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担子交任务让大学生村官有事可干有职可履

来源:人民网 作者:白浪绿洲

  当前,有少数大学生村官只“挂名”、不“挂职”,只“驻点”,不“驻村”,有时甚至一个月只去村里一两次,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对村情一无所知。更有甚者,村里甚至不知他们有自己的“村官”。

  “村官像村里的司机,既要懂技术还得会认路,别把一车人带沟里”。如此的村官,又岂能当好基层群众的“司机”呢?究其根本,是因为有些地方把大学生村官当成“来客”、“过客”,根本没有当成是“自己人”,因而过于爱护和宽容,没有真正交任务、压担子。根据某地的统计情况,在287名被调查村官中,一直被“借用”的或者是经常被“借用”的占72.6%,没有被“借用”过的仅占不到10%。

  其次,一些地方政府思想认识不到位,思想觉悟不够高。他们认为大学生村官是“花瓶”,好看不中用,有的纯粹是为了应付上级,才被迫接受村官。现在存在更为严重的现象是,少数大学生村官当选为村支部书记,作为一个村的“当家的”,一年到头竟“三过村口而不入”。

  针对此现象,《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中规定:大学生“村官”担任村“两委”成员职务的,按照所担任具体职务确定工作职责,乡镇党委和村“两委”要结合本地实际和大学生“村官”专业特长,明确大学生“村官”的具体职责和工作分工。

  要解决村官不在村的问题,必须首先明确“村官”的角色,是可有可无的还是举足轻重的?而现在我们的大学生村官经常被“借用”,恰恰说明大学生村官在村里无所事事,派不上用场,还不如“借走”。因此中央有关部门明确要求,乡村党组织要给大学生“村官”压担子、交任务,帮助确定合适的项目和任务,确保大学生“村官”有事可干、有职可履、有责可究。同时,要多引导、多鼓励、多支持,让它们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真正让农村成为村官施展抱负、增长才干的广阔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