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各级党组织关心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记事

来源:中国人事报 作者:商晶
2008年9月5日清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装点一新。

  710名身穿鲜红文化衫的年轻人,在巍巍青山的注视下整齐列队,庄重举拳:“我们是新时代的大学生村干部,面对革命先烈,我们宣誓……”

  铮铮誓言在山谷中回荡,令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热血沸腾。

  这是江西省为第一批大学生“村官”特别安排的“出征仪式”——“从井冈出发”。豪情过后,等待他们的,将是红土地上气象万千的基层工作。

  10个月过去了,江西首批大学生“村官”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怎么样?近日,记者深入江西南昌、萍乡、井冈山、赣州等地,探寻大学生“村官”们的成长足迹。迈好第一步

  从“大培训”视角,给他们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

  虽然是第一年选聘大学生“村官”,江西却以异乎寻常的重视,对各项工作做出了周密的安排。教育培训首当其冲。

  去年夏天,首批大学生“村官”最终名单尚未揭晓,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就指示有关部门:“对大学生‘村官’不能一选了之,要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

  在省委领导的亲自指导下,江西首批大学生“村官”岗前培训设计了三个“必选动作”: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参观以华西村为代表的新农村建设、各地市不少于7天集中培训涉农政策和工作方法。

  “井冈山的革命传统教育是我们认为最重要的一课。”江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弘强如是解释省委的初衷,“通过亲身感受‘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敢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他们对如何当好大学生村干部将有新的感悟和启迪。”

  对这些即将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者的年轻人来说,紧随其后的华西村之行同样意味深长。许多大学生“村官”在参观后的日记中感叹,华西村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他们艰苦创业的精神是可感、可学、可借鉴的样板。

  江西的良苦用心没有白费。“从井冈出发”等一系列岗前培训,为大学生“村官”们迅速适应新的角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在,首批大学生“村官”的在岗率依然是100%。

  目前,江西已初步建立起了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大学生“村官”教育培训长效机制。省委把大学生“村官”培训纳入了全省大规模培训规划,省市县各级财政都建立并落实了大学生“村官”专项资金。

  到岗之后的培训,各地一刻也没有放松,培训力度明显增大。

  记者到萍乡市时,正赶上市委组织部举办全市村书记村主任培训班,大学生“村官”也被纳入培训范围。课下,已经当选为村支部书记的大学生“村官”杨丽君笑着对记者说:“能和一百多位前辈面对面交流切磋,这个机会很难得。我对当好村支部书记更有底了!”

  在赣州市最近举办的一期培训班上,该市特色产业——脐橙种植,被大学生“村官”们“钦点”为重点课程。“我们的培训思路是联系实际,学用结合。”赣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陈春明告诉记者,每次培训大学生“村官”前,市委组织部都要征询学习意向,然后再提供“菜单式”选学和专业化培训。

  据了解,江西各地还普遍建立大学生“村官”QQ群,创办《大学生村干部简报》,建立定期座谈制度,开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

  “这些都可以看做是培训的一部分。单纯的课堂培训能解决的问题毕竟有限,我们更倾向于用‘大培训’的视角来看问题。”江西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张宝瑜说,“大学生‘村官’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在农村大课堂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提高的过程。从井冈山出发,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他们的路还很长。”留人先留心

  用好政策、好服务保障大学生“村官”任职无后顾之忧

  一进村,一串喜庆的鞭炮声,让李炎明原本忐忑不安的心情顿时化作难以言说的感动。

  当天,莲花县良坊镇冲头村为了欢迎这位“好不容易争取到的”大学生“村官”,还专门召开了村两委成员、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大会。望着一双双热情和期盼的眼睛,李炎明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个“村官”当好,为老百姓干几件实事。

  首批大学生“村官”进村以后,各级党组织从吃、住、行各方面尽可能作出妥善的安排,保证他们安心工作、舒心生活。

  按照省委的规定,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补贴“略高于全省乡镇从高校毕业生中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后工资津贴平均水平”,除去保险,每人每月大概能拿到1500元左右。

  赣州市委组织部在省里规定的政策待遇上又增加了两项优惠政策:每人每月100元生活补贴;市外籍大学生村干部,除本人每年享受一次探亲假外,其父母或配偶来赣州探亲,可每年报销一人一次往返路费。

