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生村官缘何成为毕业生眼中的“金饭碗”
公务员报考热已经成为社会议论的热点话题,公务员岗位由于工作稳定、收入高、待遇好、有发展前途,成为许多毕业生就业第一选择。然而,“村官”工作在农村一线,我国绝大部分农村环境差、任务重、压力大、矛盾多,多数毕业生对“村官”这个岗位并不“感冒”。那么,苏州“村官”缘何成为众多毕业生眼中的“金饭碗”“香饽饽”呢?
下面这段话给出好最好的解释:苏州农村是中国农村最富的地区,全市早已宣布在中国率先实现“小康”。在很多地方认为是艰苦锻炼岗位的“村官”,在苏州成为大学生心目中的理想职业目标。有网友在网上发布的一则苏州淞浦村村官工资图文在大学生中引起不小的关注,年薪十五万村党总支书记,其他村官平均工资为八九万,村会计的年收入也在十万以上,这个水平在苏州市只算中等。报名的大学生说,苏州村官年薪高,“比白领还白领”。
高额年薪是众多毕业生报考苏州村官的“原动力”。用报名的大学生话来说,苏州村官年薪高,“比白领还白领”。如果苏州“村官”年薪没有这么高,那么还会有众多毕业生报名吗?我想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苏州市报考条件最苛刻,报考率达到了二十八比一,苏北五市报录则在四比一左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毕业生追求好的职业、高的收入,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是,中央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是一项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战略性举措。李源潮同志曾指出,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为保证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作出的战略决策。希望大学生村官坚定自己的人生选择,克服浮躁情绪和功利主义思想,扎根农村基层,在艰苦环境中砥砺意志和品格。大学生村官要在农村一线有所作为,首要的就是要克服功利主义思想。如果毕业生怀着“挣高薪”的动机报考村官,必然与党中央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的初衷背道而驰的。毕业生怀着这样的目的考取村官岗位后,又怎能和群众“同甘苦、共患难、心连心”,又怎能在农村一线“经风雨、长见识、增才干”,又怎么担当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任!
最近,网络上曝出的村官腐败案件,极为触目惊心。如果毕业生以“钱”为导向报考村官,其动机和目的就不纯,又怎能保证其在村官这个岗位不“见钱眼开”呢!
中央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是让大学生到农村艰苦环境中历练作风、增长才干,为各级党组织培养后备人才的,决不是让大学生去农村图享受、挣大钱的!报考村官的毕业生一定要弄清这个道理。
- 当好大学生村官,这辈子就不愁了? (2009-04-16)
- 大学生村官不应成为特殊公民 (2009-04-16)
- 激赏村官当公务员是塞给大学生的“奶嘴” (2009-04-16)
- 大学生村官工作半年当选代表为何遭质疑 (2009-04-20)
- 学有所用融入农村 大学生当村官不是当官 (2009-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