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盘山加大扶持力度 完善政策帮助大学生在农村成长

来源:中国人事报 作者:宋凯涛 赵…
    “刚到村里,不知道干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干,成了局外人,村民也忽视我的存在,心里着急啊!”“慢慢来,先踢好‘头三脚’。不会就学,失败了再重来,有为才能有位……”这是辽宁省盘山县大学生村官沙龙上的一段对话。早在2003年,盘山县就开始重视培养大学生村官工作,通过考察和考核从高校毕业生中公开选拔156名大学生到全县各行政村任职,并相继建立了留住用好大学生村官的选聘、培训、帮扶和激励保障机制。

  目前,全县仍有90名大学生活跃在田间地头。中组部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通知下发后,全县各级党组织自觉加强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领导和指导,进一步完善制度措施,精心培养、呵护大学生这颗良种在农村广袤的土地上扎根、发芽、成长。

  选种育苗:力求人才与岗位的最佳组合

  盘山严把大学生村官的入口关,优先考虑党员大学生、涉农专业大学生、“村来村去”大学生和立志长期在农村工作的大学生。坚持从加强思想教育入手,每批“大学生村官”上岗前,都要召开思想动员会,组织学习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法规,介绍优秀大学生村官的先进经验,开展“比理想,看谁扎根农村时间长;比学习,看谁对农村工作了解最全面;比能力,看谁入门上路快;比形象,看谁最受农民群众欢迎;比业绩,看谁对新农村建设贡献大”的“五比五看”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大家充分认清到农村任职的重要意义,增强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对大学生的使用上,盘山采取“量体裁衣”、“对号入座”等方法选派大学生到自己适宜的行政村和工作岗位上任职。根据所学知识和不同特长,进行分类安置:对管理型和文秘型大学生,安排他们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让他们独立负责一方面工作,提高组织协调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对涉农专业和经济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或者安排他们担任村委会科技副主任,帮助他们选好经营项目,使其尽快成为全村致富带头人;或者安排他们担任技术员,使他们在服务群众的实践中强化宗旨意识,提高专业水平。 施肥助长:对大学生村官多给政策多扶持

  盘山感到,刚刚进村工作的大学生,就像刚破土的幼苗。各级领导干部的首要任务不是使用,而是培养。为他们提供适于生长的环境和条件,为他们遮风挡雨。

  该县建立县乡村三级干部每人联系一名大学生村官的“3+1”帮带责任体系,有计划地把大学生安排到乡镇信访办、司法所、计生办、多种经营办等业务部门,让大学生在不同岗位上逐步提高适应农村工作、善于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

  派到沙岭镇任村科技副主任的高磊,大学修的是计算机专业。刚到村里时头脑中一片茫然,有劲使不上,在村民中也没有多少威信,思想由此产生了波动。在乡村干部的开导和帮助下,他不仅很快熟悉了农村工作,还利用精通网络知识的专长,积极为村民联系劳务输出,在他的努力下,已有20多名村民分别去了沈阳、大连、鞍山的建筑工地、家政服务公司打工,平均每人年收入近两万元。由此,他也坚定了长期在农村工作的信心。

  田间管理:体现组织的关心和爱护

  盘山把管理和激励作为促进大学生村官履职尽责、发挥作用的重要环节,进一步完善了学习教育、组织生活、述职述廉、民主评议、思想汇报以及工作考勤等项制度,与大学生村官逐一签订了聘用合同,明确了任期目标,建立了《大学生村官实绩考核档案》。

  为了解决大学生村官薪酬、福利、津贴等待遇偏低的问题,盘山相关部门聘请大学生作为劳动、民政等相关部门的代理员、协管员、信息员,让这些部门出资给大学生一定的劳动补助;鼓励大学生发挥自身专长开办服务经营性实体,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创业贷款。为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出口”问题,组织和人事部门每年按一定比例优先录用合同期满的大学生村官进入事业单位工作。

  此外,成立了“大学生村官俱乐部”,为他们提供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倡导县直涉农部门开办各种辅导培训夜校,为大学生村官及时“充电”。县乡领导在节日走访时,都要看望大学生村官,与他们谈心聊家常,询问在工作和生活上还有什么不便,了解他们在思想上还有什么误区。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先后为大学生村官解决了交通费或交通工具。

  适时收获:让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挑大梁

  自2003年以来,绝大多数到村任职的大学生克服了“水土不服”、专业不对口、工作经验不足、办公条件较差等困难,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得到村民的认可,已经成为农村政策宣传员、农业技术推广员、村政村务协管员、民事纠纷调解员。目前,已有6名大学生走上了村“两委”负责人或居委会主任等领导岗位,有15名合同期满的大学生村官进入乡镇政府机关或其他事业单位工作,有70名大学生在农村加入了党组织,有33名大学生获得了涉农专业的第二个大学学历,绝大多数人正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石新镇的马晓光大力推广科学种田技术,使所在村玉米平均单产由原来的500公斤提高到750公斤。她还因地制宜,指导所在村大面积建起甜瓜大棚,每亩经济效益高于种植常规作物的5倍,强力拉动了全镇大棚甜瓜业的发展。胡家乡红岩村大学生李健,结合本村的自然环境优势,提出了生态养殖发展理念。在他的倡导和引领下,红岩村开发建设了“千亩立体生态养殖基地”。

  对此,县乡两级党委因势利导,一方面,每年评选表彰一批优秀大学生村官,并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另一方面,大胆启用有为之士,受表彰的大部分人已被乡镇党委、政府列为农村乡镇、村重点人才培养对象,为盘山县的新农村建设积攒了后劲。(宋凯涛 赵军 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