  上饶市专门下发相关文件,将全市86名大学生“村官”人事档案转入县(市、区)委组织部集中管理,实行逐份审查、准确鉴别、规范管理、专柜保管。

  萍乡市委组织部为全市所有大学生“村官”办理了手机的集团用户服务,网内可以免费通话,极大便利了大学生“村官”们的交流和互助。

  在大学生“村官”普遍关心的“出路”问题上,江西的政策显得底气十足:两年任职期满且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将由省里从县、乡机关招考公务员的职位中拿出的30%到50%进行“切块招考”,避开与社会大军的激烈竞争。如果自愿留在农村基层工作,将统一安置到乡镇基层事业单位。

  有了从省里到各市的这些政策保障,大学生“村官”们无须为生计发愁,更不用为出路着慌。所要做的,就是珍惜难得的锻炼机会,认认真真地把这两年过好。

  今年,江西适度抬高了大学生“村官”的准入门槛,报名者须同时满足大学本科和中共党员两个硬条件。报名依然火爆,“硕士比去年还多”。带着感情培养

  保证健康成长是对大学生“村官”最大的关心

  首批大学生“村官”赴任前,江西省委组织部的一项调查表明,大学生们最担心“到村以后没有人管,没有人帮”。

  这其实也是省委领导的担心:“如果管理服务跟不上,大学生‘村官’接受锻炼、发挥作用都将是空话。”

  “3+1”结对培养模式应运而生,并在全省以制度形式固定。即1名县级领导干部、1名乡镇领导干部和1名村干部联系帮带1名大学生村干部。

  在赣县任职的聂慧洁,几乎每个月都能见到自己的结对干部——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朱俊。朱俊经常问小聂一些工作上的问题:“也算是一种检验和督促。村里的事说得头头是道,就是用了心;要是答不上来,就还要加强。”

  南昌县莲塘镇党委书记陈伟峰认为:“对大学生‘村官’真正的关心是让他健康成长,确保他在农村的两年真正学到东西。”他本人自从和小蓝村的大学生“村官”赖浩锋结成了对子,每周都会去小蓝村转转。进村第一句话总是:“小赖在哪里?”

  对绝大多数大学生“村官”来说,近在咫尺的村干部对他们的帮助最直接。芦溪县芦溪镇谭田管理处的大学生“村官”周维新说,管理处的冯建芳书记工作时总把他带在身旁,“就像师傅带徒弟,和老百姓怎么说话,怎么处理问题,手把手地教。”

  在实践中,不少地方发现,很多大学生“村官”虽有热情,却不知道这一肚子墨水怎么和农村对接,一时产生了茫然和苦闷。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过程一定是痛苦的。增强与群众的感情,学会为人民服务的本领,都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办到的。”南昌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杨人平说,“我们需要给他们搭建各类工作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经风雨、长才干。”

  南昌市要求大学生“村官”重点抓好“五个之家”建设,即依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党员之家、便民服务之家、留守儿童关爱之家、妇女健康之家、老年活动之家。南昌县委组织部还根据县内大学生“村官”学历层次高、党员人数多的特点提出了大学生“村官”个性化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培养行政人才、党务人才、企业人才。

  兴国首创的大学生“村官”“包组联户”现在已经在赣州全市推广。“包组”就是独立包驻2个以上村民小组,独立解决一件村民生活生产中的难事,自主抓好新农村建设点,完成所包组的产业发展、计划生育等中心工作。“联户”就是联系帮带产业种养户、生活贫困户、“留守户”。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锻炼,让大学生‘村官’会想事、能干事、善理事、敢管事。”兴国县委书记吴建春说。

  组织部门是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当然也是大学生“村官”之家。这一年来,江西省各级组织部门一直在践行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部领导下基层,一定会过问当地的大学生“村官”工作。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弘强带头,不管走到哪里,都要看望当地大学生“村官”。沉下去,读懂基层,读懂农村

  让大学生“村官”在泥土中耕耘,在实践中收获

  第一批大学生“村官”下去后,找萍乡市委组织部“跑官要官”的电话特别多,有性急的甚至登门“抢人”:“听说大学生‘村官’素质高、作风好。能不能给我们也派几个?”

