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盟太旗三举措加强大学生村官队伍管理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佚名
为使大学生“村官”尽快适应基层工作,真正发挥作用,太旗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培养和使用,着力构建大学生“村官”长效工作机制,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一是完善制度,增强责任意识。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对大学生“村官”的到岗到位、工作开展、目标完成、工作日志等情况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并加大执行力度,提高了大学生“村官”的责任意识。建立定期汇报制度、走访制度和约谈制度等,及时关心和了解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动态,初步形成了对大学生“村官”管理的长效机制。同时,定时定期要求他们参加苏木乡镇的工作会议,使他们熟悉基层的工作模式、流程。大胆安排他们到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等重、险、难的村,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增长才干。
二是创造环境,拓宽学习途径。结合当前农村实际,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大学生“村官”思想、工作和生活方面的问题。要求苏木乡镇和嘎查村切实为大学生“村官”创造宽松的政治环境,针对大学生“村官”身上存在的不足进行培养锻炼;了解掌握大学生“村官”的专业知识和特长,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安排大学生“村官”到苏木乡镇政府各办公室进行轮岗锻炼,通过压担子、定任务和参与一线工作的形式,不断增强他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实践工作的能力。采取日常考核、季度考核、年终考核“三结合”和旗、镇、村三级考核相结合的形式,对大学生“村官”的实际工作进行考评,并将考核结果作为续聘和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同时,对工作积极、成绩突出的大学生“村官”及时给予表彰和鼓励,提高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实效。
三是强化培训,注重引导培养。注重对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引导,坚持“全面、具体、实效”的原则,创新形式,强化教育培训。首先,通过集中学习、典型引导、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让大学生“村官”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积极开展农村实用知识培训和远程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的能力。重点强化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现阶段农村经济社会形势、农村工作方法和法律法规等方面内容的培训,使大学生“村官”了解农村生活习俗,逐步熟悉农村工作。第三,搭建交流平台,相互取长补短。组织大学生“村官”开展经验交流、观摩学习、文体竞赛等活动,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促使他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一是完善制度,增强责任意识。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对大学生“村官”的到岗到位、工作开展、目标完成、工作日志等情况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并加大执行力度,提高了大学生“村官”的责任意识。建立定期汇报制度、走访制度和约谈制度等,及时关心和了解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动态,初步形成了对大学生“村官”管理的长效机制。同时,定时定期要求他们参加苏木乡镇的工作会议,使他们熟悉基层的工作模式、流程。大胆安排他们到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等重、险、难的村,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增长才干。
二是创造环境,拓宽学习途径。结合当前农村实际,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大学生“村官”思想、工作和生活方面的问题。要求苏木乡镇和嘎查村切实为大学生“村官”创造宽松的政治环境,针对大学生“村官”身上存在的不足进行培养锻炼;了解掌握大学生“村官”的专业知识和特长,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安排大学生“村官”到苏木乡镇政府各办公室进行轮岗锻炼,通过压担子、定任务和参与一线工作的形式,不断增强他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实践工作的能力。采取日常考核、季度考核、年终考核“三结合”和旗、镇、村三级考核相结合的形式,对大学生“村官”的实际工作进行考评,并将考核结果作为续聘和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同时,对工作积极、成绩突出的大学生“村官”及时给予表彰和鼓励,提高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实效。
三是强化培训,注重引导培养。注重对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引导,坚持“全面、具体、实效”的原则,创新形式,强化教育培训。首先,通过集中学习、典型引导、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让大学生“村官”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积极开展农村实用知识培训和远程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的能力。重点强化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现阶段农村经济社会形势、农村工作方法和法律法规等方面内容的培训,使大学生“村官”了解农村生活习俗,逐步熟悉农村工作。第三,搭建交流平台,相互取长补短。组织大学生“村官”开展经验交流、观摩学习、文体竞赛等活动,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促使他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延伸阅读:
- 内蒙古扎兰屯多措并举加强大学生村官管理 (2009-06-16)
- 大学生村干部辛酸与快乐(图) (2007-05-04)
- 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50名大学生“村官”上任 (2007-08-09)
- 内蒙古科右前旗50名大学生村官走马上任 (2007-08-14)
- 内蒙古科右前旗招考50名大学生助建新农村 (2007-09-27)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