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组部解读选聘大学生“村官”政策:不限制专业

来源:中国人事报 作者:中组部组织局
    眼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正在各地有序开展。在有些地方,新一批大学生“村官”已经到岗服务了。

  不难注意到,各地在选聘大学生“村官”时,均未对应聘者的专业背景严格设限。当选的大学生“村官”的专业背景也不拘一格,不光有学农、林、牧的,还有学法律的、学英语的、学中文的,甚至有学地球物理的、学舞蹈的。

  有些群众对此有些疑问:不是选“村官”吗?那些不是学农的大学生,去农村能干啥?就这个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中组部组织局有关负责人。

  大学生“村官”是经严格遴选的高素质人才,已经具备做好农村工作的基本能力

  在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时,各地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严格按照中央有关部门确定的选聘条件和发布公告、个人报名、资格审查、组织考察、体检、公示、决定聘用、培训上岗等程序进行,主要选聘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是中共党员或担任过学生干部的优秀高校毕业生。选聘过程接受社会监督,增强了透明度和公信度。

  可以说,大学生“村官”都是高素质人才,他们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都具有比较好的文字功底、口头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基础,是不分专业的。

  相对来说,有农学背景的大学生“村官”在上岗初期更容易显现作用。但是,从长远来看,是否热爱农村基层工作,是否掌握了农村工作方式方法才是影响大学生“村官”为群众服务效果的关键。

  只要大学生“村官”放下架子,学有所长、学有所用,不怕困难、敢于吃苦,实现和农村、农民、农业较为密切的结合,就能开创出一番事业来。

  选聘工作注重匹配农村实际需要;实践证明,大学生“村官”发挥了良好作用

  从农村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对人才的需求也各有不同。相关部门在选聘大学生“村官”时,都会事先调查农村需求,综合考虑大学生“村官”的志愿、原籍、性别、所学专业等因素,以期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能取得最佳效果。

  如甘肃在今年的任职公告中说,要“根据分配各市州名额和考试成绩,按照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和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分别达到85%、农林牧相关专业优先录取的要求,综合考虑确定拟录取人员。”湖北则表示,“对选聘的大学生,由市(州)委组织部按照回原籍县(乡、村)和‘就近’原则,结合所学专业,分配到县(市、区),重点派往有一定工作基础的村。”

  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各种专业的大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全国各地已经涌现出了一大批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为民办实事的优秀大学生“村官”。有的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用群众的语言宣讲党的方针政策;有的创办高科技企业,吸纳近百人就业;有的引入品牌经营理念,带领乡亲打造名牌农产品,提升农业附加值;有的利用网络等现代营销手段,为农民拓展产品销路,解燃眉之急;有的真情关爱留守妇女和儿童,被群众称为“贴心人”。

  从2008年党内统计情况看,全国现有的9.97万名大学生“村官”中,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634名,占0.64%;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的10721名,占10.8%。这些数字说明,大学生“村官”已经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

  尊重人才成长规律,让青年人在农村大课堂得到锻炼和提升

  农村基层是大学生熟悉当代中国社会、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的最好课堂,也是党培养人才、锻炼人才的重要阵地。

  “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一个对农村、农民、农业没有切身体验的人,对国情的了解就可能是肤浅的、不具体的。如果这样的人走上领导干部岗位,就有产生官僚化和机关化的危险,制定的政策就可能脱离实际,影响党的执政基础。担任大学生“村官”,有助于大学生真实地感受农村、农民、农业。不论大学生“村官”将来从事什么工作,这几年农村任职的经历会成为一生的财富。

  实践证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对人才成长规律的尊重。这个计划不仅可以让一大批青年学子得到锻炼和提升,而且可以为国家储备一批熟悉国情、德才兼备的各行各业的人才。 (记者商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