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聘大学生村官,一时之举还是长久之策?

来源:网易博客 作者:柴永兴

今年,河北省将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3000名。这是记者从昨天召开的全省2009年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座谈会上获悉的。(新华网6月10日)

  选聘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是一种尝试。从目前来说,总的感觉是:

  一是大学毕业生非常踊跃,在目前就业状况整体不佳的情况下,报考大学生村官,既是应急之举,也可为大学毕业生几年后进入公务员序列或报考研究生、选调生奠定基础,因而倍受大学毕业生欢迎。

  二是党和政府积极推进。选聘大学毕业生担任村官,既能解决大学毕业生目前的就业问题,也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力量,解决农村基层组织“黑”化、弱化问题。同时还是培养选拔具有基层工作经验的领导干部的重要举措。

  三是社会冷静观察。客观地说,社会上很多人对选聘大学生到农村当村官并不看好。大学生不愿意到基层工作是当前的普遍现象,而农村异错综复杂的宗法势力和地方官员势力的盘根错节,为大学毕业生能否融入农村,能否适应农村工作提出了重要挑战。

  四是农村不声不响。到目前为止,很少看到真正来自农民对大学生村官的评价,大部分都是农村之外的各个领域的人们在分析预测评说。工资来自于财政,人员由组织部门选聘,干得好坏由组织部门考核。大学生村官与农民之间总感觉有一层深深的鸿沟。

  这些感觉告诉我,如果选聘大学生这一举动是一时之策,那么,我觉得目前做的已经很好了,政府花些小钱,大批大学毕业生得到了安置,既培养锻炼了干部,又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力量,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呢。既使有些问题,比如一些大学生村官激情而来,漠然而去;比如一些大学生到位不到岗,呆在家里领政府工资;比如一些大学生纯粹是为了混一待遇,根本就没有在农村工作的打算等,但只要有三分之一、五分之一、十分之一的人通过几年的锻炼熟悉了农村、了解了农村,甚至愿意扎根农村、奉献农村,那么政府今天拿出的钱就没有白花。

    但如果作为长久之策,我觉得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一是选聘大学生村官,到底是以农村、农民的发展需求为主,还是以大学生的就业安置为主?如果以农村、农民为主,选聘什么样的村官,就应该听取农民的意见,选聘过程中就应该有农民代表参与。如果以大学生的就业安置为主,那么选聘到农村的大学生村官就有可能与农村、农民的需求不符,大学生村官就有可能被闲置的可能。

  二是大学生村官的上级选派与村民自治问题的冲突。大学生村官尽管担任的主要是农村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但毕竟是上级委派的村官。当村庄的利益与乡镇、县的利益不一致时,大学生村官到底要维护谁的利益?是维护选聘并给他发工资、考核他的上级部门的利益还是维护村民的利益?上级选聘的村官与村民选举或农村党员选举出来的村主任或村支书的立场如何协调?

  三是大学生村官由组织部门选聘到真正成为农民自己认可的村官还有一个法律上的问题。“村官”一般指农村两委班子成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委会成员必须是本村村民,并且需要由村民选举产生。就是农村的支部书记和委员,也需要由村里的党员选举产生。突然来个20来岁的既不是本村村民,也没有经村民或村里党员选举产生的大学毕业生来做“村官”,与现有法律法规冲突吗?农民认可吗?(柴永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