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开县扎实做好大学生“村官”培养管理工作

来源:人民网 作者:佚名
重庆开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组织部有关大学生“村官”政策,紧紧围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骨干力量的目标,通过夯基础、建机制、促成才,扎实做好大学生“村官”培养管理工作,使他们沉下去、干得好、留得住、前途广。

  强化教育培训,着力夯实能力根基。一是认真开展岗前培训。指导大学生“村官”原原本本地研读中央和市委有关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政策文件,引导他们调整心态、转变角色,坚定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决心和信心;专门邀请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村支书和理论知识深厚的行家能手,紧密结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通过现身说法,解读党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和国家的涉农法律法规,通过实地观摩,帮助他们尽快吃透县情、乡情、村情,切实提高带领村民快速致富的本领。二是纳入干部培训规划。把大学生“村官”教育培训纳入全县干部大规模培训规划,每年开展一次,每次不少于10天,自9月份大学生“村官”报到以来,县委组织部先后举办2期培训班,培训大学生“村官”170人次,切实提高了大学生“村官”服务农村、奉献社会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创新管理模式,大力强化保障机制。一是建立三级管理机制。大学生“村官”由县乡村三级共同管理,县级机关负责宏观管理,县委组织部、人事局、团委、妇联等部门共同组成了“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管理办公室”,专门负责到村高校毕业生的培训、管理、使用、考核等工作。乡镇党委负责具体管理,村党组织负责日常管理。二是建立“3+1帮扶机制”。即乡镇(街道)党委委员、机关干部、村干部三者同时联系帮带1名大学生“村官”。党委委员作为“政治导师”,开诚布公、定期约谈,及时掌握思想动态;机关干部作为“理论导师”,言传身教、讲解政策,帮助提高理论水平;村两委负责人作为“实践导师”,身体力行、典型示范,帮助提高实践能力。帮扶培养原则上保持“两年不变”,重点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指导,保证大学生“村官”顺利开展工作。三是建立服务保障机制。即使财力异常紧张,我们仍然不折不扣地执行大学生“村官”的各项政策,落实福利待遇,统一为他们配备电脑、桌椅等办公器材,购买电视机、床褥等生活用品。另外,组织部还为他们开通专线,随时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以便及时帮助他们释疑解惑,共克困难。

  加大考核激励,助力村官快速成才。一是定期自查汇报。大学生“村官”采取工作日志、一月一小结、一季一汇报、一年一总结的方式,定期主动向乡镇(街道)党委、县委组织部汇报自己的工作进度、感受领悟和思想状况,并提出下阶段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二是加强组织监督考核。县委组织部制定了《开县大学生村(社区)干部考核实施办法》,建立健全县委组织部、乡镇(街道)党委和村两委“三级联考”制度。采取个人述职、党员群众测评、组织考核确认等形式,确保大学生村官考核评价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真正通过考核考出动力、考出能力、考出人才。三是加强组织提拔任用。对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符合党员条件的及时吸收入党;对适应农村工作快,在扎根农村、爱岗敬业方面发挥表率的适时推选为村支书;对政治素质好、发展潜力大、工作成绩显著、群众公认的列入乡镇(街道)党政后备干部人才库,有计划地进行重点培养,特别优秀的,按程序选拔进入乡镇(街道)领导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