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生村官:努力工作扎根农村服务农村
初来乍到,陌生的环境总让人有一种失落与彷徨,但是村干部的热情与关心让我的心坚定了下来,万事开头难,先从小事做起。作为计算机专业的专科毕业生我对电脑再熟悉不过,虽然村子里不需要软件工程师但是却需要我,一个能熟练掌握电脑基本知识的人。就是这一点让我在失落中找到了平衡点,我耐心的教会村干部们简单的运用电脑,做个简单的表格,输入少量的电子数据,他们都能很好的完成并且掌握,尽管打字速度有些慢,但相信多练习,一定会有所进步。村里多半是些琐碎的事,但这并没有让我感到烦乱,反而让我从这些事情里看到了村干部一心为民,村民一心村的朴实之心。从一开始一个人孤单的打字、制表到参加村民代表大会和村干部、村民代表一起聊天了解村情,我做着身为村助理该做的事,作为一名村助理首先就要融入农村,让自己与村干部、村民更加贴近。
认真了解农村工作的根本。说实话来虽然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但对于农村工作我并不是很了解,不了解不代表我对农村、对农民没有感情,我家祖辈都是农民,我爱他们,我更加热爱农村这片热土的。因为我喜欢和村民们打交道,村民比城里人多了几分纯朴,多了几分真诚,多了几分厚道。来到南杨家桥村工作之后,才发现做农村工作需要懂得东西太多太多,也明白农村工作远不如自己想得那样简单,农村工作包含极大的复杂性、矛盾性。村民和村委会、村民之间关系盘根错节,息息相关,处理问题必须知村情、解民意、体民情。对于我一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来讲,困难的确很大。但我特别庆幸,我们村的村民热情好客,积极向上,在我的工作上给予很大的帮助,特别是书记和主任对我关怀备至,在工作和生活上尽他们所能给我创造最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并针对我的工作提出很多宝贵的意见,让我受益匪浅。就在一步步的摸索学习中,我同时感受到了做最基层的农村工作是如此的神圣和伟大,它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稳定与和谐,关系到我们民族的繁荣与昌盛,我们每一个农村犹如一个个微小的细胞,支撑、构建起我们祖国这样一个强大而优秀的母体。作为一名“村官”,是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直接接触国计民生的基层管理者,为百姓办实事做好事是我们的本职工作。
提高理论和业务水平。来到农村工作,才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在关于农村的法律法规、党风廉政建设等知识还十分匮乏,因此我意识到,自己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还必须不断充电,学习各种关于农村工作的知识,方能胜任今后的工作。好在村里的书屋有各种报纸杂志,以及各种农业技术和养殖业方面的书籍,这样就方便了我及时获取各种时政信息和国家、省内的各种相关政策和动向。还有就是村书记和主任对我的引导和帮助,从我进村工作的第一天,书记和主任就经常教我一些理论上的知识和工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不仅教我农业方面的知识,更引导我怎样为人处事,怎样同两委班子成员和村民打交道,这对我进行工作真的有很大的帮助,看到书记和主任这样支持我的工作,我心里由衷的感动。在处理一些日常工作中的问题时,他们也时不时的指点迷经,让我不至于走很多弯路。
扎实做好农村基层工作。来到村里也有近一年的时间了,也参与了一些工作,比如:整理村子里历年的档案与存档,村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修正、记录,发放果树农药,还辅助妇联主任管理远程教育工作和草原书屋的管理。在日常工作中,我主要就是协助书记和主任处理一些档案和文件的整理工作。以前为了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国家的工作重心一直在城市,而现在,三农问题成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更是一个大课堂,在这大课堂里我们有学不完的知识,吸不完的营养。我坚信只要我们“踏踏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做事”,一定会有所作为。一年的“村官”工作,短暂但很充实,从环境的陌生到熟悉,从被村民称为陌生的“大学生”到亲切的“小张”,从村干部的担心到他们对我工作的肯定。回首这一切的转变,看到自己的成果,我知道到我们大学生村官是党的期盼,人民的期望,所以我要继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实现自己对村民的承诺:扎根农村,服务农村。
在此我特别感谢书记、主任对我工作的指导和支持。书记给我理论上的帮助,主任给我实践的机会,两委成员又对我很照顾,我能遇到这样好的领导,让我觉得很荣幸,也很温暖,虽然远离父母,但我丝毫没有一点孤独无助的感觉,在南杨家桥村他们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唯有继续好好努力工作我才能不辜负他们的期望。
- 南京市农村基层干部问卷调查 村官们想什么?盼什么? (2009-06-22)
- 知青去农村 命运从此转向 (2009-09-21)
- 中办国办要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2011-02-15)
- 中共中央政治局:研究部署农村扶贫开发工作 (2011-04-27)
- 国家将采取五项举措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2011-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