我听懂为止。每次上下班遇到渡桥村民,隔着百米远的距离,他们就半方言半普通话的和我打招呼:“上(下)班啦。”在我的印象中,渡桥村民似乎永远都这么热情。
热情的不只是渡桥的村民,渡桥的村干部也一样热情友好。刚到渡桥,他们就问长问短,从家乡是哪儿的,学的什么专业,到平常怎么吃饭的,在这儿住的习惯吗?吃得饱吗?看似平常的话语,却充满了亲切,暖到了心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对于村里面来的两名大学生村官他们异常兴奋的同时,也倍加珍惜,认为这是难得的人才。在工作上,村干部主动帮助我们熟悉情况,教我们如何与村民沟通,怎样处理矛盾。由于渡桥距离学校较为偏远,书记还为我们解决了午餐问题,这是其他村干部所享受不到的待遇。
闲暇时他们总是说:“我们家小子的年龄和你们差不多,我们就把你们当小子看待啊。”正是村干部不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有一种家的感觉,工作中有这样的长者呵护着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渡桥轶事——一支笔引发的矛盾
——以和为贵。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初夏,渡桥组织村干部在村卫生院做小康宣传,当时我负责指引村民小康签名,突然有人从背后拿了桌子上的一支签字笔,我脱口而出“不能拿。”同时转过头打量他,中年男子,一脸狠狠的样子,冲我吹眉毛瞪胡子的反问:“为什么不能拿?”我说:“这是村里的财产,不能随便拿。”然后他就火了,抓起整盒的签字笔摔了出去,一边嘟嚷着不晓得在说些什,一边骑上他的摩托车扬长而去。一开始我感觉没什么,但越想越委屈,越想越生气。我本身是在维护村里的财产(虽然只是一支笔),他却是这样蛮横;又想到从小没有受到这样的羞辱和恐吓,心里很不是滋味,眼泪就不由控制的落了下来。那一刻,我委屈极了,无助极了,深深体会到书记对我说的那句“基层工作很难做”。事后,同事们都来安慰我,书记还让他跟我道歉,虽然他并没有跟我道歉,但冷静下来以后,我想明白了,如果当时我用开玩笑的口吻说:一支不够,再拿一支,相信得到的将是另外一种结局。
不得不承认对于刚刚走出校园的我来说没有丰富的工作经历,不善于处理问题,但经历了这件事之后,让我明白凡事都应该以和为贵,主动沟通,寻找双方矛盾的契机,争取为对方和自己打开一扇友谊之门。
防汛——众人拾柴火焰高。
2008年的夏季是一个多雨的季节,也是村里最繁忙的季节。滁河水位越长越高,渡桥迅速启动了防汛预案,全体干部深入防汛一线,全身心投入到防汛工作中来,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必须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巡逻,发现情况立即汇报,以确保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宗旨,采取一切办法(例如通过把滁河里的水引到旁边的沟渠里)降低滁河水位。
当时,书记考虑到我和小朱(我们村的另一位大学生村官)初到基层,对防汛工作不了解,命令我们留守村部,等待任务。眼看着所有的干部都深入一线了,只有我们俩还在这舒适的房间里,简直如坐针毡。于是我们俩来到防汛基地,看见来势凶猛的滁河之水已经摧毁了河边的大树,走在不甚宽阔的堤坝上,难免会心有余悸。我们跟书记说明了想法,书记沉默了一会说:“那就做后勤工作吧,为防汛工作人员准备饮食”。我们欣然领了这个看似简单实则重要的任务。虽然不能深入防汛一线,但至少也能参与防汛工作,作出一点奉献,我们相信书记的安排是有他的道理的,我们决定听从指挥,做好后勤工作,协助大家洗菜、淘米、准备茶水等。当天的晚饭我们俩也参与了准备工作,虽然任务不算重,但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天起来后竟感觉全身酸痛,不过和他们深入防汛一线的工作人员相比,这点苦微不足道。
一个礼拜的防汛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值得庆幸的是滁河水位降低了,我们的防汛任务也算完成了,村干部们陆陆续续地离开了防汛岗位。我在心里感慨人多力量大,如果不是大家团结一致,发扬团队的精神,分工合作,齐心协力,滁河水位也不会这么快就得以控制,我们也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撤离防汛点。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如今,我已深深爱上了农村这片广袤的天地。处处留意皆学问,面对这个宽阔的大舞台,唯有通过不断学习,增强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素质,才能在这个大舞台中翩翩起舞、怡然自得。
- 语言成为大学生村官障碍 老村官建网群指点新村官 (2009-09-07)
- 江苏新沂大学生村官刘桂华:戚沟村就是我的家 (2009-11-04)
- 江苏大学生村官董玲玲的三件大事 (2009-11-13)
- 宿迁大学生村官侍红侠 推广新农保惠农政策有方法 (2009-11-16)
- 大学生村官在推广新农保工作中要发挥积极作用 (2009-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