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生“村官”故事 20多岁姑娘当上村支委
从2005年接收2名大学生村助理的“试水”,到2006年作为北京市“村官计划”试点单位率先招聘30名大学应届毕业生,平谷区马坊镇的2万多名村民感受着潜移默化的变化。村民们都知道,几年前,有文化的大学生“村官”来了,给镇里带来了“一报一刊一信息”。每个变化背后都有一个新鲜的名字——大学生新农村建设服务社,农业项目化包装小队、农业技术小队、信息化网络服务小队……这一个个专业小队在马坊镇书写着青春与激情。
20出头的姑娘当上村支委
李丰蓉是马坊镇大学生新农村建设服务社的一员,但与其他大学生“村官”不同的是,来马坊镇东店村不到1年时间,她便脱去了“村官”称谓上的引号,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村官,这还得从2007年3月东店村党支部换届选举说起。
“全村46名党员,就有44票投给了我,能当选5名村支委中的一个,当时感觉很意外!”毕竟她2006年刚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到村里走马上任满打满算还不到一年,凭啥获得了村民的信任呢?其实,她的热心、干练,早被村民看在眼里了。
刚来东店村那会儿,听说李丰蓉是学农的,村民们几乎是一窝蜂地把她“堵”在村委会:棉花怎样才能不遭病虫害?果树怎么种才能产量高?“我们课堂上学的都是大农学,有些具体问题拿不准,就找到学校寻求帮助。”李丰蓉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那段时间几乎都把农大果树系张教授的电话打爆了,但看到村民们满意离去的背影,李丰蓉觉得辛苦点很值得。于是,她每周一三五早上广播农业知识、天气预报,其他时间协助村委会开展工作,走家串户下来,全村1700多人都认识了李丰蓉这个个头不高的大学生“村官”。“小李子,你真行,什么都能干!”在村里相遇时,村民总会当面夸她两句,李丰蓉神色中透出一丝腼腆,这才让人想起这个独当一面的村支委还只是个刚20出头的姑娘。
“懂得了农村就懂得了中国!”在大学做团支书的经历让李丰蓉对自己未来的设想更为清晰。大四那年,听说北京招大学生“村官”,春节一过,她就赶紧从远在云南曲靖的家乡赶回学校报名。“那时候已经报考了研究生,当时想的是考上了也不去。做大学生‘村官’很有意义,这个机会错过也就没有了。”现在李丰蓉一边忙村里的事,一边读起了在职农业推广硕士。虽然3年的大学生“村官”聘期即将期满,但李丰蓉压根儿没想过离开。“我的村支委一届任期5年呢!”她乐呵呵地说。
“就想在农村搞农业创业”
29岁的安徽姑娘陈娟在马坊镇的大学生“村官”里有些特殊,不仅因为她是镇上唯一一名硕士毕业的“村官”,还因为她的另一个头衔——北京新三农特色果蔬产销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
“当初就是抱着服务农村的心来的,但应该怎样服务农村?自己究竟能为农村做些什么?”陈娟在中国农业大学学的是农学,来到马坊镇梨羊村后,就把甜玉米种植这个“新鲜事物”带到了梨羊村这个只有100多户人家的小村落。“刚开始只有六七户农户进行试点,虽然种甜玉米每亩成本增加了100元,但至少增收五六百元。”
“甜玉米种植要想铺开,销售要及时,效益要好,农民才肯加入!”陈娟说,甜玉米在夏季保鲜期只有两天,一旦销售跟不上就会烂在地里,怎么办?苦思冥想后,陈娟萌发了建立农产品产销“一条龙”服务机构的想法。
2007年11月,北京新三农特色果蔬产销专业合作社正式注册成立,这也是北京市由大学生“村官”任法人代表的第一个农业合作社。“有组织就有保障。”想在农村创业、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陈娟,显露出法人代表的果敢。
让农民从低风险、低回报的分散种植升级到有组织的农业种植,陈娟要做的除了新观念的传播、效益示范之外,还有很多。现在,陈娟合作社的15个成员里,除了3名大学生“村官”外,都是梨羊村土生土长的农民,一个种植大户一次就跟合作社签订了300亩的种植合同。“我们跟农户签合同,合作社负责销售,保证回收,为农民解除后顾之忧。”陈娟说,现在合作社一边做新品种推广,一边在城乡产供销结合上做文章。“我们以后还要在城里建直销店,去掉农产品销售的中间环节,带领全村农民致富。”陈娟露出质朴的笑容。
“这小两口懂电脑”
“您有什么事?社保的事到那边办,您把名字留给我们。”“您慢走!”在去年11月新修建的何奎村村委会办公室里,23岁的大学生“村官”鲁书成和李阎熟练地接待着来办事的村民,而他们则是村里公认的能干的小两口。2007年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同学兼恋人的身份,让鲁书成和李阎选择了一同“下乡”。
当时的李阎曾面临两个选择,一边是大学生“村官”生活,一边是和北京一家私企的就业协议。“当时我妈妈专门从辽阳老家打电话做我的工作,劝我到农村来锻炼自己、增长才干。”李阎说,当初他们来平谷,有些理想的成分,但更多的是抱着一种职业的愿望来的。如今,成了家的两人就把家安在了村委会办公室的隔壁,一个房间、一张双人床、一个写字台,简单、整洁而温馨。平时做村支书助理的鲁书成经常要骑车去镇里,做村主任助理的李阎就在办公室里独当一面。
“这俩孩子真不赖,干活还负责任,村里大事小事都少不了他们。”何奎村治保主任张海英没事就喜欢到鲁书成、李阎这边来坐坐,接受点“新东西”。他说,这小两口懂电脑,来了不久就把村里小品种养鱼的信息部建了起来。“大学生村官在农村能发挥更大的作用!”鲁书成说,现在马坊镇搞小城镇试点、建立工业园区,都需要信息化建设,他的梦想就是在许多年之后,人们查阅起马坊镇城镇化进程时,能有他的一份贡献。
2006年从北京联合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的蔡新,在马坊镇西大街村主任助理岗位上一干就是3年,对新农村和大学生“村官”的身份也有了更深的认同。“新农村建设带给我们的是机遇,同时也带给了我们更高的要求。”在蔡新看来,大学生“村官”作为有知识、有文化、富有活力的年轻人,就要尽己所能,发挥“鲶鱼效应”,激发村干部的积极性。
“如果3年期满后有合适的职位,我们还是希望留在村里工作。”鲁书成认定,如果大学生“村官”成为稳定的职业,会更有前途。
■编后
选择一种事业,就是选择一种生存状态和人生价值,肯吃苦、有梦想、乐实干越来越成为大学生“村官”身上的特质。北京市平谷区马坊镇这几位大学生“村官”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基层广阔的舞台上挥洒青春与激情,收获成长与快乐。他们的今天,或许将成为越来越多毕业生的明天。
面对金融风暴和就业寒冬,找准梦想的起点,成就人生价值,对于大学毕业生显得尤为重要。从基层起步,在实践中实现成长,不失为一条光明的道路。(本报记者 柴葳)
- 北京大学生“优秀村官”事迹报告会首场在农大举行 (2007-08-20)
- 热热闹闹盖新房 欢欢喜喜迎村官 (2007-08-20)
- 京郊大学生村官上岗担任法治宣传员 (2007-08-20)
- 当了村官,更要走好职业路 (2007-08-20)
- 朝阳今年招聘160名大学生村官 (2007-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