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进党委班子:党籍和实绩孰轻孰重
笔者认为我国当下最缺反哺大学生村官,这是重要原因。或者说,重要原因之一。也正因为党委和政府想到了这点,于是在全国各地乡镇党委换届工作正紧锣密鼓的进行时期,最大的亮点莫过于选拔优秀大学生村官进入乡镇党委班子。就云南省而言,据统计,通过换届选举,全省1245个乡镇,共有872名大学生“村官”进入乡镇党委班子,其中11名任副书记,861名任党委委员。
“大学生村官进党委班子”,本来从政策设计者的出发点上来说应该是非常好的,然试问一下当下这一政策缺什么,笔者认为最缺公平。这很可怕。公平性是来自现实的考量。政策的苦心和美好愿景不难看出,就是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建立来自基层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搭建大学生“村官”成长平台。笔者在为政策叫好的同时,也有一些忧虑不吐不快。一项政策,没了公平,就什么都不是,就什么都会发生。比方说,招录进去的既有党员,也有非党员人士!可以肯定的是当初都是一样优秀考录进去的!都是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通过个人报名、组织推荐、资格审查、面试、考察、体检、录用和培训等程序最终到村任职的!然而,没有经过基层调研制定出的大学生村官进党委委员政策,顾及了党员,伤害了非党员优秀人士!不公平的变质的政策,在很多地方,全不管你优秀与否,只要是党员,进党委委员的机会是那多么宝贵!多么耀眼!于是舆论哗然──怎么会有这种事?怎么会这样?
奇怪并不奇怪,不奇怪才怪,因为进党委委员的都应当是而且必须是党员,谁叫你不入党的?然而现实是,我们优秀的大学生村官朋友们那么苦那么累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宝贵的青春,他们已经具备了“共产党员”的条件,比如能“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联系群众,团结同志,品行端正,作风正派,在群众中威信较高…..”比如说“思想政治素质好、熟悉农村基层工作、对待群众有感情、服务群众有本事、在带领群众创业致富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实绩突出、得到群众认可…”比如说“年度考核优秀、受到县和省级甚至中央表彰…”。并且他们大都在思想上入了党,甚至有些递交了入党申请!然而加入共产党总有一个过程!对于程序上还没有入党的他们,尽管是那么的拼命的工作,虽然同是大学生村官一样的身份,但是在大学生村官进党委委员这一政策中,他们可望而不可及!
进班子意味着什么不用赘述。我们许多大学生村官任职以来,对村的各种情况了然于胸,但仅因为非党员或者党龄不够及其他可变化的各种因素,能进入党委委员的是零。而论能力、知识、技能等许多方面也不亚于进党委委员的“村官”。同时,部分地区还规定“选拔为乡镇党委副书记、副乡镇长或党委委员的优秀大学生“村官”,任用期满一年后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按照乡镇机关选任领导人员有关规定进行公务员登记。”这对大多数大学生村官是一个打击。
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具有长远战略意义”,大学生村官选派的重要性和作用不言自明。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岗的大学生村官已达到22万人之多。其中今年面临就业的大学生村官有6万名,大学生村官已经形成一个比较庞大的社会群体. 这些大学生村官,既是一定时期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又是工人阶级在一定时期内的重要补充力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生“村官”事业正成为新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现阶段,在大学生“村官”身上承载着四大重托:党的重托,他们是党政干部的后备力量的源泉;人民的重托,担负着农村事业的建设;国家的重托,担负着城乡和谐发展的重任;民族的重托,承载着民族复兴、和平发展的重任。毫不夸张地说,大学生村官有了一个重要的时代地位,他们自身具有的优势无可比拟。培养未来的领导者和接班人,时不我待。任何人如果把这种时代责任打破,所带来的损失将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辛劳付之东流。
选拔大学生村官进党委班子,全国各大媒体、网站、报纸都作了广泛的宣传,报道不可谓不多,传播不可谓不广。因此,各级党委都非常重视,不仅有相关详细的方案,有严肃的组织人事纪律,有专门的部门对选拔工作过程进行监督,而且选拔的程序公正公开,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村官都要经过公开推荐、公开测评等,拉票贿选等行为都将受到严厉的惩处。比如云南省:在选拔工作中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原则,抓实民主推荐、组织考察、确定预备人选三个中心环节,规范选拔程序。召开乡镇机关中层以上干部、各站所负责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大学生村官和群众代表参加的民主推荐会议,在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村官中推荐产生初步人选。县(市、区)委组织部抽调干部组成考察组,采取发布考察预告、开展民主测评、广泛听取干部群众意见等方式,对乡镇推荐初步人选进行综合考察。然后由县(市、区)委常委会根据考察情况,结合乡镇党委班子结构配备需要,提出大学生村官进乡镇党委预备人选。州市委组织部审批后再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
但无可置疑的是,仍有少部分人借此机会说情、打招呼、拉关系,特别是一些“富二代”、“官二代”更是积极活跃,让整个选拔工作困难重重,一些不跑不要的则是疑云重重。事情的发展有点“好事变坏事”的苗头。人嘴两片皮,要想争论是“先有位才有为”还是“先有为才有位”这样的话题,恐怕是没有什么结果,就如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但作为大学生村官,只须一句话:“你是否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仅此而已。于是乎,一些一天都没有下个村的“党员”村官,一下子成了党委委员;一些并不优秀的“村官”变成了“乡官”。因此,此风不可长,必须坚决扼制,凡是有以上所述情况的,不但要坚决拿下,就是已经当选的也要重新考虑。既然是眼里的“沙子”,就一定要把它“揉”出来,不能让个别人的利益而毁了几代人为之奋斗的成果。
且不说大学生党员村官进党委委员选拔中的“不公平性”,更悲催的是那些非党员的优秀大学生村官连那样的机会都没有!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坚持凭实绩使用干部,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让所有优秀干部都能为党和人民贡献力量。”这句话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睿智,也为年轻干部指明了方向。笔者认为,选拔优秀大学生村官进党委委员,看的不仅仅是“党籍”,更要看的应该是“实绩”。唯有大学生村官朋友们振作精神、踏踏实实为百姓谋幸福,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可信数据、生动实例来证明自己,这就是实绩。显然,实绩既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不会从地下冒出来,这得靠智慧和汗水去干出来。
总而言之,对于已经实行的大学生村官进入乡镇党委班子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同时更要实行大学生村官进入乡镇政府班子,这无疑成为了当务之急,而且要形成长效机制而不是即兴而决,要合理规范而不是临时妄议,否则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就会有更大的阻力和障碍,选人用人公信度就会受到置疑和轻视,原本美好的政策愿景就成为了“镜中花、水中月”。
- 大学生“村官”大有可为 (2009-03-19)
- 大学生村官,不该成为政治试验的无辜“牺牲品”! (2009-03-20)
- 号召大学生到农村 必须打破顾虑 (2009-03-21)
- 去农村基层就业补偿学费是对症下药 (2009-03-21)
- 为何公务员成为大学生首选职业? (2009-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