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身份和薪酬问题让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扎根

来源:荆楚网 作者:杨柳
  今年江苏选聘大学生村官受到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强烈关注。报名期间,近40万人点击相关网站了解选聘资讯,30364名高校毕业生报名应聘,分布在全国654所高校。经过资格审查等程序,最终19842人获得笔试资格并于昨日参加了面试。(5月7日《新华日报》)

  看到这么多大学生积极踊跃参加村官应聘,作为村官的我心里感到莫大的欣慰,毕竟我们的职业还有这么多人向往,并为之奋斗争取。即将任期期满的我为之感到自豪和骄傲,但也有些许期许说给相关部门听。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大学生村官从无到有,到快速发展,经历了长时间的积累发展过程。如今,20多万全国大学生村官分布在祖国各地的村落和社区,这些来自各个高校、各个专业的大学生,最低学历也是大专,相当部分还是硕士和博士。

  大学生村官有知识、有文化、有激情,朝气蓬勃,思想敏锐,思维活跃,进取心强,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也为其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从这一点说,他们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担当者。然而大学生村官由于待遇和身份问题,不能够安心工作,影响了在农村和社区的工作积极性。如何让大学生村官能够愿意来,干得好,留得住,从而实现有效落实政府政策,这是摆在面上的问题。

  首要一条,就是要合理安排资源,让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根据大学生所学专业,结合各村各社区实际情况,本着自愿与需要原则,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合理调整和有效配置。各市和县区,能够做到全省范围内合理统筹,把大学生安排到最适合的地方去,也只有做到了合理安排,才能适销对路,才能使他们各尽所能,才能真正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三农”建设上来,在新农村的建设发挥作用。

  其次,大学生村官身份危机让他们自感前途渺茫,把村官当做跳板。他们既不像农民有土地,又不像乡镇干部有编制,他们是合同聘任制,没有正规编制,服务期满后何去何从没有着落,这让他们感觉到工作没有盼头。致使一部分村官不是忙于考公务员、就是忙着考研究生、或是干其他的兼职工作,在村里和社区的工作时间非常有限。因此,解决大学生村官的身份问题,就显得相当迫切和重要。

  最后,还要增加大学生村官的工资,提高福利待遇。大学生村官的工资普遍较低,而能够进行成功创业的毕竟只是少数。仅以我们平顶山村官的工资为例,我们一个月只能拿到1088元钱,相当于本地最低生活标准。大学生村官刚毕业,面临结婚买房生子等很多现实问题,这点工资只能保障基本生活,养家糊口就难了。因此,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建立平等的工资福利制度,就成了当务之急。

  国家公开选拔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一项民心工程,今年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农村、基层、中西部地区建设。但是,政府要把好事做好,让大学生在农村的大舞台上绽放青春、实现理想,就得解决他们的身份和薪酬问题,这样他们就不会再把村官当作跳板,就会把村官当成事业来干,就会把责任揽在怀里,把汗水洒向大地,把成绩写在老百姓的心里。