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把入口关只是选聘大学生“村官”第一步
的确,在大学生“村官”计划启动的初始阶段,“一村一名大学生”等口号总让人有一种只重数量、过于理想化的感觉。在选拔过程中也存在把关不严的情况,致使不少大学生在新鲜感消失之后草草收场,不是考研、考公务员,就是下海经商另谋出路。
然而,还是有一部分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发挥了才干,带领村民走上了创业致富的道路。榜样力量的召唤,加之一系列激励保障政策的完善,保证了大学生“村官”的工资、福利等待遇;各项补贴的倾斜填补了他们创业的资金空白;期满后考取公务员、自主创业等出路方面的优惠政策又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于是,到农村任职成为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第一选择。
在这样的背景下,秉持宁缺毋滥的原则、确保选聘的大学生“村官”符合农村基层的需要就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而笔者认为,“最符合农村基层需要”是一个动态的标准,单纯从选拔阶段很难看出谁是真正“下得去,待得住”的最佳人选;而真正要使大学生“村官”能够“用得上,干得好”,各地各部门也绝非严把入口就能一劳永逸。
首先,要“选择”出最符合农村基层需要的大学生。在招聘选拔环节,专业选取要提高针对性和结构性,增强个人考察的力度。相关部门一定要有预先的规划,包括农学、园艺、农技、农业经济管理、农业资源与环境等在内的涉农专业大学生,毫无疑问是选拔的主要对象。此外,要统计出除了农学之外基层所需要的其他专业类型,使得所选大学生的专业结构更加合理、更加完备、更能满足基层的多种需要。另外,要增加考察环节,除了常规性的政审之外,要更加重视对学生品质的考量。
其次,要“培训”出最符合农村基层需要的大学生。各地基本上都安排有定期培训,而由于大学生在基层任职后所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困难不尽相同,使得政府安排的培训内容很难满足所有大学生的需要,这就需要整合培训资源,邀请农业部门的官员、农科院的专家学者、农业院校的教授、农业专业协会的典型模范、基层优秀的干部标兵等定期为大学生村官进行培训。如此一来,面对纷繁复杂的基层实际,培训虽然不可能面面俱到,却能在最大程度上涵盖大到最新的国家“三农”大政方针、小到具体的农业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的信息,使培训真正起到实效。
再次,要“流转”出最符合农村基层需要的大学生。据报道,有些同一个县的大学生“村官”之间缺乏交流导致创业项目重叠,造成资源、成本浪费。这就需要政府部门组织协调,加强大学生村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可以超越县域的限制,而在一个县的范围内,需要健全大学生村官的流动机制。经过一段时间的基层工作,大学生“村官”们基本上有了工作目标和创业意向的时候,主管部门可以对他们的想法和计划进行整合,将那些志趣相投的大学生村官集中在一起合作,以优化人才资源的配置。(冯克)
- 大学生村官不是简单的知青下乡 (2009-05-08)
- 做一名群众满意 组织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 (2009-05-08)
- 建立长效机制 为大学生“村官”打通更多的出路 (2009-05-08)
- 真正做到肯干实干会干,大学生村官一定能有所作为 (2009-05-08)
- 浅谈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2009-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