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说大学生村官之称谓:为人民服务万岁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丁景卫
做为大学生村官,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经历,当亲戚朋友问起工作时,我们常常简单的以“村官”二字来敷衍回答,而特意将“大学生”三个字隐去。但在农村工作时,群众往往又会特意的给补上去,“这位是我们的大学生村官”,语气中包含了热情和尊敬。一时间百感交集,不知这一去一添之间包含了怎样的心情。
从我国长期以来对人的称谓上来讲,前面的部分指的是单位,最后的部分是具体的职位和称呼。而且在我国对于身份和称谓又往往十分重视,无论在电视、电影里,或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在一连串称谓之后,人才可以登场。否则就会给人一种不知礼数、目中无人的感觉,对于我们这个有着八千年历史、五千年文明的礼仪之邦来讲,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水浒》中的林冲,全称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冲,读起来朗朗上口、一气呵成。再比如我们的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新闻中常这样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军委主席胡锦涛”,一个字都不能少,这是因为一个人的身份是由所在的单位、团体和具体的职务相对应的,这些称呼不仅倍显尊重,而且理直气壮、理所当然。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相比而言,就不难想到大学生村官这一特定身份在实际应用时的尴尬心情了。
首先从传统身份称谓的概念上来讲,“大学生”并不能代表我们所在的单位,而且由于我们当中都已经毕业多年,有的已经为人父母,这种称呼对我们来说并不匹配,倒是在档案或者表格中凸显更显得尊重。冠以这种称谓,在别人问起时,自然就没有“我乃大学生村官是也”那种理直气壮的底气了。从这个层面来讲,“大学生”三个字似乎应该去掉。那么就直呼村官好了,“村官同志们”好像更易于大家接受。其实不然,在现实生活中,官这个概念已经不常用了,国家在人事制度的改革上也在有意淡化这个概念的色彩和影响,只是在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还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见解。那么我们以官的身份称谓,是否又反其道而行,让人们对过去的那种官本位思想有所怀念和追忆呢。从这个角度来讲,官字好像也应该去掉,这样就只剩下一个村字了,但独木不成林,就更难概括我们的身份了。那么总该有一种称谓适合我们这一特殊群体吧。
对于某中特定背景下的特殊事物,使用合乎时宜的称呼,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有一段历史可以说明这个问题。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面对北朝鲜人民的求援信号,党中央在在对朝的支援方式和部队称谓上煞费苦心。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美国率领着其操控的联大军队打着正义的旗号,一时间党中央在入朝部队称谓上拿不定主意,不能以正规军的名义,那样师出无名,更不能以像二战时那样称谓远征军,因为这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侵略和反侵略,稍有不慎,就可能掀起第三次世界大战。最后经过再三商议定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这是基于历史和地缘关系的一种感情的支援,而且不伤及和气,事实证明这一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特殊身份称谓打出了中国人民军队的国威,也加深了中朝两国的感情,更避免了一场世界大战。
对于我们这一特殊背景下的特殊群体的称谓也是基于此种原因。为了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束缚,释放农村生产力,同时吸引更多的有志之士和大学生共同致力于建设我们的新农村,这正是我们所处的特殊背景。大学生三个字不仅体现了国家对打破传统身份限制的一种决心,也是对我们现在可以不拘泥于身份放手大胆工作的一种寄托和鼓励。更是一种对知识和奉献精神的高度概括,这便是我们无形中的单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我们在村上又很多身份,村支书助理或是村主任助理,同时还兼任团支部书记、监督员、协调员等一系列相关职务,村官二字正是对我们所有职位的集中概括。对于群众们来说这两种身份的搭配结合,更突出了他们对我们投身农村、无私奉献知识和青春的一种殷切期望。大学生村官五个字包含了一种“为人民服务万岁”的志愿者精神,这也是我们这一特殊群体所从事的事业的一种殊荣。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大学生村官也会像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一样慢慢的没入到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但我相信人们会为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人群留下一些记叙和评论,探寻这一特殊称谓的由来及产生的积极意义和影响,在这里我有感而发,以作参考。
