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年轻干部:基层练就真本事 避免"纸上谈兵"
编者按:学历高,知识结构新;头脑灵,国际视野宽;有干劲,创新能力强……这些评价,是许多年轻干部留给公众的印象。专业化、知识化,成为年轻干部的工作优势。与此同时,如何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等实际能力,练就驾驭全局、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依然是很多年轻干部亟待解决的。
提高操作能力 避免“纸上谈兵”
从家门到校门、毕业后进了机关门,这样的“三门干部”,在年轻干部中不少见。
30年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大提速”。许多年轻干部工作经历单一,缺乏艰苦环境下的锻炼,缺少基层实践经历。
有些“三门干部”,不了解也不理解基层工作的酸甜苦辣,做方案、提要求不切实际,虽然工作辛苦,但在基层看来却不切实际。
在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的最新网上调查中,54.7%的网友认为,当前的年轻干部选任培养工作,应注重基层导向,遵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针,坚持多岗位、在基层一线的实践中培养锻炼。
尽管如此,有些年轻干部依然不愿下基层锻炼:上级机关发展空间大、机会多,比基层提拔快;到基层不能独当一面,工作缺乏信心……很显然,无论对于事业发展,还是年轻干部的成长进步,这种状况都不能长此以往。
仔细观察当下,很多担任高级领导职务的干部,都有过基层工作的经历,对国情十分熟悉。可以说,正是得益于在基层磨炼出的真本事,为他们今天的“有为”打下了坚实基础。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基层任务重、困难多,年轻干部到基层、到一线摸爬滚打,直接面对困难,独自处理矛盾和问题,不仅有利于加深对国情民情的了解,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而且能够提高驾驭全局和处置复杂问题的能力,积累比较全面的领导工作经验。
姬炤华绘
基层实践,是检验识别干部的“试金石”。
年轻干部要健康成长、担当重任,就要到基层一线、到艰苦困难的地方、到独当一面的岗位上去。
学会处置突发事件复杂问题的能力
30岁的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县长助理陈垠宏,是2008年昆明市面向社会公选的百名30岁以下后备干部之一。“昆明对我们岗位的设定,旨在增加协调重要工作、处理焦点问题的锻炼机会”。
有些年轻干部,刚到基层时遇到矛盾冲突,想到的是制定“解决预案”,但实践起来,村干部的工作方法看起来“土”,却很管用,很快就能解决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毛寿龙表示,年轻干部有着较高的理论素养和文化水平,具有创新精神。但是,由于缺乏基层实践经验,不少年轻干部驾驭全局、解决复杂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不足,突出表现为对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的处理,缺乏应对能力。
“作为一名领导,请从法律角度谈‘瓮安事件’;如何从中汲取教训,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上个月,重庆市1253名新提任干部参加的法制考试中,如何妥善处理突发事件成为热点,“瓮安事件”作为分值最高的一道论述题,成为考卷的压轴。
随着瓮安事件、陇南事件、孟连事件等突发事件的发生,如何处理这类事件,如何解决复杂问题,成为年轻干部成长过程中备受关注的问题。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的专项调查显示,20.9%的网友认为,在当前年轻干部选任培养工作中,年轻干部应该具有妥善应对复杂局面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处置突发事件、复杂问题,靠的是法律、政策、策略的全面运用。敢于面对当事人,有效控制事态,才能合理处置好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这对年轻干部来说,确是一道考政治、考水平、考谋略、考胆识的综合应对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积极投身实践,年轻干部才能在复杂环境中增长才干。
[1] [2] 下一页
- 李源潮:以最坚决的态度同用人上不正之风进行战斗 (2008-08-23)
- 网民热议“同用人不正之风战斗”:落实才是硬道理 (2008-08-23)
- 取消"工商管理费"不仅惠泽个体户更惠及民族未来 (2008-08-23)
- 《瞭望》文章:中央注重干部全面成长 (2008-08-23)
- 浙江省杭州市村级组织换届工作综述 (2008-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