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开展工作要找准“三个点”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佚名

从2008年开始,中央开始了从高校毕业生中选聘到村任职干部工作。对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来说,能否适应农村工作,较快地进入角色,切实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关乎毕业生个人发展。笔者认为,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要找准“三个点”。

    找准切入点。农村工作面对千家万户,具体事务千头万绪,作为农村工作的“探索者”,村官们首先要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要有每时每刻学习的意识和千方百计干好工作的态度,其次要对自己有清醒正确的定位,自己的长处是什么,自己的不足是什么,一定要搞清楚,做到心中有数。三要开展调研。要认真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分析村情事务,搞清楚所在村整体状况,了解村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有哪些原因;广大群众最需要的是什么,最盼望解决的是什么等等,要逐一分析研究,理出头绪,确定开展工作的切入点。

    找准结合点。能选拔为村官的大学生,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有较多的科学知识。但是,知识和能力之间,理论和实践之间,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和千头万绪的农村工作之间还有距离和空间需要用实践来弥补。需要大学生村官从自身的条件出发,从所学专业和自己所具备的一技之长出发,认真研究所在村的经济特点和发展需求,尽快找到发挥自己才能的结合点,努力把自己的优势和实际需要结合起来,高效地开展工作,尽快地干好工作、创出成绩。

    找准着力点。农村是一个有所作为、广阔的舞台,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决定》以后,更是为大学生村官展现才华创造了有利时机,在实际工作中,应该积极地探索工作方法,并不断改进,将好钢使在刀刃上,找准工作的着力点,以四两拨千的气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事业中建功立业。

    抓好用帮管 锤炼好村官

    要较快地提高大学生村官的能力,关键是要用好、帮好、管好。

    带着感情留人,用得好。到村任职工作的大学生,都是组织上选拔出来的优秀分子,用不好就会造成人才浪费,耽误大学生的青春年华。乡镇要认真了解每个大学生村官的专业特长、性格特点和被派驻村的自然环境、经济状况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因人设岗、因岗选人,使大学生的愿望和农村的需要相适应、大学生的专长和农村的要求相适应,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肩负职责帮人,帮到位。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把青春和汗水献给希望的田野,本身就是一种人生的奉献。应该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关心关爱他们、教育培养他们,积极帮助他们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书写人生的精彩乐章。乡镇领导伸出双手、真诚关心、热情帮助,使大学生尽快进入角色、熟悉情况、开展工作、打开局面。同时,要加强对大学生村干部的任前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农村基层工作的技能、村务管理方法,干出成绩。

    用制度管人,管的服。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的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大学生到村任职的激励和优惠政策,为大学生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保证。要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把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管理好、待遇落实好、出路安排好。要深入挖掘、认真总结、丰富完善奖励激励、提拔重用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做到用制度保障人、用政策激励人、用环境留住人。对表现优秀、多数党员和村民认可的大学生村干部,可通过组织推荐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副书记等职务,鼓励他们参加村委会换届选举,及时将他们推向领导岗位;对有发展潜力的大学生村干部,可列入镇党政机关后备干部名单,适时充实进镇领导班子;要积极推选优秀大学生村干部担任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帮助他们在政治上不断进步,使他们心里有想头、工作有干头、前程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