从我国长期以来对人的称谓上来讲,前面的部分指的是单位,最后的部分是具体的职位和称呼。而且在我国对于身份和称谓又往往十分重视,无论在电视、电影里,或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在一连串称谓之后,人才可以登场。否则就会给人一种不知礼数、目中无人的感觉,对于我们这个有着八千年历史、五千年文明的礼仪之邦来讲,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水浒》中的林冲,全称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冲,读起来朗朗上口、一气呵成。再比如我们的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新闻中常这样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军委主席胡锦涛”,一个字都不能少,这是因为一个人的身份是由所在的单位、团体和具体的职务相对应的,这些称呼不仅倍显尊重,而且理直气壮、理所当然。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相比而言,就不难想到大学生村官这一特定身份在实际应用时的尴尬心情了。
首先从传统身份称谓的概念上来讲,“大学生”并不能代表我们所在的单位,而且由于我们当中都已经毕业多年,有的已经为人父母,这种称呼对我们来说并不匹配,倒是在档案或者表格中凸显更显得尊重。冠以这种称谓,在别人问起时,自然就没有“我乃大学生村官是也”那种理直气壮的底气了。从这个层面来讲,“大学生”三个字似乎应该去掉。那么就直呼村官好了,“村官同志们”好像更易于大家接受。其实不然,在现实生活中,官这个概念已经不常用了,国家在人事制度的改革上也在有意淡化这个概念的色彩和影响,只是在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还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见解。那么我们以官的身份称谓,是否又反其道而行,让人们对过去的那种官本位思想有所怀念和追忆呢。从这个角度来讲,官字好像也应该去掉,这样就只剩下一个村字了,但独木不成林,就更难概括我们的身份了。那么总该有一种称谓适合我们这一特殊群体吧。
对于某中特定背景下的特殊事物,使用合乎时宜的称呼,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有一段历史可以说明这个问题。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面对北朝鲜人民的求援信号,党中央在在对朝的支援方式和部队称谓上煞费苦心。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美国率领着其操控的联大军队打着正义的旗号,一时间党中央在入朝部队称谓上拿不定主意,不能以正规军的名义,那样师出无名,更不能以像二战时那样称谓远征军,因为这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侵略和反侵略,稍有不慎,就可能掀起第三次世界大战。最后经过再三商议定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这是基于历史和地缘关系的一种感情的支援,而且不伤及和气,事实证明这一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特殊身份称谓打出了中国人民军队的国威,也加深了中朝两国的感情,更避免了一场世界大战。
对于我们这一特殊背景下的特殊群体的称谓也是基于此种原因。为了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束缚,释放农村生产力,同时吸引更多的有志之士和大学生共同致力于建设我们的新农村,这正是我们所处的特殊背景。大学生三个字不仅体现了国家对打破传统身份限制的一种决心,也是对我们现在可以不拘泥于身份放手大胆工作的一种寄托和鼓励。更是一种对知识和奉献精神的高度概括,这便是我们无形中的单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我们在村上又很多身份,村支书助理或是村主任助理,同时还兼任团支部书记、监督员、协调员等一系列相关职务,村官二字正是对我们所有职位的集中概括。对于群众们来说这两种身份的搭配结合,更突出了他们对我们投身农村、无私奉献知识和青春的一种殷切期望。大学生村官五个字包含了一种“为人民服务万岁”的志愿者精神,这也是我们这一特殊群体所从事的事业的一种殊荣。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大学生村官也会像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一样慢慢的没入到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但我相信人们会为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人群留下一些记叙和评论,探寻这一特殊称谓的由来及产生的积极意义和影响,在这里我有感而发,以作参考。
延伸阅读:
- 大学生村官要“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 (2011-02-21)
- 有批评是好事大学生村官如何在质疑声中成长 (2011-07-31)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