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不能都挤当村官“独木桥”

来源:新华报业网 作者:孙兆金
    尽管有“没有任何编制、掌握苏州地方方言者优先……”等“苛刻”的报考条件,苏州的村官岗位依然成了“香饽饽”。相对于220个村官岗位,考试比例约达1:23,比去年翻了一番还多。——这是大学生村官网上的一篇文章中开头一段的文字。江苏苏州选聘大学生村官工作和全国各地一样,用如火如荼来形容并不为过。

    时下,各地招录大学生村官的普遍做法是,先给出优惠待遇,然后动员报名、考试。很多地方甚至早早就开出了可考研加分、可优先提拔使用、可进事业编制等“许愿支票”。这些“诱人条件”让很多大学生跃跃欲试,以至形成了千军万马拥挤“独木桥”的景象。其实,大学生并非是人人都适合当村官的,尤其是那些城里生、城里长,且在学校学的专业又与“农”字丝毫不沾边的学生,千万别让优厚待遇“勾出”浮躁心理,一窝蜂地涌往农村。前不久,广西三江县的大学生村官杨盛敏因公务员考试失利而疯了,这事就颇耐人寻味。其实,今天当村官的大学生完全不同于当年“接受再教育”的知识青年,因为当年,农民们是把下乡的知识青年当孩子一样看待和呵护的;而今天,你是村官,老百姓是指望你带他们致富的,群众自然会对你们有更高、甚至是更苛刻的要求。假如你对农事一窍不通,又无心向学,甚至只是想一门心思躲进机关复习备考公务员,期待早日借大学生村官这块“跳板”“咸鱼翻身”,农民是不信服的,组织也是很难认可的。再说了,凡是考试,都有考中和考不中之分。况且公务员招考还不象分数够了就能录取的“高考”,这里面还有让人永远“看不透”的“面试”程序在里面。几年村官当下来,假如公务员考不上、原来的专业又荒废了、外界就业又这么难,在众多压力之下,个别大学生会不会成为“杨盛敏”第二,值得警惕。

       所以,大学生们,还是要慎挤村官这座“独木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