  “在各级组织的培养下,08年这批‘村官’成长得很快,他们真正是沉下去了。”萍乡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陈松远说。

  坐在赣县吉埠镇枧田村公共事务服务所,窗外吹来带着泥土味的热风。有着所长身份的聂慧洁笑着说起自己的“去城市化”进程:“我现在没有星期几的概念,只关心单日、双日。逢双老百姓要赶圩,去家里办事就找不到人。还特别关心天气,雨下得不是时候,心就一沉:完了,刚种下的秧子全泡了。”

  在兴国长冈乡,大学生“村官”应传锦邀记者去看看他这几个月一直在忙的太阳能工程。进村后,农户家警觉的狗吠叫起来。只见应传锦上前吆喝几句,狗就乖乖趴下了。同行的乡镇领导赞许道:“连狗都认识你,说明工作已经做到家了。”

  大学生“村官”们告诉记者:“沉下去,我们开始读懂基层;读懂乡村,就更想把青春奉献给这片红色的土地。”

  在南昌,三鹿奶粉事件后,大学生“村官”立即开展对村里育龄妇女、留守儿童的教育、宣传和检查,并在妇女、儿童维权投诉点专门收集近期村里儿童饮食方面的信息。村民们深受感动:“这些年轻干部真是关心我们的亲人。”

  在抚州,大学生“村官”危冬发在各级组织的帮助下,筹资600万元创办了江西天凝明胶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创造了50多个就业岗位,产品供不应求。

  在井冈山,大学生“村官”万永祥多方争取资金5万余元,带领村民修复水毁桥梁2座,得到了镇党委的高度评价和群众的交口称赞。

  ……

  很多大学生村官发自内心地说:这两年的时间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不管以后做什么,在思考问题时一定会多一个角度——基层老百姓的角度。

  今天的赣鄱大地上,这些年轻的“村官”,正在用真情体会基层,用智慧改变乡村。从井冈出发后,他们从未停步。

  链接

  2008年江西省共选聘大学生村干部710名,来自全国24个省(区、市)的169所高校。其中,男性486人,占68.5%,女性224人,占31.5%;硕士研究生44人,占6.2%,大学学历438人,占61.7%,大专学历228人,占32.1%;中共党员501人,占70.6%,优秀团干部和学生干部344人,占48.5%。

  记者手记

  在江西采访的日子里,一直被一种纯净的力量感动着。以至于离开江西许久之后,我还能清晰地听到那些发自内心的质朴声音。

  “天底下恐怕没有比当村干部更难的工作了。这些孩子们能到条件艰苦的农村来任职,真的非常不容易。我们应该也必须给他们更多关爱和帮助。”

  “省委把这133个人交给赣州,我们就对他们的成长负有重大责任。要是他们在这两年里没学到真本事,我们上对不住党,下对不住百姓。”

  “萍乡从上到下把这件事都看得很重。我们也是在做‘希望工程’啊。若干年后,他们中间一定会有人成长为特别优秀的领导干部。”

  能感受到,江西在非常用心地做大学生“村官”工作。这种用心,源于对党的事业的高度责任感,体现在具体工作中的真情真意。带着感情去做工作,刚性的制度也变得生动起来。

  很多组工干部感慨地说,他们从这项工作中得到了莫大的成就感。大学生“村官”的每一点成长和进步,都让他们喜上眉梢,好像看到自己的孩子有了长进一样。

  对组织的关怀,大学生“村官”们也是感恩在心。一路上,陪我采访的处长每天都能接到大学生“村官”的电话。九江的村官说创办的土鸡场开始有收益了,您下次来九江一定要来看看;抚州的村官说村里引进杨梅新品种丰收了,欢迎去品尝他的劳动果实。

  有一次,这位处长在大学生“村官”QQ群上聊天,得知有个地方的村官没有收到省里寄的《大学生村干部简报》,赶忙问:“你们是哪个县的?我去查一下。”谁知道这个村官说了一句:“领导们对我们已经很好很好了,您可千万别为这件小事找他们呀。”然后干脆就下线消失了。

  “竟然包庇上级,这些小村官!”处长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很严厉,眼睛里却全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