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组织关怀 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作用
来源:西藏日报
作者:涂显锋
鼓励大学生当“村官”是近年来国家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政策。实践证明,大批大学生“上山下乡”当“村官”,不仅充实了基层组织力量,还实实在在地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如何更好地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成长,是眼下值得思考的问题。
大学生到村里,往往担任村主任助理之类的职务。但这样的助理不应该只是拎包的跟班。大学生“村官”有文化,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思想相对开放,更具开拓精神。我们的基层组织应该把他们看作“智囊”,鼓励他们积极为农村发展出谋划策,尊重他们的意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主人翁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都有干一番事业、实现人生价值的强烈愿望,基层组织要为大学生“村官”创造发挥才能的平台,特别是要针对大学生“村官”的专业特长因材施用。如对农牧科技专业的大学生“村官”,可以让他负责村里的黄牛改良、种植养殖技术推广之类的项目,甚至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也可以充分考虑吸纳大学生“村官”的建议。
关心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是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作用的另一个方面。绝大多数大学生缺乏基层工作经验,从城市到乡村又会产生心理落差。
因此,基层组织必须做好关心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的工作。除了老干部在工作中的传帮带以外,还要做好心理抚慰工作,让大学生们热爱自己工作的乡村,树立安心基层的决心和艰苦创业的信心。拉萨市各县(区)在大学生“村官”入村前,专门组织在农牧区工作多年的老党员、老同志和优秀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以座谈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县情、乡情、村情教育,传授在农牧区开展工作的经验,对基层干部艰苦的工作、生活、学习条件实事求是地向大学生“村官”介绍,引导他们正确面对工作和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帮助他们尽快转换角色、适应基层,取得良好效果。
加强组织关怀是提高大学生“村官”工作积极性的重要途径。拉萨市各县(区)建立组织部长与大学生“村官”沟通机制的经验值得推广。同时,各级组织部门也要重视在大学生“村官”中发现和培养人才,把一些思想积极上进和优秀“村官”吸纳入党,让他们更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甚至可以把表现突出的大学生“村官”作为各级党政机关的后备干部进行培养,让他们有前途有盼头,进一步激发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
大学生到村里,往往担任村主任助理之类的职务。但这样的助理不应该只是拎包的跟班。大学生“村官”有文化,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思想相对开放,更具开拓精神。我们的基层组织应该把他们看作“智囊”,鼓励他们积极为农村发展出谋划策,尊重他们的意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主人翁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都有干一番事业、实现人生价值的强烈愿望,基层组织要为大学生“村官”创造发挥才能的平台,特别是要针对大学生“村官”的专业特长因材施用。如对农牧科技专业的大学生“村官”,可以让他负责村里的黄牛改良、种植养殖技术推广之类的项目,甚至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也可以充分考虑吸纳大学生“村官”的建议。
关心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是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作用的另一个方面。绝大多数大学生缺乏基层工作经验,从城市到乡村又会产生心理落差。
因此,基层组织必须做好关心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的工作。除了老干部在工作中的传帮带以外,还要做好心理抚慰工作,让大学生们热爱自己工作的乡村,树立安心基层的决心和艰苦创业的信心。拉萨市各县(区)在大学生“村官”入村前,专门组织在农牧区工作多年的老党员、老同志和优秀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以座谈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县情、乡情、村情教育,传授在农牧区开展工作的经验,对基层干部艰苦的工作、生活、学习条件实事求是地向大学生“村官”介绍,引导他们正确面对工作和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帮助他们尽快转换角色、适应基层,取得良好效果。
加强组织关怀是提高大学生“村官”工作积极性的重要途径。拉萨市各县(区)建立组织部长与大学生“村官”沟通机制的经验值得推广。同时,各级组织部门也要重视在大学生“村官”中发现和培养人才,把一些思想积极上进和优秀“村官”吸纳入党,让他们更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甚至可以把表现突出的大学生“村官”作为各级党政机关的后备干部进行培养,让他们有前途有盼头,进一步激发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
延伸阅读:
- 大学生村官不是简单的知青下乡 (2009-05-08)
- 做一名群众满意 组织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 (2009-05-08)
- 建立长效机制 为大学生“村官”打通更多的出路 (2009-05-08)
- 真正做到肯干实干会干,大学生村官一定能有所作为 (2009-05-08)
- 浅谈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2009-05-09)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